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02 13:17:10
每經編輯|程鵬 張錦河
華為的汽車“朋友圈”再度擴容。
12月1日晚間,江淮汽車(SH600418,股價17.27元,市值377.18億元)發布公告稱,其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終端)簽署《智能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自簽訂之日起10年內有效。?
江淮汽車方面表示,雙方將基于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在產品開發、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等多個領域全面合作,著力打造豪華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通過合作車型的不斷升級、迭代,滿足用戶對智能網聯汽車的需求。
企查查顯示,華為終端成立于2012年,經營范圍涵蓋開發、生產、銷售,通信及電子產品、計算機、衛星電視接收天線、高頻頭、數字衛星電視接收機及前述產品的配套產品,并提供技術咨詢和售后服務等。
11月27日,江淮汽車就曾公告,2019年,公司與華為開展戰略合作,但目前未存在實質性進展,故前期未進行相關信息披露。此外,公司未收到華為共同投資邀請,且未參與投資及資本合作相關事項。
江淮汽車華為簽署
智能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有效期10年
12月1日,江淮汽車(SH600418,股價17.27元,市值377.2億元)發布公告稱,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簽署《智能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合作車型的產品開發由江淮汽車總體負責,江淮汽車負責打造生產基地實現合作車型的交付;江淮汽車同意華為終端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在全球范圍內獨家提供合作車型的銷售服務。
公告顯示,合作車型的產品開發由江淮汽車總體負責,具體分工以華為終端和/或關聯公司與江淮汽車簽署的相關協議為準。
生產制造方面,江淮汽車負責打造先進的生產基地,充分發揮江淮汽車在先進制造領域的優勢,依托工業互聯網和成熟的制造管理經驗為用戶提供智能制造全方面解決方案,并借助華為終端在相關領域的優勢,構建先進制造能力,從而實現合作車型的高效交付。
銷售層面,鑒于華為終端擁有全球化的銷售網絡、強大的品牌營銷和用戶運營能力,江淮汽車同意華為終端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在全球范圍內獨家提供合作車型的銷售服務,包括但不限于營銷、銷售、用戶及生態運營。針對合作車型的出口業務需雙方達成一致后方可實施。
在服務方面,則由華為終端與江淮汽車圍繞合作車型共同搭建“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
知識產權上,在該項目合作之前,華為終端擁有的背景知識產權歸華為終端所有;江淮汽車擁有的背景知識產權歸江淮汽車所有。
值得注意的是,該協議自簽訂之日起10年內有效。
江淮和華為的“牽手”此前已有傳聞。
公開消息顯示,江淮汽車與華為的合作始于2019年12月。彼時,雙方簽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暨MDC平臺項目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云服務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不過,在雙方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暨MDC平臺項目合作協議》的近4年時間內,雙方均未披露雙方合作新進展。在11月27日發布的公告中,江淮汽車也解釋稱,2019年,公司與華為開展戰略合作,但目前未存在實質性進展,故前期未進行相關信息披露。
今年4月,有消息稱,華為與江汽集團合作的智選車將定位超高端豪華純電市場,價位區間約在80萬~100萬元。不過,該消息未得到雙方的最終確認。
11月28日下午,華為舉行智界S7及華為全場景發布會。會上介紹,智界S7預訂量已突破20000臺。
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表示,華為已向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發出股權開放邀請,并希望中國一汽集團加入。
余承東表示,歡迎中國有實力的車廠,比如一汽,來參與共建、共同打造最領先的、極致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產品。
發布會現場,余承東表示,華為在汽車業務方面有三種合作模式,一種是零部件模式,一種是華為HI模式,還有一種是智選車模式,第三種是合作最深的模式。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華為和賽力斯、奇瑞合作的產品,未來華為和北汽、江淮合作的產品已經在開發的過程中了,已經在路上了,合作產品會越來越高端”,余承東表示。
對此,賽力斯方面稱,其已收到關于共同投資目標公司,共同參與打造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臺的邀請,公司正積極論證參與投資與合作的相關事宜。江淮汽車則在11月27日的聲明中表示,該公司自2019年與華為開展戰略合作以來,一直密切溝通,范圍持續擴大。對于華為擬設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獨立公司的有關事項,該公司高度關注,積極與華為共同探討參與投資及合作的相關事宜。但江淮汽車表示,未收到華為共同投資邀請,且未參與投資及資本合作相關事項。
圖片來源:智界S7及華為全場景發布會
據報道,11月26日,華為與長安汽車宣布雙方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經協商,華為擬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及增量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根據備忘錄,華為擬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的核心技術和資源整合至新公司。
據澎湃新聞報道,11月27日,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對記者表示,新合資公司還是由華為來主導技術研發方向,未來華為智選車業務的合作伙伴都會陸續加入合資公司。
編輯|程鵬?張錦河?易啟江
校對|孫志成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江淮汽車公告、每經app(記者:李星)澎湃新聞、公開資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