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5 10:17:31
聽說債券基金風險小,今年年初的時候,小明和小紅這對好朋友就一人買了一只。到了年底一看,小紅的這只賺了3個點,而小明的這只竟然虧了10個點。
他們感到很奇怪,都是債券基金,而且都是二級債基,為什么差別竟然這么大?為什么一些虧錢,一些賺錢?如何才能選到更優的債券基金呢?
今年發現了一只這樣的債券基金,絕對收益效果明顯,回撤控制好,波動小。而且這只基金短短6個月規模就暴增5倍之多,從一季度末的8.9億元增長到三季度末的68.9億元。看來大家都和小紅一樣,很善于發現好基金。
小明和小紅買的二級債基,是債券基金當中風險相對更高的一類。它的風險主要源自可以直接投股票等其他權益資產,于是就更加考驗基金經理的水平,畢竟既要投資債券也要投資股票,這類產品也多數都是由兩位甚至三位基金經理合作管理,更能夠實現有效分工。
因此,很有可能小明買的基金債券收益還行,但是股票投資卻虧了,整個風險控制做得不好;而小紅買的基金不僅債券收益做得好,股票投資也有收獲,回撤的時候守住了,因此基金業績表現好得多。相比之下,投資者當然是更希望能買到小紅的產品。
于是有人要問了,小紅的這只二級債基業績的背后,可能藏著哪些秘密呢?
根據觀察,債券基金業績好,有幾方面因素很重要,比如產品定位清晰、投資執行嚴格、回撤控制好、波動小、團隊實力強大等等,都是一只債券基金成功的關鍵。
因此,在購買債券基金之前,除了了解基金經理實力,了解基金類型,比如是混合二級債基還是純債基金,還要了解產品定位。產品定位也是造成基金差異化的主要原因,例如同樣都是混合二級債基,但基金管理人可以通過不同的投資策略將其定義不同風險水平。
今年在市場上發現的小紅這樣的產品,到底是誰呢?
如果你是一位債基老基民,那么對于鄒維娜的名字肯定不陌生。作為7座金牛獎得主,2021年她加入華安基金之后,上任的首只基金就是一只混合二級債基——華安乾煜,而且這只基金也延續了她之前的出色表現。
華安乾煜成立于2022年3月31日,鄒維娜于2022年10月17日上任。除鄒維娜之外還有兩位基金經理一同管理,分別是魏媛媛和鄭偉山。根據團隊分工,鄒維娜負責重點把握華安乾煜的大類資產配置,確定各品種的投資比例和時機;資深權益投資專家鄭偉山負責基金的權益部分;擅長信用債投資的魏媛媛則負責基金的固收部分,力求各展所長。
這個組合在基金成立當年就顯示了效果。2022年對于混合二級債基來說是異常艱難的一年,滬深300指數全年下跌21%,年底債券市場還遭遇劇烈的周期波動,股票難投,債券也難投。因此去年虧損最多的二級債基跌幅甚至接近30%,并且超過85%的二級債基都沒有實現正收益,表現最好的產品漲幅剛剛超過5%。(數據來源:Wind,數據起止時間2022.1.1-2022.12.31)雖然到2022年年底華安乾煜成立不滿一年,但這只基金A類份額在當年仍然取得了正收益,其凈值漲幅為0.72%,而同期業績比較基準下跌0.58%(數據來自華安乾煜A2022年年報)。
進入2023年,華安乾煜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成立以來收益已經達到3.68%,而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甚至虧損0.25%。
華安乾煜之所以表現較好,主要是由于基金經理團隊在債券配置方面嚴控信用風險,拒絕信用下沉,同時根據基本面和資金面定倉位和久期,靈活選擇細分券種,精耕細作。
這只基金的投資股票倉位不高于20%,鄒維娜團隊持股風格相對均衡,行業相對分散,個股集中度偏低。他們遵循絕對收益導向,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組合結構。
于是,他們打造出了一只二級債基,并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這只產品:今年一季度末其總規模為8.9億元,二季度末就猛然增長到48.16億元,三季度末更是達到68.92億元,6個月規模增長近60億元,暴增5倍多,創出新高。
對于這只基金的團隊,再做一下詳細介紹。
2021年鄒維娜加入華安基金后,首先牽頭組建了“絕對收益投資部”。雖然近年來強調“絕對收益”投資的聲音不絕于耳,但真正下決心為此成立團隊、開發相關產品的公司還是少數,華安基金則是其中之一。隨著一批優秀基金經理的加盟,華安絕對收益投資團隊日益壯大,逐步形成由鄒維娜領銜的“1+N”團隊模式:在群策群力的基礎上,鄒維娜重點把握大類資產配置策略,確定各品類的投資比例和配置時機;團隊成員在股票和轉債、信用債投資、利率債擇時、衍生品工具等細分領域發揮各自特長。
鄒維娜具有18年債券市場投研經驗。2012年-2021年任職于銀華基金,曾任固定收益公募投資總監。現任華安基金絕對收益投資部高級總監。她的投資理念首先是認識市場,把評估風險放在首位,之后再看收益;認識自我,有所為有所不為。具體實踐中,她始終把評估風險放在首位,堅持以配置的思路做投資,敬畏市場也敢于逆向操作,在信息的全面性和決策的冒險性之間尋找平衡,同時避免頻繁波段操作。這也為她帶來了獨特的自上而下的宏觀視角,以中長期投資作為資產配置的出發點,擅長多策略輪動操作,擇時能力強,而且善于比較各投資品種間的差異,以風險調整后的收益為目標審視資產價值,發現價值洼地。
基金經理鄭偉山具有15年證券從業經驗,2008年起就從事量化投資分析工作,2010年-2022年期間歷任陽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權益投資部高級投資經理,先后管理過偏債混合型資管產品、保險賬戶FOF和可轉債資管產品,歷史業績穩健,2022年3月加入華安基金。他同樣遵循長期投資理念,善于綜合把握宏觀經濟、產業趨勢和估值水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在配置的思路下,進行行業選擇和個券選擇,追求風險收益比。因此他投資風格靈活,略偏逆向,而且持倉趨于分散,穩健為主,不追熱點。
魏媛媛擁有10年證券從業經驗,歷任中債資信評估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嘉實基金信用研究員,2021年加入華安基金,現任絕對收益投資部基金經理。她深耕信用債投資多年,對于債券信用評級研究、債券個券信用資質遴選,以及信用風險防范有著長期豐富的研究經驗。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又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