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釋放行業信心,傳遞企業聲音!2022第十二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成功舉行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9 18:37:21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中房集團理事長、匯力基金董事長孟曉蘇,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中指控股CEO黃瑜,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名譽副會長苗樂如,廣東省房地產業協會會長王韶,以及來自遠洋、旭輝、新城、金地、綠城管理、合景悠活、貝殼、廣聯達等企業的高管,從主題演講到跨界對話,共同探討“前瞻信心 價值共生”主題之下房地產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每經記者 陳夢妤    每經編輯 魏文藝    

9月29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主題為“前瞻信心 價值共生”的2022第十二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成功舉行。

“2022年,放眼疫情與經濟雙重大環境,房地產行業相較于過往激流勇進時期,可以說市場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需要所有行業參與者對市場復雜性有清晰預判,更需要保持發展的信心和發展的定力。”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聞達在致辭中表示,面對市場震蕩和短期調整,我們更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更要堅持市場化和法治化思維,更要堅持依法監管和公平競爭,這個行業的各方參與者,都需要遵循行業主基調,因應城鎮化發展要求,滿足百姓住房需求,方能行穩致遠。

聞達表示,在必須面對挑戰、尋求發展機遇的前行道路上,成立18周年的每經,感恩有這么多行業、上市公司和房地產企業的鼎力支持,也愿意在創新轉型的道路上,與大家一起迎接挑戰,樂觀向上,前瞻信心,共生共贏!

今年的活動形式雖然由線下改為線上,但因為諸多行業協會、學術機構、上市公司的參與,賦予了年會更深刻而專業的意義,對行業的影響力并未發生改變。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中房集團理事長、匯力基金董事長孟曉蘇,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中指控股CEO黃瑜,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名譽副會長苗樂如,廣東省房地產業協會會長王韶,以及來自遠洋、旭輝、新城、金地、綠城管理、合景悠活、貝殼、廣聯達等企業的高管,從主題演講到跨界對話,共同探討“前瞻信心 價值共生”主題之下房地產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釋放行業信心

聶梅生在致辭中指出,中央已經一再釋放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信號,從“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到“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再到各個地方出臺的百余條政策,分別從資金監管、房貸利率、銷售政策、房企融資等方面促進房地產市場恢復。這些都表明,政策維持房地產行業平穩的決心是堅定的,底層資產一定是壓艙石。其他行業不管搞什么,都離不開蓋房子,所以房地產還是支柱型產業。

“所以,我們理應擁有信心,信心比黃金更珍貴。任何周期都蘊含著變革升級的機遇,信心也應當來自這些機遇。”聶梅生說。

苗樂如認為,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現實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中國經濟發展仍然離不開房地產,但過去那種模式一定無法持續,因此不能浪費這一次房地產大變局,借此機會推動行業發展模式的轉型。“鑒于需求減緩,未來房地產規模將由年年創新高轉變為均衡發展,并逐步進入存量為主的市場。”

孟曉蘇在主題演講中指出,“我國從基礎設施項目啟動REITs試點已逾一周年,試點已經看到了好處,能夠明顯化解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終端難題,包括它是存量資產的動能轉換,讓社會資本持有資產,讓地方債務有效化解,而且可以豐富中國的資本市場。”

“目前已經上市發行的20只REITs,其中先發的幾只已經在市場上運行將近一年了,在二級市場表現相當良好。目前整體市場表現是股債雙殺,一年來資本市場總體慘淡,唯獨REITs板塊一枝獨秀。”

在孟曉蘇看來,我國REITs的現實意義,是通過促進內循環來促進雙循環,吸引國際長線資金進入中國,設立REITs市場為我國引進外資開辟新的通道,國際長線基金愿意通過REITs持有建成項目。

王韶則表示,防范房地產風險向金融體系傳導,不僅需要降低房地產企業風險,更重要的是要降低房地產和金融體系的深度關聯。2021年下半年以來,央行等再三強調“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權益”,這也是底線思維的體現。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邊際改善不僅有利于平穩釋放房地產市場風險,也是穩發展和防風險動態平衡的需要。

他認為,房地產金融支持回歸理性。一方面商業銀行應準確把握和執行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滿足房地產市場合理融資需求;另一方面應穩妥有序推進房地產并購貸款業務,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并購困難的大型房企的優質項目,以市場化方式支持化解房地產風險。

傳遞企業聲音

旭輝建管總裁劉冰洋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代建行業是地產衍生而來的輕資產服務行業,有明確的預期和清晰的市場邏輯。“未來5-10年,代建的市場規模可能增長到1億平方米左右,收入規模應該能達到400億-500億元的營收水平。”

站在資本市場角度來看,劉冰洋認為,傳統的地產開發業務屬于資本密集型,投資開發兼備,投資規模大,容易受地產市場的周期影響,利潤率逐年在降低。對比之下,代建行業屬于輕資產服務型行業,還有管理輸出、品牌輸出、資源輸出,且投資規模小,抗風險能力比較高,對于抵御周期的變化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合景悠活副總裁王中琦認為,物業行業如今同時存在“規模的經濟”和“規模的不經濟”。行業馬太效應已經形成,市場愈加成熟的時候,也意味著競爭愈加激烈,中小物業公司面臨的調整會越來越大。在優勝劣汰的過程中,面對未來機遇和挑戰,物業公司要加強數字化的建設和轉型,迎頭趕上。

“物業行業正在享受著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物業不再是傳統的以人力為主的服務業,如今在產品設計和服務上增加了越來越多的數字化、科技化的手段與設備。無論是5G還是物聯網的發展,其實對于物業而言都有著非常大的價值和推動。”王中琦表示。

新城控股集團(上海)黨委書記張麗萍表示,在上市房企深化社會責任的實踐中,新城控股??房地產主業,堅持“住宅+商業”雙輪驅動戰略,結合“讓幸福變得簡單”企業使命,打造了特?鮮明、實效突出、輻射?泛、影響深遠的黨建特?品牌——“幸福黨建”,真正做到將黨建?作與企業經營管理同頻共振和互融互促。

參與跨界對話的企業高管,則對當下行業產業鏈應如何深度合作協同,創造不可取代的價值;企業如何重新找準定位,培養新的核心競爭力;如何以數字化和智能化,讓房企實現數據驅動的穩健增長;如何在當下這個代建行業的“確幸時代”,共同維護行業、維護市場,共建激動人心的品質生活;如何把握機遇、化危為機,共同推動整個行業高質量的發展和轉型升級;如何深挖存量市場空間,避免無序增長和短期主義等等,結合企業自身實際,貢獻了一場精彩的思想碰撞。

發布重磅報告榜單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價值地產年會發布了多份重磅行業報告。

第一份是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中指研究院發布《2022中國房地產行業價值和發展趨勢白皮書》,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中指控股CEO黃瑜揭秘如何在短期震蕩調整中尋找結構性機會。

第二份來自每日經濟新聞、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2022中國地產上市公司品牌價值TOP100》,碧桂園、萬科A、保利發展分列榜單前三位。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企業評價中心主任助理劉開宇對榜單進行了全面解讀。

第三份來自每日經濟新聞、每經智庫首次發布的《2022中國物業上市公司價值榜TOP30》,碧桂園服務、雅生活服務和保利物業分別以255.99、129.71和127.08的評分排在前三位。

第四份是每經智庫發布的《2022中國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ESG標桿企業》,萬科、碧桂園、保利發展、新城控股等30家房企名列其中。

最后,2022中國價值地產總評榜也同步發布并進行了線上頒獎。其中,碧桂園、萬科等榮膺“年度價值地產企業”稱號,中國海外發展、華發股份等獲得“年度價值地產上市公司”獎項;卓越集團、中南建設等獲得“年度價值城市運營商”獎項。此外,還有多家企業榮獲“年度價值穩健發展企業”“年度價值產品力企業”等獎項。

2022年,正好是每日經濟新聞創刊18周年,意味著每經作為一家有著重要影響力的財經媒體,將從成長走向成熟,也意味著每經將以更大的使命擔當在智媒體創新轉型的道路上開辟屬于自己的未來。每經也將在房產行業領域以更加專業性、建設性、智媒體的方式傳遞更多行業聲音,分享行業趨勢,為受眾帶來更有價值的資訊內容。

【每經房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Real-estate-Circle】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9月29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主題為“前瞻信心價值共生”的2022第十二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成功舉行。 “2022年,放眼疫情與經濟雙重大環境,房地產行業相較于過往激流勇進時期,可以說市場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需要所有行業參與者對市場復雜性有清晰預判,更需要保持發展的信心和發展的定力。”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聞達在致辭中表示,面對市場震蕩和短期調整,我們更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更要堅持市場化和法治化思維,更要堅持依法監管和公平競爭,這個行業的各方參與者,都需要遵循行業主基調,因應城鎮化發展要求,滿足百姓住房需求,方能行穩致遠。 聞達表示,在必須面對挑戰、尋求發展機遇的前行道路上,成立18周年的每經,感恩有這么多行業、上市公司和房地產企業的鼎力支持,也愿意在創新轉型的道路上,與大家一起迎接挑戰,樂觀向上,前瞻信心,共生共贏! 今年的活動形式雖然由線下改為線上,但因為諸多行業協會、學術機構、上市公司的參與,賦予了年會更深刻而專業的意義,對行業的影響力并未發生改變。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中房集團理事長、匯力基金董事長孟曉蘇,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中指控股CEO黃瑜,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名譽副會長苗樂如,廣東省房地產業協會會長王韶,以及來自遠洋、旭輝、新城、金地、綠城管理、合景悠活、貝殼、廣聯達等企業的高管,從主題演講到跨界對話,共同探討“前瞻信心價值共生”主題之下房地產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釋放行業信心 聶梅生在致辭中指出,中央已經一再釋放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信號,從“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到“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再到各個地方出臺的百余條政策,分別從資金監管、房貸利率、銷售政策、房企融資等方面促進房地產市場恢復。這些都表明,政策維持房地產行業平穩的決心是堅定的,底層資產一定是壓艙石。其他行業不管搞什么,都離不開蓋房子,所以房地產還是支柱型產業。 “所以,我們理應擁有信心,信心比黃金更珍貴。任何周期都蘊含著變革升級的機遇,信心也應當來自這些機遇。”聶梅生說。 苗樂如認為,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現實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中國經濟發展仍然離不開房地產,但過去那種模式一定無法持續,因此不能浪費這一次房地產大變局,借此機會推動行業發展模式的轉型。“鑒于需求減緩,未來房地產規模將由年年創新高轉變為均衡發展,并逐步進入存量為主的市場。” 孟曉蘇在主題演講中指出,“我國從基礎設施項目啟動REITs試點已逾一周年,試點已經看到了好處,能夠明顯化解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終端難題,包括它是存量資產的動能轉換,讓社會資本持有資產,讓地方債務有效化解,而且可以豐富中國的資本市場。” “目前已經上市發行的20只REITs,其中先發的幾只已經在市場上運行將近一年了,在二級市場表現相當良好。目前整體市場表現是股債雙殺,一年來資本市場總體慘淡,唯獨REITs板塊一枝獨秀。” 在孟曉蘇看來,我國REITs的現實意義,是通過促進內循環來促進雙循環,吸引國際長線資金進入中國,設立REITs市場為我國引進外資開辟新的通道,國際長線基金愿意通過REITs持有建成項目。 王韶則表示,防范房地產風險向金融體系傳導,不僅需要降低房地產企業風險,更重要的是要降低房地產和金融體系的深度關聯。2021年下半年以來,央行等再三強調“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權益”,這也是底線思維的體現。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邊際改善不僅有利于平穩釋放房地產市場風險,也是穩發展和防風險動態平衡的需要。 他認為,房地產金融支持回歸理性。一方面商業銀行應準確把握和執行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滿足房地產市場合理融資需求;另一方面應穩妥有序推進房地產并購貸款業務,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并購困難的大型房企的優質項目,以市場化方式支持化解房地產風險。 傳遞企業聲音 旭輝建管總裁劉冰洋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代建行業是地產衍生而來的輕資產服務行業,有明確的預期和清晰的市場邏輯。“未來5-10年,代建的市場規模可能增長到1億平方米左右,收入規模應該能達到400億-500億元的營收水平。” 站在資本市場角度來看,劉冰洋認為,傳統的地產開發業務屬于資本密集型,投資開發兼備,投資規模大,容易受地產市場的周期影響,利潤率逐年在降低。對比之下,代建行業屬于輕資產服務型行業,還有管理輸出、品牌輸出、資源輸出,且投資規模小,抗風險能力比較高,對于抵御周期的變化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合景悠活副總裁王中琦認為,物業行業如今同時存在“規模的經濟”和“規模的不經濟”。行業馬太效應已經形成,市場愈加成熟的時候,也意味著競爭愈加激烈,中小物業公司面臨的調整會越來越大。在優勝劣汰的過程中,面對未來機遇和挑戰,物業公司要加強數字化的建設和轉型,迎頭趕上。 “物業行業正在享受著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物業不再是傳統的以人力為主的服務業,如今在產品設計和服務上增加了越來越多的數字化、科技化的手段與設備。無論是5G還是物聯網的發展,其實對于物業而言都有著非常大的價值和推動。”王中琦表示。 新城控股集團(上海)黨委書記張麗萍表示,在上市房企深化社會責任的實踐中,新城控股??房地產主業,堅持“住宅+商業”雙輪驅動戰略,結合“讓幸福變得簡單”企業使命,打造了特?鮮明、實效突出、輻射?泛、影響深遠的黨建特?品牌——“幸福黨建”,真正做到將黨建?作與企業經營管理同頻共振和互融互促。 參與跨界對話的企業高管,則對當下行業產業鏈應如何深度合作協同,創造不可取代的價值;企業如何重新找準定位,培養新的核心競爭力;如何以數字化和智能化,讓房企實現數據驅動的穩健增長;如何在當下這個代建行業的“確幸時代”,共同維護行業、維護市場,共建激動人心的品質生活;如何把握機遇、化危為機,共同推動整個行業高質量的發展和轉型升級;如何深挖存量市場空間,避免無序增長和短期主義等等,結合企業自身實際,貢獻了一場精彩的思想碰撞。 發布重磅報告榜單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價值地產年會發布了多份重磅行業報告。 第一份是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中指研究院發布《2022中國房地產行業價值和發展趨勢白皮書》,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中指控股CEO黃瑜揭秘如何在短期震蕩調整中尋找結構性機會。 第二份來自每日經濟新聞、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2022中國地產上市公司品牌價值TOP100》,碧桂園、萬科A、保利發展分列榜單前三位。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企業評價中心主任助理劉開宇對榜單進行了全面解讀。 第三份來自每日經濟新聞、每經智庫首次發布的《2022中國物業上市公司價值榜TOP30》,碧桂園服務、雅生活服務和保利物業分別以255.99、129.71和127.08的評分排在前三位。 第四份是每經智庫發布的《2022中國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ESG標桿企業》,萬科、碧桂園、保利發展、新城控股等30家房企名列其中。 最后,2022中國價值地產總評榜也同步發布并進行了線上頒獎。其中,碧桂園、萬科等榮膺“年度價值地產企業”稱號,中國海外發展、華發股份等獲得“年度價值地產上市公司”獎項;卓越集團、中南建設等獲得“年度價值城市運營商”獎項。此外,還有多家企業榮獲“年度價值穩健發展企業”“年度價值產品力企業”等獎項。 2022年,正好是每日經濟新聞創刊18周年,意味著每經作為一家有著重要影響力的財經媒體,將從成長走向成熟,也意味著每經將以更大的使命擔當在智媒體創新轉型的道路上開辟屬于自己的未來。每經也將在房產行業領域以更加專業性、建設性、智媒體的方式傳遞更多行業聲音,分享行業趨勢,為受眾帶來更有價值的資訊內容。 【每經房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Real-estate-Circle】
2022價值地產年會 房地產 REITs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国产 | 天天天澡天天天碰青青视频 |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日本一道久久精品国产 |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 日韩中文字幕中文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