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09 12:53:34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肖芮冬
裝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廠預制構件和配件等運輸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的建筑。因為采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是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的代表,符合建筑業產業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
住建部發布的《“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以上的發展目標;較傳統建筑優勢明顯,垃圾排放量減少65%,粉塵水平下降20%,工期縮短20%~45%,現場施工人數至少減少60%。而2021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7.4億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為24.5%,滲透率較歐美國家仍有較大差距,發展潛力大。
國信證券指出,“雙碳”目標下,裝配式建筑更符合“綠色”理念。建筑行業GDP占全國GDP比例平均在7%,而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和能耗占全國總量比重約50%。裝配式建筑技術優勢體現在“建材生產及建筑施工”階段,能夠有效地降低環境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是節能減排最有效的主要手段。
另一方面,保障性租賃住房為裝配式建筑提供穩定增長量。“十四五”期間,40個重點城市初步計劃新增650萬套保障性租住房。多項政策明確裝配式建筑在保障性租賃住房中的主要應用地位。經測算,“十四五”期間新建保障性租賃住房中裝配式建筑面積約5.4億平方米,市場規模約1.2萬億元,保障房拉動裝配式建筑新建約12%。
從需求側看,受益于“雙碳”及“十四五”期間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需求有望放量;從成本側看,人口紅利消退,國信證券預測未來8~15年,有望達到傳統建筑與裝配式建筑的成本平衡點。此外,裝配式建筑材料可回收率更高,長期來看,材料成本與傳統建筑基本持平,并且隨著各項規范標準逐漸統一,增量成本有望進一步減少。
這里,通過整合西南、東方、長城等10余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為粉絲朋友帶來4家公司簡介,僅供參考。
1、志特新材
公司在國內圍繞主營業務,建立起以鋁模、防護平臺為基礎的“N+1”服務戰略體系,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產品與服務,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渠道布局。公司于2014年開始進軍東南亞和印度地區,目前已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柬埔寨設立的全資子公司,積極開展鋁模銷售與租賃業務。
——西南證券
2、鴻路鋼構
公司進一步推進產線智能化改造,在激光切割、自動噴涂、焊接等方面投入新設備,同時加大人才培養投入,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制造含量提升生產效率,未來有望實現降本增效。智能化的改造能減少對人工的依賴,保證產品的質量,同時有利于處理高難度的異形構件。
——東方證券
3、北新建材
2021年底以來,公司管理層出現變動,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治理結構有望進一步優化。旗下龍牌、泰山、夢牌石膏板業務將加強協同,進一步提升公司石膏板整體競爭力。防水與涂料業務整合與擴張穩步進行,后續公司仍計劃收購唐山和宿州遠大洪雨,進一步擴張防水業務版圖。海外業務公司初步完成第一階段五個石膏板基地布局,坦桑尼亞產銷兩旺,波黑、泰國、烏茲別克斯坦項目順利進行。
——長城證券
4、華陽國際
公司是最早開展裝配式建筑設計研究的企業之一,從2004年啟動至今,取得了豐富的研究經驗與成果,公司被住建部認定為“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以及“全過程工程咨詢試點企業”,被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認定為“深圳市住宅產業化基地”。公司掌握了從設計到施工的全過程技術,可提供涵蓋裝配式建筑全流程技術服務,競爭優勢明顯。
——長城證券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7476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