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23 16:18:08
每經編輯 何小桃 陳夢妤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對高校錄取標準產生了巨大沖擊。2023年高考成績公布后,出現了不少“瘋狂撿漏”的現象,不少考生因相關專業高考分數低迷而成功“撿漏”上名校。
在此之中,土木工程專業成為焦點,多家名校的錄取線出現了顯著下降。
據南方周末報道,近日,廣州大學因土木工程專業遭遇史上最冷寒流登上微博熱搜榜。普通物理類204專業組(規劃建筑與土木工程組)招生最低分453分,這個成績,還不如剛剛從??栖Q身本科的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后者物理科招生最低分555分,高出廣州大學一百多分。
有網友將廣州大學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對比,戲稱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是專升本,而廣州大學卻是“本升專”。據官網介紹,廣州大學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在2022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榜中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78位。
圖片來源:廣州大學官網
多個名校土建專業分數線“斷崖式”下滑
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錄取分數大幅下滑并非孤例,不少高校的土木建筑類專業都面臨招生低迷。官方數據顯示,物理類204專業組(規劃建筑與土木工程組)的最低錄取分數降至453分,不如一些??茖W校的物理科分數線。對此,廣州大學宣傳部的工作人員表示:“今年確實也讓我們措手不及。”他們解釋稱,這種現象涉及到行業發展的周期性問題,應理性看待。
梳理廣州大學2023年廣東本科批投檔情況,除規劃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組外,其他專業組的最低排位有所提升。同時,計算機信息類、數理類、師范教育類專業組的投檔分數繼續保持不斷攀升的勢頭。
類似案例早有發生。
去年同期,同濟大學王牌土木工程專業被曝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大幅下降,為564分,排位43252名的考生或有望被錄取。而2021年的錄取分數線是667分,只有前1730名考生才能錄取。
564分的錄取分線數,比上年降低103分,在上海知名高校中錄取分數線中排名倒數第二,比上大、華師、東華、華理低,同時亦不如河南大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趙兵曾連用三個“斷崖式的落差”進行點評。
去年同濟大學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作為世界一流學科,多年來一直穩居世界排名第一。業內人士分析稱,土木工程專業遇冷與當前房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有關,抑或與同濟大學實行大類招生等因素有關。
對于規劃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組投檔分數大幅下降的現象,教育專家熊丙奇指出,不能僅憑某年錄取分數變化來判斷某一專業是否走冷,而應該看多年的數據。一年的數據可能帶有偶然性,專業走冷的因素涉及多方面。
他解釋道,每年的高考錄取過程中,都會出現某一類的專業分數大幅下跌的情況,這在高考錄取過程中是一個必然現象,因為每年考生的走向不同,導致某一類專業的分數可能會走高或走低。因此,要看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學生志愿填報情況和錄取分數變化等數據,才能客觀評價專業趨勢。
房地產存量時代
對土木類專業人才需求量縮減
房地產市場的低迷直接沖擊了高校土木工程類專業的錄取標準,土木工程專業成為錄取分數大幅下滑的典型代表。從各省份公布的高考錄取數據可以看出,土木類專業今年的錄取排名普遍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成為一些知名高校招生排名“墊底”的專業。
房地產行業一直是土木類專業畢業生的重要就業去向之一,但近年來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時代,工程作業總量減少,對土木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縮減。調控收緊、地產企業暴雷以及行業景氣度下行,都使得房地產行業對于大學生就業的吸引力減弱。獵聘大數據研究院去年曾發布報告,房地產行業成為裁員力度最大的行業之一,人才市場呈供需兩弱現象。房地產從業者的危機感高達82.14%。
在土木類專業遇冷的背景下,一些房地產從業者選擇轉行,尋找其他發展前景更好的行業。李女士,曾在廣東一家大型民營房企工作十多年,最終選擇轉投金融行業。她表示:“房地產已經走過巔峰期了,很多同行紛紛離職,留下來的也遇到薪資縮水問題。”
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直接導致土木建筑類專業的就業前景黯淡,考生對這一專業的熱情明顯下降,導致了招生需求的減少。房地產行業作為土木類專業畢業生的重要就業去向之一,但近年來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時代,工程作業總量減少,對土木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縮減。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大學教授周福霖表示,土木工程是一門歷久彌新、經久不衰的學科,它承載了人類最基本的建設需求,不僅不會是朝陽也不會是夕陽,而應該是“常陽”“長陽”。土木工程將面臨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等發展要求,未來的發展方向包括地下空間、海洋強國、太空基建等,因此土木工程并不落后于時代,而是需要更新知識、技能和創造力,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周福霖還結合親身經歷表示:“我畢業60年,這已經是經歷第三次土木工程大下馬,前兩次分別是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所以,沒有永遠熱門的專業和行業,變才是最大的不變。”
雖然土木工程類專業面臨挑戰,但并不代表這一領域不再“吃香”。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土木工程專業將不斷轉型升級,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復合人才。此外,評價專業趨勢要看多年數據,不能僅憑一年的變化判斷專業是否走冷。綜合考慮土木工程的歷史發展和未來前景,土木工程作為基礎建設領域的重要學科依然具有廣闊的就業前景和發展潛力。
編輯|何小桃 陳夢妤 杜波
校對|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羊城晚報、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第一財經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