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3 12:47:31
◎上周因中止審查、取消審核、暫緩表決等而登上“IPO黃榜”的公司一共有5家,分別是互聯傳媒、新中大、科都電氣、博科測試和好達電子。
◎上周新股表現回暖,7只新股上市首日均上漲明顯,漲幅最低的C格力博上市首日漲24.15%;而C裕太微-U上市首日上漲了約152.7%,中一簽獲利約7.6萬元。
◎本周,成都華微、明美新能、寧新新材、民士達、旺成科技、芯動聯科、耐普股份、浙江華業8家公司迎來上會。這其中,曾在2018年沖刺主板IPO失敗的旺成科技值得關注。
◎截至2月10日,A股共842家公司排隊IPO。其中,滬市主板170家、深市主板118家、創業板332家、科創板150家、北交所72家。
每經記者|朱萬平 每經編輯|張海妮
注冊制大勢之下,更多企業擁有機會步入資本市場,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機遇。而對許多公司而言,A股IPO的闖關之旅并非都是坦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IPO過會、被否及新增獲受理企業進行梳理,對企業價值進行辨析,同時觀瞻IPO市場節奏、政策動向等,以饗讀者。
上周(2023年2月6日~2023年2月12日,下同),沒有公司被安排首發上會,IPO周過會率為0。在IPO新增受理方面,上周也沒有公司新增IPO獲得受理。
新股表現方面,上周新股表現回暖,7只新股上市首日均上漲明顯,漲幅最低的C格力博(SZ301260,股價37.93元,市值184.4億元)上市首日漲24.15%;而C裕太微-U(SH688515,股價232.48元,市值185.98億元)上市首日上漲了約152.7%,中一簽獲利約7.6萬元。
上周因中止審查、取消審核、暫緩表決等而登上“IPO黃榜”的公司一共有5家,分別是互聯傳媒、新中大、科都電氣、博科測試和好達電子。
其中,科都電氣值得一提。2023年2月9日晚間,深交所以一紙終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審核的決定正式宣布了此次科都電氣IPO闖關的失敗。而從申報IPO到如今撤回IPO,科都電氣只用了約5個月時間。
業績方面,科都電氣近年來表現不錯。2019年~2021年,科都電氣分別以4.03億元、5.24億元和7.7億元的營收實現了三年內復合增長率近40%的高速發展,對應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564.22萬元、6218.93萬元和9228.02萬元,可謂節節攀升。
盈利能力較為出眾的科都電氣,為何會主動撤回IPO,這一定程度上或與公司被抽中IPO現場檢查有關。2022年10月28日,證券業協會舉行的2022年第四批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抽簽,科都電氣便是被抽中進行IPO現場檢查的企業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科都電氣IPO終止,也意味著2022年第四批現場檢查IPO企業已全部終止審核。此前與科都電氣一同被抽中IPO現場檢查的還有深圳市大成精密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博濤智能熱工股份有限公司2家公司,它們均已終止IPO。
本周,成都華微、明美新能、寧新新材、民士達、旺成科技、芯動聯科、耐普股份、浙江華業8家公司迎來上會。
其中,曾在2018年沖刺主板IPO失敗的旺成科技值得關注。
旺成科技是一家重慶的齒輪、離合器廠商,在2018年沖刺主板失敗后,此次IPO它瞄準了北交所。按照安排,旺成科技將在2月14日上會接受審議。
回頭來看,旺成科技的業績高點也正是公司首次IPO敗北的2018年,這一年公司營收達到3.28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4361.43萬元。此后兩年,旺成科技的營收和凈利潤雙降。2019年和2020年,旺成科技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下滑35.47%和下滑15.2%。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旺成科技凈利潤水平仍未回到數年前的高點。2021年公司扣非后凈利潤為3520.25萬元,相當于2018年的八成左右。2022年前三季度,旺成科技又陷入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的狀態。
陷入業績增長瓶頸的旺成科技也在嘗試轉型。此次IPO旺成科技擬募資2.6億元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建新能源汽車高精度傳動部件建設項目等。不過,相比競爭對手,旺成科技的主要客戶還是傳統車企,比如日本本田、美國TEAM、意大利比亞喬、德國福伊特等國內外企業。(詳情參見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旺成科技沖刺北交所 擬募資2.6億投向新能源汽車領域》)
上周沒有新增申報IPO的企業。截至2月10日,A股共有842家公司排隊IPO。其中,滬市主板170家、深市主板118家、創業板332家、科創板150家、北交所72家。
而截至2月12日,科創板審核信息披露,全部869家公司中,處于已受理的有2家,已問詢的有80家,上市委審議的有22家,提交注冊的有38家,注冊生效(注冊結果)的有535家,中止及財報更新的有11家,終止的有181家。
截至2月12日,創業板審核信息披露,處于已受理的有7家,已問詢的有148家,上市委會議審議的有91家,提交注冊的有67家,注冊生效(注冊結果)的有440家,中止審查的有16家,終止審查292家。
而截至2月12日,根據北交所官網,北交所已受理0家,已問詢的有53家,上市委審議的有3家,提交注冊4家,有192家公司已注冊,中止審查的有16家,終止審查的有102公司。
A股上周上市了7只新股,均表現良好,上市首日無一破發,漲幅最低的C格力博上市首日也上漲了24.15%;而C裕太微-U上市首日上漲了約152.7%,中一簽獲利約7.6萬元,使得該新股成為近年少見的“大肉簽”。
另外,上周兩只北交所新股也表現較好,新贛江(BJ873167,股價12.15元,市值8.30億元)、保麗潔(BJ832802,股價10.00元,市值6.17億元)上市首日分別上漲了58.73%和30.06%。近兩年A股市場,新股破發的不在少數,單簽浮盈超過5萬元的新股已比較少見。
而C裕太微-U股價的大漲,只是近期新股行情回暖的一個縮影。不過,由于近期A股市場仍處于波動反復中,接下來新股市場行情是否能持續回暖,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本周有5只新股申購,分別為宿遷聯盛、艾能聚、多利科技、彩蝶實業和峆一藥業。
其中,彩蝶實業值得關注。2月14日,彩蝶實業將同步開啟網上、網下招股,預計募資約5.76億元。
彩蝶實業成立于2002年,公司專注于滌綸面料、無縫成衣和滌綸長絲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及染整受托加工業務,公司滌綸面料業務下游以服裝生產企業為主,同時涉及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等領域。公司在行業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印染行業協會理事單位、浙江省綠色企業等。
在業績方面,2019年~2022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8.65億元、6.24億元、8.3億元和7.36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588.94萬元、9347.59萬元、1.31億元和1.1億元。
申萬宏源認為,彩蝶實業打造了較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在行業內享有知名度。公司布局滌綸紡絲、織造、染色及后整理和無縫成衣等多項業務,一方面有利于公司滿足客戶的多樣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夠節約運輸費用、減少包裝費用、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公司多業務布局可以有效降低上游行業波動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此外,公司研發團隊、研發設備覆蓋全產業鏈,并且利用與產業鏈后端客戶合作的機會及時反饋終端客戶需求,增強了研發有效性。
近日,最新一期《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動態》(以下簡稱《科創板動態》)正式出爐并由上交所向各大投行機構內部下發,作為2023年第一期,在該份審核動態中,上交所主要對2022年科創板IPO全年審核的情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和總結。
據披露,2022年科創板共首發上市123家,總募資額2520億元。同時,科創板共受理159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召開上市委會議112次,審議通過122家。雖然科創板2022年IPO審核創下了“0否決”的紀錄,但仍然有多達40家企業以撤回申報材料的方式宣告IPO失敗。
《科創板動態》還顯示,財務“硬傷”、科創屬性和合規問題是2022年科創板IPO失敗的三大主因。在撤回IPO申請的40家企業中,涉及財務“硬傷”的有21家,占比達到52.5%,其次是科創屬性與定位的問題,共有11家企業,占比27.5%;而合規性問題有8家企業,占比為20%。此外,還有約占18%的企業涉及其他原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