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25 20:19:42
原材料工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近30%,是經濟穩增長的重要領域。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星
工業和信息化部8月25日舉行原材料行業穩增長新聞發布會,介紹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四個原材料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常國武在發布會上表示,原材料工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近30%,是經濟穩增長的重要領域。
當前原材料工業穩增長的壓力依然較大。從行業外部看,全球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國內需求仍然不足,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從行業自身看,傳統產品過剩問題猶存,自主創新能力依然偏弱,轉型升級任務艱巨。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張蕊 攝
石化化工行業是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重點從哪些方向發力,推動石化化工行業實現穩增長?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副司長曹傳貞表示,《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職能分工,重點從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加快節能降碳改造、推進高端化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推動石化化工行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穩增長。
首先是推動重大石化項目建設。緊緊抓住投資這個“牛鼻子”,切實發揮好投資引領作用和龍頭項目牽引帶頭作用,對符合國家布局規劃的項目,進一步加大用地用能等要素資源保障,加快推動重大石化項目建設,促進產業融合和集群發展,不斷提升石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產業平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
第二是加快實施節能降碳改造。按照《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等節能降碳政策有關工作部署,充分發揮能效標準、綠色電價、節能監察、財政金融等政策激勵約束作用,推動石化化工企業加大節能降碳改造力度,加快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先進成熟技術推廣應用,不斷提高綠色石化產品供給,滿足國內投資和消費升級需求,促進形成國內強大市場。
第三是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進一步聚焦石化化工工藝技術薄弱環節和裝備大型化、高端化發展方向,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創新力度,積極推進關鍵核心技術裝備開發應用,加快推動化工新材料“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從好到優”,加快培育一批石化裝備領域“大國重器”,促進石化行業加快高端化、特色化、精細化發展,不斷增強石化產業發展新動能,帶動產業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鋼鐵行業產業鏈長、涉及面廣,目前我國鋼鐵行業產業發展還存在怎樣的困難?接下來將出臺哪些政策支持?
常國武表示,2023年1-7月,鋼鐵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較工業平均水平高2.8個百分點,全國生鐵、粗鋼、鋼材產量分別為5.3億噸、6.3億噸和7.9億噸,同比分別增長3.5%、2.5%和5.4%。
同時,鋼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建筑業用鋼總體占比下降,鋼結構以及制造業用鋼增長明顯,新能源、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帶動鋼材高端化發展。總體來看,我國鋼鐵行業表現出較強發展韌性。
但也要看到,鋼鐵行業仍面臨傳統市場需求恢復不足、階段性供需矛盾加大、行業盈利能力下降等困難,運行回升基礎尚不牢固,保持行業穩定運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繁重。
相關《方案》著重從供需兩端發力,堅持優化供給與擴大需求相結合、立足當前和著眼長遠相結合、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實施“四大行動”。
一是實施技術創新改造行動,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加快推動技術裝備升級、綠色低碳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支持引導電爐鋼有序發展。“我們將加大對氫冶金等低碳共性技術中試驗證、產業化攻關的支持力度,對低碳前沿技術示范項目給予產能置換政策支持。”
二是實施鋼材消費升級行動,著力擴大鋼鐵需求。開展鋼鐵與船舶、建筑、汽車、農機等重點用鋼領域的上下游產需對接活動,積極拓展鋼鐵應用場景。積極支持企業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引導鋼鐵產品、裝備、技術、服務等協同“走出去”。
三是實施供給能力提升行動,保障行業穩定高效運行。一方面,深入推進原材料“三品”行動。建立健全關鍵領域鋼鐵新材料上下游合作機制,制定鋼鐵產品質量分級標準,推動質量分級評價結果采信應用。
另一方面,提高鐵素資源等保障能力。加快國內重點鐵礦項目開工投產、擴能擴產,確保合規礦企正常生產。加強廢鋼資源回收利用,進一步完善廢鋼回收加工配送體系建設。推動擴大再生鋼鐵原料、優質煉焦煤資源進口。
四是實施龍頭企業培育行動,提高鋼鐵產業集中度。鼓勵鋼鐵企業實施兼并重組。對完成實質性兼并重組的鋼鐵企業,將研究給予更大力度的產能置換政策支持。研究制定鋼鐵規范企業分級分類管理辦法,引導要素資源向優質企業集聚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聚焦鋼鐵領域開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做優產業發展生態。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海慜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