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27 18:18:53
◎統計顯示,4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8.5%,其中制造業利潤下降22.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下降26.8%。
◎在主要行業中,汽車制造業受疫情等因素沖擊較為明顯,影響制造業4月份當月利潤下降6.7個百分點。
每經記者 李可愚 北京報道 每經編輯 陳旭
5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4月份全國工企利潤數據。
據統計,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6582.3億元,同比增長3.5%。而在4月份當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8.5%。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表示,4月份,國內部分地區疫情散發多發,給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造成較大沖擊,工業企業利潤出現下降。
前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3.5%,創近期新低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受疫情多點散發等一系列因素影響,4月份國民經濟各項指標均出現一定程度下降,此次發布的工企利潤相關數據也體現出了這一趨勢。
據朱虹介紹,今年4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8.5%。分門類看,采礦業利潤同比增長1.42倍,制造業利潤下降22.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下降26.8%。
而前4月份累計數據則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5%,增速較1~3月份回落5.0個百分點。分門類看,采礦業利潤同比增長1.46倍,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制造業利潤下降8.3%,降幅較1~3月份擴大6.2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下降29.3%,降幅略有收窄。
從4月當月數據看,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是,部分地區和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對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形成明顯的拖累。
朱虹結合數據分析稱,1~4月份,東部地區、東北地區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分別下降16.7%、8.1%,合計影響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較1~3月份回落4.2個百分點。主要行業中,汽車制造業受沖擊較為明顯,影響制造業4月份當月利潤下降6.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從此次發布的工企利潤數據中,也能發現一些經濟保持韌性的信號。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楊暢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數據顯示當前工企利潤受到沖擊,4月根據累計值折算后計算的當月同比下降超過8%,短期仍好于2020年疫情期間的表現。2020年前兩個月累計下降38.3%,2020年3月同比下降34.9%,相比之下,2022年4月單月的表現仍然具有一定的韌性。
朱虹在解讀數據時表示,工業企業效益仍有穩定恢復的基礎。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在上年同期增長1.06倍的較高基數上仍保持增長。受疫情影響較小的中部和西部地區,利潤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分別為18.2%和47.5%。
從資產和營收看,4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同比增長10.4%,所有者權益合計增長10.5%,均為近5年以來較高水平,企業規模不斷發展。
此外,1~4月份,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7%,接近兩位數增長,為企業盈利改善創造空間,工業企業效益向好的韌性和潛力仍較強。
對于未來工企利潤走勢,朱虹分析稱,總體看,工業企業受國內疫情短期沖擊及國際形勢更趨復雜嚴峻等因素影響,4月份利潤短期承壓明顯,但隨著全國疫情形勢總體趨于穩定,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的各項政策效應不斷釋放,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將逐步恢復。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