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IPO不存在關閘”,證監會再表態 數據看當下階段性收緊:板塊分化特征顯現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16 14:00:11

◎9月15日,證監會通過“答記者問”方式表示不存在“關閘”情況。記者也注意到,8月28日以來,三大交易所總共有40家IPO企業首發上會,全部過會。同時,三大交易所各板的IPO節奏近期分化特征有所顯現,如北交所IPO受理數和首發上會企業數占比明顯提升。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文多    

近期,有自媒體報道新股發行上市“關閘”、發行上市標準變化等情況。9月15日,證監會通過“答記者問”方式表示不存在“關閘”情況。記者注意到,8月28日以來,三大交易所總共有40家IPO企業首發上會,全部過會。

同時,自8月27日證監會表態“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以來,三大交易所各板的IPO節奏近期分化特征有所顯現,如北交所IPO受理數和首發上會企業數占比明顯提升。證監會15日亦表示,目前各板塊的定位、發行和上市條件、信息披露要求等沒有變化,不存在提高上市門檻的情形。

此外,對于嚴把審核質量關,證監會也介紹,將嚴把審核質量關,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財務造假,從嚴從重查處。

9月16日,某券商保薦代表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則談起,作假舞弊的現象有下降趨勢,而且發行人舞弊的意愿也在降低。

“近期撤回企業主要存在控制權穩定性不足、業績下滑等問題”

今年8月27日,證監會發布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的相關監管安排,其中強調“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

對于IPO發行節奏,證監會在15日的“答記者問”中進一步表示,近期階段性收緊IPO節奏,是維護市場穩健運行的安排,證監會、交易所IPO受理、審核、注冊等相關工作沒有暫停,不存在IPO“關閘”的情況,上市公司再融資也不存在“關閘”情況。

記者注意到,8月28日以來,三大交易所總共有40家IPO企業首發上會,雖然全部過會,但這一數量較前期確實有所減少。

從IPO受理端來看,8月28日以來,有6家企業IPO獲得受理,這一數量其實與今年6月整月的受理數相等。

對于部分在審企業撤回,證監會回應,審核實踐中,證監會、交易所充分關注行業發展趨勢以及發行人自身情況,根據產業政策、發行條件、板塊定位嚴格審核把關。

“近期撤回的企業,主要存在控制權穩定性不足、業績下滑等影響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問題。”證監會進一步解釋稱。

記者注意到,今年下半年這兩個半月,IPO終止比例確實有所抬升。以創業板為例,今年以來IPO終止數為77家,其中下半年IPO終止數有28家,占比36.36%,8月28日以來的IPO終止數也有7家。

對于嚴把審核質量關,證監會表示,試點注冊制以來,證監會實施更加嚴格、透明、審慎的發行上市監管,充分運用多要素校驗、審核問詢、現場檢查等方式加快問題企業出清。發行上市審核中嚴防嚴查欺詐發行,壓嚴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保持高壓態勢,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財務造假,從嚴從重查處。

對于自媒體報道中所說的“舞弊”,前述券商保薦代表人向記者進一步表示:一方面是舞弊的處罰越來越嚴格,另一方面是上市公司質押和減持也越來越嚴格,三是中介機構的核查延伸到大范圍的個人(銀行)卡,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覺得舞弊的意愿是在降低的。

科創板下半年暫未新增受理

在IPO節奏階段性放緩的同時,記者注意到,近期IPO的板塊性特征較為明顯。

Wind顯示,在IPO企業首發上會方面,8月18日以來,北交所的首發上會企業明顯增多,總共有16家,占到全部首發上會企業數(33家)的近一半。而在今年以來,總共有60家來自北交所的首發上會企業,占全部首發上會企業數的比例為21.28%。

盡管IPO受理端近期未見明顯放緩,但IPO受理板塊分化同樣較為明顯。今年8月28日以來獲受理的6家IPO企業中,4家來自北交所,另外兩家分別來自創業板和上證主板。另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下半年以來,暫沒有新增企業獲得科創板IPO受理。

證監會在“答記者問”中單獨對科創板情況進行了闡述,表示將深入推進科創板建設,堅守科創板定位,支持六大行業中符合條件、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硬科技”企業通過科創板做優做強,引導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證監會還正在研究制定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行動方案,進一步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而對于各板塊的協調問題,證監會則表示,滬深北交易所各有側重、協調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可以滿足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上市融資需求。目前,各板塊的定位、發行和上市條件、信息披露要求等沒有變化,不存在提高上市門檻的情形。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近期,有自媒體報道新股發行上市“關閘”、發行上市標準變化等情況。9月15日,證監會通過“答記者問”方式表示不存在“關閘”情況。記者注意到,8月28日以來,三大交易所總共有40家IPO企業首發上會,全部過會。 同時,自8月27日證監會表態“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以來,三大交易所各板的IPO節奏近期分化特征有所顯現,如北交所IPO受理數和首發上會企業數占比明顯提升。證監會15日亦表示,目前各板塊的定位、發行和上市條件、信息披露要求等沒有變化,不存在提高上市門檻的情形。 此外,對于嚴把審核質量關,證監會也介紹,將嚴把審核質量關,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財務造假,從嚴從重查處。 9月16日,某券商保薦代表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則談起,作假舞弊的現象有下降趨勢,而且發行人舞弊的意愿也在降低。 “近期撤回企業主要存在控制權穩定性不足、業績下滑等問題” 今年8月27日,證監會發布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的相關監管安排,其中強調“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 對于IPO發行節奏,證監會在15日的“答記者問”中進一步表示,近期階段性收緊IPO節奏,是維護市場穩健運行的安排,證監會、交易所IPO受理、審核、注冊等相關工作沒有暫停,不存在IPO“關閘”的情況,上市公司再融資也不存在“關閘”情況。 記者注意到,8月28日以來,三大交易所總共有40家IPO企業首發上會,雖然全部過會,但這一數量較前期確實有所減少。 從IPO受理端來看,8月28日以來,有6家企業IPO獲得受理,這一數量其實與今年6月整月的受理數相等。 對于部分在審企業撤回,證監會回應,審核實踐中,證監會、交易所充分關注行業發展趨勢以及發行人自身情況,根據產業政策、發行條件、板塊定位嚴格審核把關。 “近期撤回的企業,主要存在控制權穩定性不足、業績下滑等影響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問題。”證監會進一步解釋稱。 記者注意到,今年下半年這兩個半月,IPO終止比例確實有所抬升。以創業板為例,今年以來IPO終止數為77家,其中下半年IPO終止數有28家,占比36.36%,8月28日以來的IPO終止數也有7家。 對于嚴把審核質量關,證監會表示,試點注冊制以來,證監會實施更加嚴格、透明、審慎的發行上市監管,充分運用多要素校驗、審核問詢、現場檢查等方式加快問題企業出清。發行上市審核中嚴防嚴查欺詐發行,壓嚴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保持高壓態勢,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財務造假,從嚴從重查處。 對于自媒體報道中所說的“舞弊”,前述券商保薦代表人向記者進一步表示:一方面是舞弊的處罰越來越嚴格,另一方面是上市公司質押和減持也越來越嚴格,三是中介機構的核查延伸到大范圍的個人(銀行)卡,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覺得舞弊的意愿是在降低的。 科創板下半年暫未新增受理 在IPO節奏階段性放緩的同時,記者注意到,近期IPO的板塊性特征較為明顯。 Wind顯示,在IPO企業首發上會方面,8月18日以來,北交所的首發上會企業明顯增多,總共有16家,占到全部首發上會企業數(33家)的近一半。而在今年以來,總共有60家來自北交所的首發上會企業,占全部首發上會企業數的比例為21.28%。 盡管IPO受理端近期未見明顯放緩,但IPO受理板塊分化同樣較為明顯。今年8月28日以來獲受理的6家IPO企業中,4家來自北交所,另外兩家分別來自創業板和上證主板。另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下半年以來,暫沒有新增企業獲得科創板IPO受理。 證監會在“答記者問”中單獨對科創板情況進行了闡述,表示將深入推進科創板建設,堅守科創板定位,支持六大行業中符合條件、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硬科技”企業通過科創板做優做強,引導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證監會還正在研究制定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行動方案,進一步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而對于各板塊的協調問題,證監會則表示,滬深北交易所各有側重、協調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可以滿足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上市融資需求。目前,各板塊的定位、發行和上市條件、信息披露要求等沒有變化,不存在提高上市門檻的情形。
IPO IPO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区视频在线看 | 一本精品久久精品 | 日韩在线欧美专区 | 亚洲综合国产中文字幕 | 色窝窝视频手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