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8 10:56:06
每經編輯 畢陸名
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于11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年會主題為“更好的中國,更好的世界——加強金融開放合作,促進經濟共享共贏”。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余位嘉賓出席論壇,共同探討如何推動各國各方共享深化國際合作機遇,積極貢獻促進經濟發展的金融力量。
11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年會上做主題演講。
據媒體消息,11月8日,在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表示,學習貫徹好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是金融系統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務。
據證券時報網消息,11月8日,在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表示,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支持實體經濟穩定增長。目前,貨幣信貸總量保持合理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企業貸款利率處于較低水平,為經濟恢復發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穩增長與防風險、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的關系,為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潘功勝表示,我國房地產市場經過20多年的長周期繁榮,正在進行重大轉型并尋找新的均衡點。房地產市場轉型帶來了一定挑戰,同時也蘊含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國城鎮化仍處于發展階段,新市民規模較大,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很大潛力,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定發展具有堅實基礎。目前,房地產相關貸款占銀行貸款余額的23%,其中約80%為個人住房貸款,一直以來,我們實行非常審慎的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房地產市場調整對金融體系的外溢影響總體可控。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引導金融機構保持房地產信貸、債券等重點融資渠道穩定,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潘功勝表示,我國經濟增長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全年5%的預期目標有望順利實現,IMF最新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5.4%,這個增速在全球大型經濟體中保持領先。隨著宏觀調控政策效應持續釋放,近期經濟增長動能增強,生產消費穩步回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主要經濟指標向好,有條件繼續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和物價平穩運行。
據媒體消息,潘功勝表示,觀察中國的經濟增長需要注意兩個視角。一是基數規模。我國GDP總量已超120萬億元人民幣,在大基數的背景下,5%的增長已經是不低的速度。二是需要平衡好經濟增速和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我國經濟需要合理增速,但更重要的是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比追求高增長速度更加重要。
潘功勝表示,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目前,我國銀行體系貸款余額超過20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余額超過300萬億元,過去幾年,每年貸款新增20萬億元左右,社會融資規模新增30多萬億元。盤活存量貸款、提升存量貸款使用效率、優化新增貸款投向,這三個方面對支撐經濟增長同等重要。
潘功勝表示,得益于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基本穩定,對非美元貨幣有所升值。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堅決對市場順周期行為進行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防止形成單邊一致性預期并自我強化。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維護外匯市場的穩定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潘功勝表示,我國高風險金融機構無論是數量還是資產規模在金融系統的占比都非常小。經過近幾年的改革化險,高風險中小銀行數量已經較峰值下降一半。少數高風險機構相對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實施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方案,多渠道補充資本。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完善金融風險監測、評估與防控體系,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金融風險早期糾正機制。
據中國證券報8日消息,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大力推進監管轉型,強化監管責任落實和問責力度,切實提高履職水平。他表示,對量化高頻交易加強跟蹤研判,完善監管舉措。加強監管科技建設,強化跨部門信息共享,加強市場資金杠桿水平和企業債務風險的綜合監測,努力做到對各種違法行為和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
易會滿表示:“注冊制改革絕不是放松監管,而是要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易會滿稱,事實證明,改革落地后監管更加嚴格了,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透明度的提升。這種提升來自于審核注冊全過程公開,接受全社會的監督,來自于覆蓋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的監管,促使企業充分披露信息、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來自于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全面加強特別是法治水平進一步提升。他表示,證監會將堅持注冊制基本架構不動搖,并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動態評估優化定價、減持、再融資等制度安排。同時,大力度推進投資端改革,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各項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內“聰明資金”,推動行業機構強筋壯骨,切實提升專業投資能力和市場引領力,走好自己的路。
易會滿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認真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深刻認識資本市場監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不斷提升監管適應性、針對性,守牢風險底線,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提振投資者信心,走好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發展之路。
易會滿表示,突出重典治本。加強與公安司法機關的協作,持續健全資本市場防假打假制度機制,推動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體追責體系,加大對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的重拳打擊,對履職盡責不到位的中介機構嚴厲懲戒,絕不姑息。嚴禁“無照駕駛”,嚴查“有照違章”。
易會滿表示,將認真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部署,深刻認識資本市場監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強化了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不斷地提高監管的針對性,牢牢守住風險底線,維護資本市場的平穩運行,提振投資者信心,走好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發展之路。
易會滿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證監會的第一職責,法定職責。堅持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風險,發揮各方合力的監管力量,堅守監管的主責主業,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持續加強全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政治防控。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消息,易會滿表示,將牢牢守住風險底線,維護資本市場的平穩運行,提振投資者信心。
據中國證券報消息,易會滿表示,大力度推進投資端改革,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各項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內“聰明資金”推動行業機構強筋壯骨,切實提升專業投資能力和市場引領力,走好自己的路。
易會滿還表示,嚴防過度杠桿,“零容忍”打擊各種亂象。
據央視財經8日消息,在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表示,中國金融業開放是積極主動的開放,是穩健有序的開放,是互利共贏的開放。目前30家全球系統性重要性銀行均在華設有分支機構,全球最大的40家保險公司近半數進入中國市場。李云澤表示,我國銀行業發展勢頭穩健,中國經濟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始終保持合理增速。與此同時,新動能加快集聚,數字經濟、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增長,光伏鋰電池、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中國銀行業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也實現了自身穩健增長。過去三年銀行業信貸規模年均增速11.2%,高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約5個百分點。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中國銀行業穩健發展的勢頭也不會改變。
李云澤表示,我國銀行業發展勢頭穩健,中國經濟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始終保持合理增速。與此同時,新動能加快集聚,數字經濟、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增長,光伏鋰電池、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中國銀行業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也實現了自身穩健增長。過去三年銀行業信貸規模年均增速11.2%,高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約5個百分點。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中國銀行業穩健發展的勢頭也不會改變。
據新京報消息,李云澤表示,目前30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均在華設立分支機構。“事實證明,中國金融業開放是積極主動的開放,是穩健有序的開放,是互利共贏的開放。”他現場說道。下一步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北京金融業改革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第一財經、證券時報網、央視財經、新京報、中國證券報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