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23-11-21 21:24:51
“原來需要20天才能完成的現場巡視工作,現在僅需2小時就可完成。算力讓無人電力巡檢成為了可能,更加安全高效。”11月21日,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說,算力已成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
梁華是在廣東東莞舉行的華為2023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做出上述表述的。梁華認為,以聯接和算力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基礎和核心生產力,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梁華表示,數字正在重塑世界,數字經濟已經迎來算力時代。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將有力推進數字技術使能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全球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從智能家居到智慧出行、從AI質檢到智能機器人、從天氣預報到智慧城市運營……當前,人類社會正加速邁入智能世界,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融合發展和普及應用,正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
“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是新型生產力,在推動科技進步、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梁華說。
2022年全球算力指數評估報告指出,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一個點,就會帶動國家數字經濟和GDP分別增長3.5‰和1.8‰。算力基礎設施的發展將為各行各業注入活力,提升生產效率,同時也創造新的社會價值。
梁華表示,華為致力于打造基礎軟硬件平臺,構建面向通用計算的鯤鵬計算生態和面向人工智能的昇騰AI計算生態,為世界提供“鯤鵬+昇騰”的多樣性算力。同時,通過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合作伙伴,把算力轉化為數字生產力,助力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他舉例稱,在民生領域,基于鯤鵬軟硬件平臺為醫保系統提供集約高效的算力支撐,為醫保住院結算、異地就醫等場景實現了線上數字化服務,讓數據多跑路、人們少跑腿,用算力守護生活安康。
在制造領域,基于昇騰AI集群的推理服務能力,實現了從鋼坯到轉鋼到軋鋼的全流程智能識別和自動化,轉鋼準確率高達100%,給艱苦的轉鋼工作方式帶來了根本改變,算力助力生產效率提高的同時,讓工作環境更加安全舒適。
在能源領域,基于昇騰基礎軟硬件平臺,通過AI推理算法對超長距離的輸電線沿路圖像視頻進行分析,實現實時異常預警和上報,使得原來需要20天才能完成的現場巡視工作,僅需2小時就可完成。算力讓無人電力巡檢成為了可能,更加安全高效。
“算力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將有力推進數字技術使能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全球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梁華說。
除了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的人與高質量網絡聯接,也是華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
梁華引用ITU最新報告指出,人們的覆蓋鴻溝在逐步縮小,目前全球僅有5%約4億人口生活在沒有網絡覆蓋的地區。同時,人們在使用互聯網方面的鴻溝并不樂觀,截至目前全球仍有33%近26億人口沒有接入互聯網,其中大多數來自發展中國家和貧困農村地區。
“實現讓人人享有更加便捷與高質量網絡聯接的理想,仍然任重道遠。”梁華表示,華為正與國際電信聯盟(ITU)等國際機構合作,持續推動偏遠地區融入數字時代。
去年,華為宣布加入ITU Partner2Connect計劃,承諾到2025年,為全球80多個國家1.2億偏遠區域人口提供聯接到數字社會的能力。
梁華說,截至2023年10月,華為的ICT解決方案已為全球近80個國家9000萬偏遠區域人口提供聯接到數字社會的能力。
“在偏遠的農村場景,我們通過RuralStar、RuralLink等創新解決方案,實現免機房、免光纖、免市電的極簡部署,讓更多人輕松實現聯接,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務。”梁華說。
梁華認為,當前,聯接已無處不在,享有穩定、連續的網絡聯接,是數字時代人們的基本需求和權利,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
據介紹,作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商之一,截至目前,華為和運營商一起建設了1500多張網絡,幫助1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0億人口實現聯接。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