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第八批集采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6% 有企業最后一刻仍在等待過評審批文號,有產品借集采打開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30 11:38:53

◎今年以來,有多家藥企不同品種的藥品“踩線”過評。企業人士說,如果新產品這次不能參加投標并中選,就要等到第二批續標時才有機會納入集采,但兩三年之后這個產品基本上就廢了。

◎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局組織開展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共納入333種藥品,平均降幅超50%。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星    

“我們競標的藥品有七八家企業在競爭,每一次競爭都很激烈,面臨著‘生死戰’。”

3月29日,在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開標現場,一家競標神經系統藥物的原研藥企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此說。但問及其心情,他卻表示:“很平常,我們已經參加過很多次集采了。” 

與這家藥企不同,更多的企業則顯得神情緊張,不時在回復微信或通過電話溝通投標事宜。有藥企表示“緊張到睡不著覺”;有配送企業表示“5點就起來,到開標地點布置會場”;更有企業坦言“商場如戰場”,謹慎到連住酒店都要分幾批人,做幾套方案。

“甚至有些競爭對手可能阻攔你投標,過去這種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因為一年可能涉及上億的利潤。”該人士說。

下午1點左右,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在海南省陵水縣產生擬中選結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場獲悉,此次集采有39種藥品采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6%,按約定采購量測算,預計每年可節省167億元。

本次集采涵蓋抗感染、心腦血管疾病、抗過敏、精神疾病等常見病、慢性病用藥,251家企業的366個產品參與投標。

擬中選企業候場

有企業投標前一刻仍在等待“過評”審批文號

江蘇的一家藥企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企業這次有兩個藥品參與競標,分別為抗生素類和降壓藥。

“還有一個品種,國家已經批了,但我們還沒拿到審批文號,所以到現在都沒有交資料,一直在等。如果現在能夠拿到,我們馬上打印資料,就可以加進去再密封遞交。”該人員表示。

事實上,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有多家藥企不同品種的藥品“踩線”過評。

企業爭分奪秒過評與利益息息相關。該企業人士坦言,如果這個新產品這次不能參加投標并中選,就要等到第二批續標時才有機會納入集采,但兩三年之后這個產品“基本上就廢了”。

“因為藥是一種特殊商品,一般情況下沒有醫生的處方帶動,患者不會隨便用藥。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是拿著藥盒去買藥的,對品牌、廠家的信任度非常高。所以企業要搶時間。”他說,對于一家中小型企業新過評的藥品而言,如果這次能中選,將是一個切入市場的好機會。

記者了解到,這家企業已經不是第一次中標,他們早已享受到了集采帶來的利好。該人士表示,企業第一批中選的降血脂藥,1年就達到20億片,中選之后對藥品銷量帶動作用很顯著。“因為當時我們是全國前幾家做一致性評價的。”

也正因為在集采中中標,這家企業此前“基本沒怎么做過市場”。大企業都有幾千上萬人的隊伍去開拓市場,但對中小企業來說,一家一家去開發難度很大,一般都是通過代理商、贊助商去開發市場。

擬中選企業按輪次進行供應地區確認 

企業定價非常謹慎,要進行模擬投標 

記者梳理發現,本次投標的抗生素類藥品競爭非常激烈。企業能否中標與其報價息息相關。

企業的投標價格如何確定?對此,上述企業工作人員對每經記者講述,這要看每個品種有多少家企業來投標,各個廠家的優勢在哪里,包括原料、市場等方面。還要看這個品種在其他廠家是主要品種還是次要品種,如果是次要品種,他們的價格可能就報的相對隨意,如果是主要品種就會比較慎重。

“我們一般提前會知道有哪些企業要競標這一種藥品,然后去研究對手的情況,進而確定自己的價格。”該人士說,除此之外,企業還要進行模擬投標,“如果本次集采跟上一批的規則差別不是很大,我們就會以上一批的規則進行模擬,根據模擬情況確定投標策略。”

該人士講述,目前的招標規則是引導企業報低價,作為補償,報最低價的企業可以優先選擇兩個報量最大的地區,這對報價第一順位的企業非常有利,所以大家很有積極性。

“但如果第二順位、第三順位的企業報價低,利潤微薄,報量大的地區又被前面的企業選走了,就可能既沒有利潤也沒有量。”他說,在這種規則下最好是第一順位中標,或者把價格報高一點。“這是一個博弈的過程,所以要演練要推測,每個廠家都很慎重。”

對頭部企業而言,在沒中標之前價格通常比較高,如果沒有中選,對其影響非常大。但是對中小企業而言,則可以通過集采迅速切入醫院,這對品牌建立、后續市場開發都有好處。“我們企業基本上把集采當成一個廣告,利潤其實是很小的的。”

該人士表示,對中型企業而言,不進集采意味著產能會下降,導致成本上升,對企業肯定是不利的。“我們第一批集采時有個原則就是至少要養活生產線的工人,再靠其他品種去賺錢。但納入集采后,由于在全國獨家中標,產能翻了好幾番,成本反而大幅下降,贏得了利潤。”

有企業藥品降幅超9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174家企業的252個產品獲得擬中選資格,其中包括5家國際藥企的5個產品,169家國內藥企的247個產品,投標企業中選比例約70%。平均每個品種有6.5家企業中選,供應多元化和穩定性進一步增強。

開標現場,幾家歡樂幾家愁。

公布擬中選名單后,山東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難掩興奮。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三個產品都中標了。“只要中了就行,肯定有三個省份的(量)。”

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本次集采治療甲型流感的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平均降價83%,將大幅提高抗病毒藥物可及性。常用降壓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降價48%。此外,治療早產的阿托西班注射劑集采前單支價格超過千元,此次集采降至平均240元/支,降幅80%,患者負擔明顯減輕。

而作為本次集采最大品類的抗菌藥物,價格也得到有效降低,去除了抗菌藥物濫用的經濟動因,有利于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陜西的一家抗生素企業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的兩個競標品種都中標,分別是第三順位和第四順位。

記者了解到,該企業的該類抗生素產品市場份額居全國第二,占比超過30%,本次中標后,該企業只能拿到全國15%左右的市場份額,“總盤子是急劇縮小的”。

問及藥品的中標價,該企業表示,“從平均30元左右降到2元左右,降幅超過90%。”該人士坦言,當多廠家激烈競爭、市場原料藥也比較容易得到時,這種降幅是很正常的。“有十幾個廠家競爭的產品,降價幅度不到95%是中不了標的。”

在這位人士看來,對于頭部企業而言,不參與集采意味著市場份額徹底沒了,“我們參加投標,利潤極其微薄,但能夠持續穩定地生產,保住產線的運營成本。”

該企業坦言,事實上所有企業參加集采,首先就要放平心態。對頭部企業而言,當過評企業達到一定數量時,就已經做好了市場份額要下降的準備。“那天是早晚要來的。”

晚上10點,擬中選企業基本確認完供應地區,配送企業抓緊時間與客戶溝通 

有肝素類藥品通過集采打開市場

對市場份額已經很大的藥品而言,納入集采其市場份額可能會降低,但對新過評的藥品而言,則可能實現市場份額的“突飛猛進”。這樣的企業被業內戲稱為“光腳的”企業。

在上述陜西藥企看來,這些新過評的企業一旦中標,市場份額肯定是從0往上擴大。

在開標現場,一家肝素類產品公司不無興奮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的肝素類產品于2022年底剛剛過評,這次成功中選第二順位。

“集采對我們是一個比較好的契機。”該企業表示,因為產品剛剛過評,還沒有形成銷售。這次中選意味著可以直接進入醫院銷售,不用再做醫院市場開發。

該企業講述:“我們知道第八批集采的消息后,前期的市場開發工作基本沒有做,就等著通過集采打開市場。”

記者注意到,肝素類產品是首次進入國家集采。那屈肝素鈣注射液、依諾肝素鈉注射液2021年的銷售額分別為27億元、28億元,分別有5家、10家過評企業。賽諾菲作為依諾肝素鈉注射液的原研藥占據48.56%的市場份額,海普瑞、健友股份、東誠藥業、常山藥業等則是國內肝素龍頭公司。

不過現場一位藥企人士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過評的企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果這些企業中標的仿制藥品數量較大,但同時利潤比較低,那利潤總額不一定很高。而在中國要仿制一個比較簡單的藥品至少需要400萬元的研發成本,三年能不能收回這個成本對很多產品來講都是個問題。

另外,就肝素類藥物而言,它還涉及企業自身有沒有原料來源的問題。“如果原料有一定壁壘,而原料藥捏在上游企業手里,上游企業看你中標了,把原料價格漲起來,你就等于替原料廠打工。”

八批集采共納入333種藥品,平均降幅超50%

雖然企業對納入集采所帶來的影響各有理解,但機構普遍認為,在資本市場上,隨著我國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穩定開展,集采對藥企尤其是頭部藥企的影響將逐步趨穩。

29、30日兩天,醫藥制造板塊均有下降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由于本次集采品種數有所下降,且側重抗感染領域,對其他多個領域的藥物市場格局影響有限。同時多家傳統老牌藥企存量仿制藥業務已在過往的多輪集采中利空出清,大品種愈發接近“應采盡采”。隨著創新轉型步伐的提速,頭部藥企對仿制藥的依賴程度逐步降低,集采沖擊穩步釋放。

“本次集采中,多家頭部藥企的集采品種數有限、參與度較低,受集采影響的程度有所衰減。”該研報指出。

中航證券研報則指出,國家藥品集采已經發展到第八批,相關政策經過逐步細化已經趨于完善。隨著集采中選品種越來越多,價格降幅預期、中選比例或將逐步趨于成熟穩定。隨著藥品集采逐漸步入常態化,未來行業持續分化,龍頭效應進一步凸顯。在此背景下,生產管線豐富,研發能力突出,競爭格局較好的企業有望從中獲益,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記者了解到,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局組織開展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共納入333種藥品,平均降幅超50%。

《每日經濟新聞》從國家醫保局獲悉,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及中選企業做好中選結果落地實施工作,確保全國患者于2023年7月用上本次集采降價后的中選產品。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均為:每經記者 張蕊 攝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gic633280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国产综合色九九。 | 亚洲福利欧美午夜福利 |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 蜜月aⅴ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在线 |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