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6 16:34:54
◎截至2021年底,西藏受援醫院開展三、四級手術占比達到56%,危急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達到89%,已有419種大病不出自治區,2413種一般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縣區就能得到治療。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援疆以來,已向西藏、新疆選派高水平醫療人才2500余名,為西藏、新疆幫帶醫療團隊千余個、醫務人員5800余名,精準培養不同層次醫療骨干1萬余名。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旭
8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我們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五場,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援疆工作進展與成效。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胡強強在發布會上介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援疆工作是黨中央關心西藏新疆發展、關愛西藏新疆各族群眾的重要舉措。
“‘組團式’支援工作實施以來,西藏新疆地區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人才培養更加系統精準、醫院管理體系不斷完善,當地群眾的健康獲得感不斷提升。”胡強強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注意到,經過7年多“組團式”援藏援疆工作,西藏、新疆當地的醫療服務、健康水平等都有了明顯提升。
發布會現場 每經實習記者 李宣璋 攝
“7年多來,通過不斷深化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工作,有效提高了受援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培養了一大批醫療人才,探索出一條加快西藏新疆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新路子。”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李大川介紹,西藏、新疆當地的醫療服務、人才培養成效明顯。
在醫療服務能力方面,各支援醫院集中優勢力量幫扶受援醫院。截至2021年底,西藏受援醫院開展三、四級手術占比達到56%,危急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達到89%,已有419種大病不出自治區,2413種一般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縣區就能得到治療。
“新疆8家受援醫院實現了一批重點專科‘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轉變,已有332種急危重癥不出自治區,1914種常見病不出地州市。”李大川表示,目前受援的16所地市級以上醫院均建成三級醫院,其中15所建成三級甲等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在人才培養方面,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援疆以來,已向西藏、新疆選派高水平醫療人才2500余名,為西藏、新疆幫帶醫療團隊千余個、醫務人員5800余名,精準培養不同層次醫療骨干1萬余名,有計劃有步驟接收4000余名醫務人員到對應的支援醫院培訓進修,醫務人員整體素質得到顯著提升。
很多地方病長期困擾西藏地區群眾,如先心病、高原性心臟病、包蟲病等。據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聞大翔介紹,針對這些疾病,上海市持續精準發力,不斷提高當地診療技術能力,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
提到先心病的診療情況,聞大翔表示,上海支持西藏把先心病兒童集中篩查和日常診查相結合,2019年至2021年在日喀則集中篩查了14萬人次,累計救治先心病兒童187人。
“針對西藏地區高原性心臟病高發的特點,上海市率先將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作為我們首批入藏的重點工作,不斷提升高原性心臟病診斷和救治能力。2018年-2021年,僅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就診治了肺水腫患者1565人次,診治高原性心臟病患者569人次。”聞大翔介紹。
在包蟲病的診療方面,聞大翔表示,從過去幾年數據發現,隨著診療水平和防治能力提升,每一年包蟲病手術患者數量逐年下降,從原來一年170多例下降到2020年的66例。
有關支援新疆醫療人才隊伍建設工作,聞大翔表示,依托上海的醫學教育資源,圍繞學歷教育、畢業后教育以及臨床骨干醫療人才培養這三個方面,助力喀什地區構建完善的衛生人才隊伍培養體系。
一是強化喀什地區學歷教育培養體系。“十三五”以來,上海市先后委托上海健康醫學院為喀什地區定向培養醫學本科人才,截至目前,已培養了124名醫學本科人才。
二是構建畢業后教育衛生人才培養體系。上海通過“組團式”援疆助力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積極打造南疆醫學高地,創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為臨床醫學畢業后培養搭建平臺。
三是持續推進臨床骨干醫療人才培養。上海通過醫生來滬進修,通過派專家到喀什進行指導,手把手教學以及通過遠程教學等手段和方式來進行醫、教、研的定向培養,提高醫院骨干醫師綜合能力和素質。
“‘十三五’期間,在做好學歷教育、畢業后和臨床骨干醫學人才培養的同時,上海還開展了線上線下各種形式的講座、培訓,累計覆蓋了當地醫務人員3萬余人次。”聞大翔強調。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