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7 15:31:12
禮來首席科學家斯科沃隆斯基表示,在研藥物donanemab不僅能減緩疾病發展,還有可能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發作。FDA預計將在2023年年底前就該藥物的上市申請做出決定。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李孟林
和美東時間周一(11月6日),全球市值最高藥企禮來(Eli Lilly,NYSE:LLY,股價595.19美元,市值5650億美元)首席科學家丹尼爾·斯科沃隆斯基(Daniel Skovronsky)博士在接受MarketWatch專訪時“極度樂觀”地表示,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重大突破即將到來,donanemab這種藥物將可能成為下一個類似減肥藥(GLP-1)的熱點。斯科沃隆斯基表示,根據試驗數據,禮來的在研藥物donanemab不僅能減緩疾病發展,還有可能預防阿茲海默癥的發作。受他的專訪推動,禮來周一收漲4.82%,市值一個交易日內增加260億美元。
多年來,針對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癥)的藥物研發一直是全球醫藥界難以攻克的課題。目前,全球約有超過3000萬人飽受阿爾茨海默病的困擾,而且這一群體的數量預計還將繼續增長,但阿爾茨海默癥治療藥物的研發進展卻一直相當緩慢。今年年初,美國食藥監局(下稱FDA)雖然批準了近20年來第二款阿爾茨海默病新藥lecanemab,但其安全問題仍待解:部分受試者出現了腦腫脹和出血的現象。過去幾個月以來,全球醫學界一直在等待FDA對donanemab的審批。
作為禮來的首席科學家和首席醫療官,斯科沃隆斯基向來是藥物創新領域的先驅。在阿爾茨海默病和肥胖癥治療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的推動下,禮來目前已經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制藥公司,截至周一收盤市值達到5650億美元,遠超輝瑞(1760億美元)、默克藥廠(2648億美元)和強生公司(3652億美元)等一眾制藥巨頭。
禮來股價年內已累漲超60% 圖片來源:雅虎財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禮來和競爭對手在藥物上的快速創新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研究人員、政策制定者和行業參與者都在爭論,即下一代阿爾茨海默病潛在藥物帶來的益處是否超過其成本和風險。
在這樣的質疑聲中,斯科沃隆斯基仍專注藥物的創新。他在接受MarketWatch專訪時指出,禮來的實驗性阿爾茨海默病療法的潛力,可以做到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發作,而不僅僅是減緩該疾病的進展,正如今年早些時候禮來發布的臨床試驗數據所顯示的那樣。
如果斯科沃隆斯基的創新療法獲批,將給阿爾茨海默病這種毀滅性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有效治療帶來重大突破。在美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約有670萬人患有這種疾病。斯科沃隆斯基早在1998年就發表了對該領域的研究,當時他還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隨后他創辦了一家名為Avid radiopharmacticals的公司并開發了一種診斷試劑,幫助評估阿爾茨海默氏癥患者。
“這實際上是我畢生的工作。”斯科沃隆斯基說道。禮來公司正在研發的donanemab是一種靶向N3pG(一種修飾類型的β淀粉樣蛋白)的抗體藥物。該藥物已經在3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顯著的療效,能夠減緩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認知和功能下降。禮來公司已經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提交了donanemab的上市申請,預計FDA將在2023年年底前做出決定。如果獲批,donanemab將成為繼衛材和渤健的lecanemab之后的三個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免疫療法。
斯科沃隆斯基稱,donanemab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效果“真的非常顯著”。例如,在一項臨床試驗中,近一半接受donanemab治療的患者在一年后沒有喪失任何認知能力,這“意義重大”。
盡管效果顯著,這款新藥的安全性問題亦不容忽視。3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在donanemab治療組中,淀粉樣蛋白相關成像異常(ARIA)的發生率為1.6%,其中包括兩名因ARIA死亡的參與者和一名在嚴重ARIA事件后死亡的參與者。據外媒報道,一些老年病醫生對donanemab和lecanemab都不太感興趣,他們認為,尚不清楚這兩種藥物的帶來的益處是否足以超過它們所帶來的巨大成本和風險,其中包括潛在的腦腫脹或出血。
此外,禮來公司還在開發一種口服的β分泌酶裂解酶(BACE)抑制劑,名為E2609。該藥物可以通過抑制BACE酶的活性,減少β淀粉樣蛋白的生成,從而防止或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該藥物目前正在進行3期臨床試驗,招募了全球約2100名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延伸閱讀
最新研究稱氧化石墨烯或可以緩解阿爾茨海默病癥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記憶、思維和行為能力的逐漸喪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目前全球有超過5500萬人(65歲以上的人群中,8.1%的女性和5.4%的男性)患有癡呆癥,其中阿爾茨海默病占60%-70%。估計全球癡呆癥患者在2030年時將上升到7800萬人,到2050年時則將達到1.39億人。
目前,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有兩類:膽堿酯酶抑制劑和美金剛,它們可以通過改善腦細胞間的通信,緩解記憶和認知障礙的癥狀,但不能阻止疾病的進展。非藥物治療包括認知訓練、生活方式干預、心理社會支持等,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自理能力,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圖片來源:聯合國
近年來,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機制,一些新的治療方法正在研發中,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針對大腦中的淀粉樣蛋白斑塊的免疫療法。淀粉樣蛋白斑塊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標志,它們可能會損害腦細胞的功能和存活。免疫療法的原理是使用單克隆抗體來識別和清除淀粉樣蛋白,從而阻止或延緩疾病的發展。目前,已有兩種免疫療法的藥物在美國獲得了FDA的批準,分別是Aduhelm和lecanemab。這兩種藥物都是靜脈注射給藥,需要定期進行腦部影像學檢查,以監測療效和副作用。目前,這兩種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爭議,需要更多的臨床數據來證實。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復雜的疾病,其發病原因和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因此需要多學科的合作和創新,才能找到更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同時,提高公眾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識和關注,加強早期篩查和診斷,建立全程分層的醫療模式,也是防治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措施。
不過有研究稱,錯誤折疊的β-淀粉樣蛋白肽(即Aβ肽)在大腦中蓄積和聚集,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根本原因。它們在神經元(腦細胞)中引發一系列有害過程,導致許多重要細胞功能喪失或細胞死亡,從而導致受影響區域的大腦功能喪失。迄今為止,尚無有效策略治療腦內淀粉樣蛋白蓄積。但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表明,用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處理酵母細胞模型可以降低淀粉樣肽的聚集水平。研究結果于7月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雜志上。
圖片來源:《先進功能材料》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系統生物學研究員、該研究的第一作者 Xin Chen 表示,“氧化石墨烯的這種作用最近也被其他研究人員證明了,但在酵母細胞中沒有。我們的研究也解釋了這種效應背后的機制。氧化石墨烯會影響細胞的代謝,提高細胞對錯誤折疊蛋白和氧化應激的抵抗力。這在以前沒有被報道過。”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gic1037824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