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取消 跨國車企加大在華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1 23:15:54

每經記者|裴健如    每經編輯|董天意    

經歷4年多的過渡期后,我國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在2022年1月1日如約放開。

根據2021年1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在汽車制造領域,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的限制。此前,我國已于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對商用車的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意味著我國汽車行業對外資實現全面開放。

隨著汽車制造業“新股比時代”拉開大幕,不少合資車企已經完成或正在醞釀股比變化。作為第一個“吃螃蟹”者,今年2月11日,寶馬集團宣布,其在中國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的新合資合同正式生效,寶馬集團與其中方合作伙伴的合資合作有效期據此延長至2040年。根據新合資合同,從2022年2月11日起,寶馬集團在華晨寶馬中所持股份變更為75%。

跨國車企看好中國市場

事實上,隨著汽車合資股比限制完全放開,今年以來有不少跨國車企被曝出醞釀股比調整的消息,但最終并未得到官方證實。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股比放開,既體現了我國汽車行業具備了更加良好的改革開放、依法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也更容易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倒逼國內車企深化改革,加快創新,促進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

“合資股比放開的第一年,除已經約定好的幾家合資企業股比會進行變更外,不太會出現更多大的變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認為,這是因為股比受合同約束,其他合資企業的合同都還沒有到期。同時,合資股比的變化需要很長時間的商務談判期,涉及因素較多,要想調整也不是簡單的事。

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隨我國汽車行業對外資實現全面開放,跨國車企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也在進一步增加。

在今年進博會期間,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曾表示:“近期中國政府有關繼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堅持創新等表態令人鼓舞。我們看好中國市場中長期的發展前景。寶馬集團將繼續加深與中國企業的合作、與中國同頻共進、推進高質量發展和共創共贏。”

在齊普策看來,中國擁有全面的工業體系、供應鏈和人才儲備,在很多方面都是全球的驅動力。中國仍將是寶馬集團最具戰略意義的市場之一。

持續優化汽車產業政策

就在今年6月,華晨寶馬生產基地大規模升級項目(即里達工廠)正式開業。該項目總投資150億元,是寶馬在中國市場有史以來最大的單項投資。隨后在今年11月,寶馬集團宣布其沈陽生產基地將進行動力電池生產的大規模擴建,該項目由華晨寶馬進行投資,投資總額約為100億元。

此外,今年10月,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公司CARIAD攜手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據悉,大眾汽車集團計劃為本次合作投資約24億歐元,該交易預計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

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2024年前,奧迪及大眾汽車集團將攜手中國本土合資伙伴,對中國投資150億歐元,重點研發包括基礎設施、電動車、智能交通技術等領域,進一步加碼綠色智慧出行。

今年6月,梅賽德斯-EQ品牌首款基于EVA平臺正向研發的國產純電車型——全新EQE在北京奔馳順義新工廠下線,該工廠總投資超過119億元。

此前,商務部方面曾表示,汽車產業是中國制造業領域利用外資的重要部分。中國在加快實現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的過程中,為跨國車企實現自身科技轉型和電動化戰略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經歷4年多的過渡期后,我國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在2022年1月1日如約放開。 根據2021年1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在汽車制造領域,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的限制。此前,我國已于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對商用車的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意味著我國汽車行業對外資實現全面開放。 隨著汽車制造業“新股比時代”拉開大幕,不少合資車企已經完成或正在醞釀股比變化。作為第一個“吃螃蟹”者,今年2月11日,寶馬集團宣布,其在中國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的新合資合同正式生效,寶馬集團與其中方合作伙伴的合資合作有效期據此延長至2040年。根據新合資合同,從2022年2月11日起,寶馬集團在華晨寶馬中所持股份變更為75%。 跨國車企看好中國市場 事實上,隨著汽車合資股比限制完全放開,今年以來有不少跨國車企被曝出醞釀股比調整的消息,但最終并未得到官方證實。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股比放開,既體現了我國汽車行業具備了更加良好的改革開放、依法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也更容易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倒逼國內車企深化改革,加快創新,促進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 “合資股比放開的第一年,除已經約定好的幾家合資企業股比會進行變更外,不太會出現更多大的變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認為,這是因為股比受合同約束,其他合資企業的合同都還沒有到期。同時,合資股比的變化需要很長時間的商務談判期,涉及因素較多,要想調整也不是簡單的事。 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隨我國汽車行業對外資實現全面開放,跨國車企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也在進一步增加。 在今年進博會期間,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曾表示:“近期中國政府有關繼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堅持創新等表態令人鼓舞。我們看好中國市場中長期的發展前景。寶馬集團將繼續加深與中國企業的合作、與中國同頻共進、推進高質量發展和共創共贏。” 在齊普策看來,中國擁有全面的工業體系、供應鏈和人才儲備,在很多方面都是全球的驅動力。中國仍將是寶馬集團最具戰略意義的市場之一。 持續優化汽車產業政策 就在今年6月,華晨寶馬生產基地大規模升級項目(即里達工廠)正式開業。該項目總投資150億元,是寶馬在中國市場有史以來最大的單項投資。隨后在今年11月,寶馬集團宣布其沈陽生產基地將進行動力電池生產的大規模擴建,該項目由華晨寶馬進行投資,投資總額約為100億元。 此外,今年10月,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公司CARIAD攜手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據悉,大眾汽車集團計劃為本次合作投資約24億歐元,該交易預計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 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2024年前,奧迪及大眾汽車集團將攜手中國本土合資伙伴,對中國投資150億歐元,重點研發包括基礎設施、電動車、智能交通技術等領域,進一步加碼綠色智慧出行。 今年6月,梅賽德斯-EQ品牌首款基于EVA平臺正向研發的國產純電車型——全新EQE在北京奔馳順義新工廠下線,該工廠總投資超過119億元。 此前,商務部方面曾表示,汽車產業是中國制造業領域利用外資的重要部分。中國在加快實現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的過程中,為跨國車企實現自身科技轉型和電動化戰略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
汽車行業 乘用車 寶馬汽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女同中文字幕 | 日本无卡码高清免费v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精品 | 特级黄国产片一级视频播放 | 伊人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