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2 10:51:12
每經編輯|畢陸名
最近,多地逐步提高職工醫保最低繳費年限,男要繳費滿30年,女要繳費滿25年,引發熱議。為什么要提高最低繳費年限?退休時繳費年限不夠怎么辦?是不是因為醫保“沒錢”了?它會對哪些群體造成較大影響?
近日,山東、廣東等省份出臺了醫保新政策,將在未來幾年后將醫保最低繳費年限提高到男職工滿30年、女職工滿25年,參保者必須達到上述繳費年限方可享受醫保退休待遇。
6月20日,廣東省醫療保障局發布《廣東省醫療保障局廣東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關于印發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關系省內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下稱《暫行辦法》),規定逐步統一職工醫保繳費年限,到2030年1月1日,全省累計繳費年限統一為男職工30年,女職工25年。《暫行辦法》自7月1日起實施。
去年12月15日,山東省醫保局、山東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與待遇支付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規范了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最低繳費年限,提出參保職工享受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累計最低繳費年限按《關于建立醫療保障待遇清單制度的實施意見》(魯醫保發〔2021〕43號)規定執行,男職工為30年、女職工為25年,未達規定年限的統籌地區,2025年底前過渡到位。通知要求從2022年4月1日前實施,以前有關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881317
最低繳費年限制度是為確保用人單位和參保職工履行繳費義務而設定的一項基本規定。凡達到最低繳費年限的參保職工,退休后不再繳納職工醫保費,并享受退休人員醫保待遇。
目前全國各地醫保繳費年限沒有統一,比如浙江省規定,職工醫保繳費年限累計達到20年的,退休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不再繳費。北京市累計繳納基礎醫療保險費男滿25年、女滿20年的,可以享受退休人員的基礎醫療保險待遇,無需再繳納基礎醫療保險費。還有些省內不同的統籌區域對最低繳費年限制度規定也不同。
“男職工滿30年,女職工滿2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比目前多地執行的繳費年限要長,地方上制定了相應的過渡政策。
煙臺市醫保局在相關政策解釋中稱,男職工30年、女職工25年,與該市現行標準相比,男、女職工最低繳費年限均增加了5年,本著平穩過渡的原則,煙臺市確定自2026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員,需要職工醫保最低繳費年限男職工達30年、女職工達25年,方可按規定享受退休人員醫保待遇,2025年12月31日前仍執行男職工25年、女職工20年的最低繳費年限規定。
據第一財經報道,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廖藏宜表示,提高最低繳費年限主要影響兩類人群,一是快要達到或是已經達到過去最低繳費年限的,即將享受退休醫保待遇的人群,按照新政策他們將繼續繳費;二是低收入和收入不穩定的靈活就業人群,他們參加醫保后想盡一切辦法繳夠了最低繳費年限,提高年限之后會增加他們的負擔。對于大部分年輕人和收入較高的人群來說,提高繳費年限影響不大。
不少網友關心,之所以提高醫保最低繳費年限,是因為醫保基金缺錢了?在專家看來,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
據中新網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震表示,把提高醫保最低繳費年限歸結于醫療保險基金錢不夠花了,其實并非如此,就算全國醫保基金一分錢不收也夠花兩年的,雖然結構性上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總量是不缺的。
廖藏宜對記者表示,從長期來看,提高醫保繳費年限有利于增加醫保基金的可持續性,但當前并不是因為醫保“沒錢”才提高繳費年限的。從全國來看,目前醫保基金總體上是比較充裕的,中國社科院的相關研究顯示,2020年我國職工醫保可支付月數高達23.7個月。多省份出臺提高醫保的最低繳費年限主要是為了落實醫保待遇清單的要求,逐步實現省內待遇標準的一體化。
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當期結存4684.48億元,累計結存36156.30億元。3.6萬多億的累計結存,總體上比較充裕。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98979
據中新網報道,對于醫保最低繳費年限提高帶來的影響,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認為,在省內,隨著最低繳費年限的統一,將加快基本醫保省級統籌的步伐,同時解決地區之間參保人繳費負擔差異性問題,有利于制度公平。
在她看來,這也會帶動“實際最低繳費年限”隨之提高,增加基本醫保基金收入。部分人群可能會延長繳費年限,例如,如果提高實際繳費年限,距離退休年齡越近的人,越有可能延長繳費;更多靈活就業人員可能會轉而選擇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醫保最低繳費年限男30年、女25年,一些人覺得要達到這個年限比較難,如果到退休年齡不滿最低繳費年限該怎么辦?要一直繳費嗎?
從各地政策來看,到退休年齡繳費不滿最低年限,是允許一次性補繳的。其中,廣東明確,可按規定選擇按月或一次性繳費至規定年限。選擇一次性繳費的人員,以辦理一次性繳費時退休后待遇享受地上上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退休后待遇享受地職工醫保用人單位費率繳納至規定的繳費年限。一次性繳費的人員,繳費達規定年限后,享受退休人員醫療保障待遇。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20355
對退休時未達到最低繳費年限的,山東明確了兩種解決辦法:一是可按規定一次性繳費后,享受退休人員基本醫保待遇。二是可繼續按月正常繳費至最低繳費年限,期間按在職人員享受基本醫保待遇。
王震表示,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要繳費達到男30年、女25年是比較困難的。這是我國職工醫療保險制度退休人員不繳費這一“半積累制”特征帶來的弊端。從完善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提高制度公平性以及運行效率的角度,最終還是要取消退休人員不繳費這一“半積累制”的政策。
王震解釋,不管從理論上還是從國際發展經驗來看,醫療保險跟養老保險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保險,醫保是互助共濟,制度安排應該是現收現付的,退休人員不繳費就導致醫保成為“半積累制”,影響運轉的效率和公平。特別是對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等,流動性強、工作轉換頻率高,在“半積累制”下,其權益更難維護。從這個角度,取消退休人員不繳費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只要是城鎮就業人員,不論其身處何地、從事何種職業,都可以隨時參保、隨時享受待遇。其次,從制度公平性角度,城鄉居民醫保并不存在退休不繳費的情況。從實現制度的公平統一的角度,取消退休人員不繳費,改革不合理的“半積累制”,也是一個必然的要求。
王震認為,統一全國各地不同的最低繳費年限,是解決“半積累制”的第一步。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現收現付制,回到所有參保人都公平繳費的軌道上來。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難以實現最低繳費年限的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新網、第一財經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88131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