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8 18:58:54
近日,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每日經濟新聞舉辦的“2022年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評選活動”評選結果正式出爐,最終共有40個案例從157個報名案例中脫穎而出,獲評典型案例。為彰顯示范作用,共享先進經驗,今日,我們對典型案例進行集中展示。
每經編輯|張強
成都市新津區發展和改革局
(一)建機制。印發《新津區產業功能區“智信智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以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為試點,部門聯動,開展近二十項重點信用建設工作,構建新津區以信用為基礎的“智信智治”新型政務服務和監管機制。
(二)建檔案。建立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區378家企業的信用檔案,包括企業基礎登記注冊信息、行政許可信息、稅務信用信息、招標投標信息、行政處罰信息、經營異常信息、司法訴訟信息、被執行人信息、失信被執行人信息、限制高消費信息等跨地區跨部門的信用信息數據,為新津區進一步開展信用信息共享與應用奠定了數據基礎。
(三)強監測。充分發揮大數據和第三方機構優勢,對378家企業進行動態監測跟蹤,將新增的12條行政處罰信息和2家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及時向相關部門和園區預警,為園區企業分級分類監管提供時效性數據支撐,做到“守信企業無事不擾”,提升監管和服務效率和水平。
(四)引修復。建立信用修復和關懷機制,通過建立失信信息名單、“信用中國”“信用中國(四川成都)”等平臺信用修復路徑清單、開展信用修復培訓與宣傳等系列工作,引導三十余家企業開展信用修復,消除不良記錄,重塑良好信用形象,避免因失信影響招標投標、政府采購、商業合作和項目申報等經營活動。
(五)推應用。以“守信激勵”為原則,創新開展了“信用+招商”“信用+補貼”“信用+審批”等十余項惠民便企場景,以實際行動減少守信企業經營成本,減輕企業經營壓力。
(六)助融資。通過聯合金融機構、征信評級機構、公益性市場主體融資平臺,線上將試點工作中信用優良且有融資需求的企業作為優質企業向全省金融機構推薦;線下開展“信易貸”平臺培訓,幫助企業選擇適合企業狀況的融資產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七)重宣傳。以“誠信新津誠信經營”作為主題,設計印刷誠信宣傳教育讀本,通過政務窗口、園區服務窗口等載體向市場主體派發,引導市場主體誠信經營,營造“守信處處受益、失信處處受限”的社會氛圍。
(八)促合作。與彭山區共同推進區域信用合作,構建區域信用一體化聯盟,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深入推進信用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開展守信聯合激勵,更好地服務企業,重振市場信心。
一是積極開展信用創新,印發《成都市新津區2022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制定《“成都交子信易貸平臺”宣傳推廣方案》、《新津區誠信教育宣傳方案》,印發宣傳資料,在全區范圍內廣泛開展相關宣傳推廣活動。圍繞區域信用合作,簽訂《成都市新津區發展和改革局眉山市彭山區發展和改革局公共信用信息共享、聯合獎懲互認合作協議書》。二是開展整園授信試點,為有效改善新津區產業園區信用環境,推進園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引導園區企業提升并用好信用,促進企業信用撬動融資,助力民營和小微企業健康發展,人民銀行新津支行會同區財金局、智能制造產業園區等機構開展“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區”探索實施整園授信試點工作。4-5月,人民銀行新津支行、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區管委會、區財金局組織轄內金融機構開展培育宣講,采集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區企業基礎信息160余戶,已在天府信用通平臺注冊并申報“紅白名單”評議企業20余戶:對通過評議的紅名單企業,人民銀行新津支行將指導銀行機構提供激勵政策(例如:簡化信貸流程、優先快速放款、鼓勵銀行機構降低貸款利率、延長貸款期限、擴大授信額度、擴大信用貸款占比等),對白名單企業將指導銀行機構采取“一企一策”開展輔導(例如:規范企業財務制度、進行融資培育等)。三是召開提升企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實務培訓會,幫助企業了解信用、用好信用信息、引導企業開展失信修復。《新津區:組織企業召開政策培訓會增強現代產業支撐功能》《新津區共筑食品質量安全誠信鏈,確保舌尖上的幸?!贰冻啥际行陆騾^普興街道岳店小區“信義”存誠時間銀行創新社會治理路徑》等典型經驗及案例在“信用中國(四川)”“信用中國(四川成都)”《成都發展改革》等平臺推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