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09 08:38:44
每經編輯 程鵬
新華社11月8日消息,美國2022年中期選舉于當地時間8日舉行。
今年中期選舉將改選國會眾議院的全部435個席位和參議院100個席位中的35席。此外,全美50個州中36個州的州長、3處海外領地總督以及全美各地大量行政、立法官員等也面臨改選。
據了解,盡管11月8日為中期選舉投票日,但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47個州大約4100多萬人已經完成了提前投票。根據歷史數據,此次選舉提前投票人數明顯多于此前。
11月8日,選民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一處投票點參加中期選舉投票。(新華社記者劉杰攝)
此外,中期選舉投票前夕,三任總統罕見地齊聚關鍵的搖擺州,針鋒相對,都希望能在最后時刻為自己的黨派再拉一波票。
奧巴馬(左)、拜登(中)、特朗普?圖源:美國政客新聞網
在投票開始的前一天,美國前總統特朗普7日表示,他將于15日在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發表一項“重大聲明”。
隨著共和黨有望在中期選舉中斬獲佳績,特朗普參加2024年美國大選的決定呼之欲出,對此市場已經做出反應,與特朗普有關的企業股票已于7日大漲。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拜登政府未能在前兩年有效緩解通脹和經濟問題,選民自然會遷怒于民主黨。倘若共和黨奪取眾議院多數優勢,勢必將阻撓拜登的政策議程,并將利用國會的調查權給拜登和民主黨人士找麻煩。
當地時間11月8日早6時許(北京時間19時),美國中期選舉之戰正式打響。
由于各地除了提前現場投票外,還有郵寄投票。包括馬薩諸塞州、加利福尼亞州、俄亥俄州等郵寄投票規定只要在11月8日及之前蓋郵戳即可,因此美國媒體普遍認為計票時間將會較長,此次中期選舉結果需要數日才會明朗。
英國廣播公司(BBC)8日報道稱,美國中期選舉的最后階段民調已經公布,有跡象顯示共和黨即將要在四年來首次重奪美國眾議院的控制權。在參議院“戰場”,兩黨仍然勢均力敵,結果難以預測。
有機構估計,本次中期選舉兩黨一共投入了167億美元的經費,創下了歷史紀錄。選情不利的民主黨更是傾盡全力,奧巴馬馬不停蹄地在六個搖擺州參加助選活動,前總統克林頓也出馬為紐約州候選人站臺。
參考消息網11月8日援引路透社、法新社報道,中期選舉前夕,美國總統拜登和前總統特朗普7日各自舉行集會,為動員支持者作最后努力。國會參眾兩院的歸屬將決定兩黨在未來兩年的話語權和政策推動力,在競選活動的最后階段,雙方都不能放松警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據報道,拜登7日前往傳統上支持民主黨的馬里蘭州。面對歡呼的支持者,拜登說:“今天我們面臨一個拐點。我們很清楚,我們的民主正面臨風險,我們知道,現在是你們捍衛民主的時刻。”人們普遍預計,在馬里蘭州,民主黨州長提名人選韋斯·穆爾將贏回共和黨把持的州長職位。
圖片來源:CCTV4
而特朗普則將7日造勢活動的地點選在了俄亥俄州。在為提振共和黨候選人而舉行的集會上,特朗普告訴支持者:“如果你們支持美國的衰落,那就必須把票投給激進左派那些瘋子……如果想要阻止我們國家的毀滅,那么明天,你們必須把票投給共和黨人。”隨后,曾多次暗示自己可能再次競選總統的特朗普還表示,他將于15日作出一項“重大宣布”。特朗普說:“我不想干擾明天(8日的選舉)的重要性。”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7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俄亥俄州舉行集會 替當地共和黨候選人拉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次中期選舉,美國會眾議院所有435個席位、參議院100個席位中的35席和一些州長職位將進行重新選舉。目前,民主黨議員以222比213的小幅優勢占據著眾議院的多數地位。參議院的100個席位由兩黨平分,但由于副總統哈里斯兼任參議院議長,可以投出關鍵一票,因此民主黨在參議院也占據微弱優勢。
無黨派的選舉預測人士7日預測,共和黨人可能在眾議院多拿下約25個席位,成為眾議院多數。分析人士說,共和黨人還有望贏下控制參議院所需的一個席位。
圖片來源:CCTV4
如果民主黨在眾議院或參議院輸給共和黨,拜登爭取民主黨優先事項在國會獲得通過的努力就可能宣告結束。這也將為共和黨領導的調查打開大門,而這些調查可能對白宮造成損害。如果共和黨在參議院取得多數席位,還可能阻撓拜登對司法或行政職位的任命,拜登恐將淪為“跛腳鴨”總統。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美國參議院的控制權會不會落入共和黨之手,要看賓夕法尼亞、佐治亞、內華達和亞利桑那等幾個關鍵州的投票結果。由于差距非常小,少數地區的結果可能需要幾天時間、甚至可能是數周才會揭曉。
“這實際上是民意鐘擺的一次回擺,因為兩黨的基本盤選民變化不大,但投票給現任總統的中間選民可能覺得總統兩年來沒有回應他們的訴求,沒有充分兌現承諾,因此在中期選舉中就會擺向另一邊,”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有報道稱,飆升的通脹率和對高犯罪率的擔憂導致許多選民對拜登的領導感到不滿。據民調機構蓋洛普10月底的最新調查顯示,拜登的支持率只有40%,今年以來的支持率徘徊在40%到42%之間,意味著超過一半的美國人對拜登政府的執政表現不滿意。
拜登的支持率 圖片來源:蓋洛普網站
據央視新聞最新報道,路透社和益普索當地時間7日晚間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美國總統拜登的支持率下滑至39%。
此外,據參考消息網,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網站11月7日報道,拜登在集會上忘了民主黨候選人的名字,不得不求助觀眾。
報道稱,拜登7日晚間抵達馬里蘭州,參加在州立鮑伊大學舉行的中期選舉前最后一刻的投票動員集會,為民主黨州長候選人韋斯·穆爾助選。
當晚在發表講話時,拜登似乎忘記了他為之站臺的候選人的名字。
他說:“當然,你們有了下一任州長。他叫什么名字來著?韋斯、韋斯……”拜登邊說邊求助觀眾。觀眾舉著寫有“韋斯·穆爾”的牌子,看起來似乎在試圖幫他解圍。
“韋斯·穆爾!”拜登讀出了牌子上字。他說:“嘿,這個人真不錯。”
他繼續說:“他是老兵、羅茲學者。不過,我總是為羅茲學者擔心。他們真是太聰明了。”
為了取代拉里·霍根成為馬里蘭州下一任州長,穆爾與共和黨候選人丹·考克斯展開了競爭。他得到了前總統奧巴馬、副總統哈里斯以及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里的支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據新華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臺日前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超過七成選民認為美國走在錯誤方向上。美國民調專家約翰·佐格比表示,總體而言,美國以及中期選舉選民“情緒低落”,普遍不認同國家走向,而立場不同的人對其不認同的原因也各有不同。上月底有美國國會議員家屬在家中遇襲。美國聯邦政府多個執法機構近期聯合發布一項公告,提醒執法單位和人員警惕可能由中期選舉引發的暴力威脅。
塔斯社8日援引紅星電視臺報道稱,俄羅斯副外長亞歷山大·格魯什科表示,俄羅斯正在密切關注美國中期選舉。報道援引格魯什科的話說:“我們正在關注美國的事態發展。我們知道,一些知名共和黨人主張減少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因為他們認為,民主黨人目前的做法不合理。”
專家:若失利,拜登政府恐寸步難行
中期選舉常常被視為美國政府面臨的一場“期中大考”,而在美國總統第一任期的中期選舉中,總統所在政黨的表現慘淡已經成為美國政治的“鐵律”。在拜登執政前兩年里,美國通脹不斷飆升,經濟衰退的前景已經近在眼前,這一次似乎也難以跳脫歷史慣例。
今年以來,美國通脹率一路攀升至9.1%的四十年新高,隨后稍有回落,但仍然維持在8%以上,是美聯儲2%通脹控制目標的4倍以上。在美聯儲連續大幅加息之下,美國經濟即將陷入衰退的聲音此起彼伏,房貸利率上漲,房價和股價下滑,都實實在在地影響著美國民眾的錢包。經濟衰退風險明顯增加。據美國蓋洛普咨詢公司調查顯示,經濟是美國選民在今年中期選舉中最關心的問題,隨后是墮胎權、犯罪、槍支政策、移民等。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認為,中期選舉關注的是國內議題,而目前美國民眾最關心的就是經濟和通脹問題,“很顯然,在過去兩年當中,拜登政府沒能有效地緩解這些問題。”
刁大明進一步解釋道,雖然通脹并非完全由拜登政府政策造成,但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為疫情紓困而連續進行大規模的財政支出,導致貨幣超發,推動物價上漲,俄烏沖突導致的油價上漲更是讓美國民眾強烈不滿。此外,雖然美國經濟有所增長,但絕大多數民眾對美國經濟前景仍然不看好。“關心這些話題的民眾自然會遷怒于民主黨人,這是(選情不利)的重要原因,”刁大明表示。
如果最終選舉結果是共和黨拿下眾議院多數席位,共和黨將會選出新的議長,并在2023年1月3日正式接管權力,把控眾議院的各類委員會,并有權決定哪些法案可以進入投票程序。
刁大明認為,共和黨控制了眾議院后,將阻礙拜登政府后續的政策日程,因為這些政策需要立法授權的財政支持,但難以在共和黨把控的眾議院過關。另一方面,拜登政府在前兩年已經通過的政策,也很可能也會遭遇大幅度的修正。
如果共和黨同時拿到參議院的控制權,那么他們還可以阻撓拜登對最高法院和地方各級法院法官以及重要政府職位人選的提名,這將進一步限制拜登政府的行動空間。
對于拜登政府而言,如果喪失對國會的控制,則在內政上將很難有所推進,甚至還需要捍衛已經取得的成果。刁大明認為,拜登可能會將發力的重心轉移到外交事務上,以此來凸顯自己的領導能力,這在美國政治中是比較通常的做法。
民調機構和媒體普遍預測,共和黨在兩院中將取得至少一個多數優勢,意味著民主黨將失去對兩院的控制,拜登政府面臨來自國會的阻撓和牽制。
截至11月8日晚19點,專業選舉民調機構Fivethirtyeight的最新預測顯示,共和黨贏得眾議院多數的概率為84%,贏得參議院多數的概率為59%。《經濟學人》雜志和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也預測共和黨將贏得眾議院,但參議院的結果仍是兩黨五五開。
圖片來源:Fivethirtyeight網站
從歷史來看,中期選舉所在的第四季度和之后的一年,是美股市場在四年總統選舉周期里表現最強勁的時間段。據高盛的統計數據,在過去90年里,標普500指數在中期選舉后至年底的漲幅中位數為3%,中期選舉后12個月的漲幅中位數為17%。
標普500指數在中期選舉后的平均表現 圖片來源:Strategas Research
對于這一歷史趨勢的原因,投資者給出了多種不同的解釋,一種看法是認為中期選舉后政策前景將更為清晰。不過,目前美國通脹處于四十年高位、美聯儲激進加息、經濟衰退風險加劇,在一系列宏觀因素中,中期選舉對股市的影響相對薄弱,或許有偏離歷史慣例的可能性。
按照有關選舉的預測,白宮和國會將執掌于不同的政黨手里,政府陷入僵局意味著影響經濟前景的重大立法基本無法推出,這對美股而言有進一步的提振作用。
“政府分裂是件好事情,因為什么也做不了,接下來的兩年不會再有不確定性,” Bokeh Capital Partners首席投資官Kim Forrest表示,“在總統是民主黨人的情況下,假如共和黨控制了國會,這將給美國企業帶來不少確定性。”
從股票板塊來看,共和黨控制國會后,民主黨推動處方藥降價的擔憂將得到緩解,利好藥企和生物科技股。拜登政府尋求對傳統能源征收暴利稅,但如果共和黨控制國會,將大概率阻止這一法案,利好化石能源股。
對大型科技股而言,拜登政府準備在中期選舉后加快推動反壟斷立法,希望能在共和黨于明年一月接管國會前取得突破。共和黨方面已經明確表示,他們不會支持相關立法。另外,投資者還將關注特朗普時期的研發費用稅收減免政策能否得到重啟,假若重啟,對研發支出吃重的科技公司將是利好消息。
對于美債和美元而言,投資者認為共和黨獲勝后將削弱拜登政府增加財政刺激措施的能力,從而緩解美聯儲的加息壓力,或推動美債反彈,美元回落。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Michael Wilson等人在11月7日發布的報告中認為,假如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大勝”,那么削減財政支出和減少財政赤字的可能性大幅上升,這將壓低10年期美債的收益率,從而維持美股的上漲。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程鵬 杜恒峰
校對|劉小英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每經app(記者:李孟林)、新華社、央視新聞、澎湃新聞、上觀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