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1 14:16:58
◎ 截至發稿,期貨市場認為美聯儲FOMC在5月初再次加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高達71.3%。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蘭素英
美東時間本周一(4月10日),由于美聯儲下月加息預期升溫,美債收益率在西方市場復活節假日的清淡氛圍下仍出現上漲。此前美國3月非農就業報告表現強勁,抵消了上周早些時候發布的其他經濟數據整體不佳的影響。與此同時,市場仍在等待將于美東時間本周三(4月12日)發布的3月份CPI數據。
有意思的是,在美東時間上周五(4月7日)強勁的非農數據公布之前,一些投機者幾乎完美踩準時機減持了美債,且減持數量創一年多以來新高。與此同時,長期美債期貨空頭頭寸大增。
此外,盡管市場對本輪加息周期終端利率的一致預期為5.00%~5.25%,但目前期貨市場對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何時暫停加息出現了大幅的分歧。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報告顯示,在截至上周二(4月4日)的一周里,杠桿基金的10年期美債期貨凈空頭頭寸增加了近15萬張合約,創下2022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因3月非農就業數據提振了對美聯儲將在5月初加息25個基點的預期,數據公布后,美債收益率上漲,美債價格大跌。
圖片來源:彭博社
在上月歐美銀行業系統性風險暴露后,一些對沖基金因投資收益率較高的短期債券而蒙受損失,目前它們似乎正在試探性地嘗試做空較長期的債券。花旗集團的數據顯示,投機者目前基本上已經回補了前端債券的空頭頭寸。
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3.6萬,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然而,當月失業率則意外進一步降至3.5%,市場原本預計為維持在3.6%。按照傳統菲爾普斯曲線來講,失業率的降低,則意味著通脹的上升,因此數據公布后交易員便開始押注美聯儲FOMC將在5月初進一步加息。10年期美債收益率美東時間周一(4月10日)收于3.42%左右,高于上周五3.25%的低點。
周一,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上破3.43%(圖片來源:CNBC)
花旗集團前外匯策略主管、深數宏觀(DeepMarcro)聯合創始人兼CEO Jeffrey Young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就非農數據本身而言,美聯儲將繼續關注通脹上行風險,因為就業增長強勁,且勞動參與率也有所上升。最近,許多市場參與者警告美聯儲不要繼續加息,因為進一步加息可能會使未來經濟增長前景變得疲軟,但這不會阻止美聯儲加息的步伐。”
高盛分析師Praveen Korapaty在一份研報中寫道,“盡管美債收益率在非農報告后出現反彈,但仍低于前一周的水平,為進一步的向上重新定價留下了空間。到目前為止,3月份的就業數據應該會鞏固即將到來的5月FOMC會議上加息的理由。”
摩根大通針對一級經紀商的調查數據也透露出相應的訊息,該行的對沖基金客戶上周加大了對ETF和金融股的看空力度。
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截至發稿,期貨市場認為美聯儲FOMC在5月初再次加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高達71.3%,“按兵不動”的概率則僅有28.7%。
圖片來源:芝商所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期貨市場已經就美聯儲FOMC何時暫停加息出現了較大的分歧——交易員認為,本輪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既有可能發生在5月初的會議上(71.3%),也有可能發生在6月中旬的會議上(70.5%)。不過,市場仍一致預期本輪終端利率在5.00%~5.25%區間。
圖片來源:芝商所
除了強勁的非農數據外,另一項關鍵的通脹數據也不太樂觀——紐約聯儲4月10日(周一)發布最新報告稱,上個月受訪的美國人普遍認為,他們準備迎接未來幾年更高的通脹水平。
圖片來源:紐約聯儲
在3月份的消費者預期調查中,受訪者的短期通脹預期再次上升。具體而言,受訪者預計一年后的通脹率將為4.75%,增加了0.5個百分點,高于2月份的4.2%。這是自去年10月以來,短期通脹前景的首次上升,與美聯儲官員的說法背道而馳,即加息措施將使通脹消退。
此外,受訪者預計三年后的通脹率為2.8%,高于前一個月的2.7%;五年后的通脹率預計為2.5%,低于前一個月的2.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美東時間本周三(4月12日)早間,美國勞工統計局將公布備受矚目的美國3月CPI數據。
彭博社報道中稱,3月年化CPI預計為5.2%,將較2月份的6%進一步降溫,并創2021年5月份以來最慢漲幅,但仍遠高于美聯儲2%的目標。環比來看,目前市場預計3月份CPI將環比上漲0.2%,低于2月份環比0.4%的漲幅。在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汽油成本的“核心”基礎上,3月份核心CPI預計將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5.6%。
美國銀行分析師本周一在一份研報中表示,“核心通脹和核心服務通脹應該會保持粘性高位。這種粘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租金上漲,這應該會在今年下半年消退。”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552853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