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每經:如何推動加工貿易“質變”? 商務部:促進保稅維修等新業態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1 23:03:40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 星    

1月11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商務部等十部門印發《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我國加工貿易從占據外貿規模的“半壁江山”到現在的不足18%,商務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下一步如何更好推動加工貿易發展實現“質變”?圍繞這些疑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提問。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中信建投楊靖制圖、視覺中國圖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加工貿易是我國開放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加工貿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帶動就業、助推貿易大國進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等作出了重要貢獻。

發揮加工貿易大省作用

近年來,受到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影響,我國加工貿易在外貿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從頂峰時期的“半壁江山”下降到了20%以下。

束玨婷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傳統加工貿易規模和在外貿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加工貿易仍然是鞏固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地位,拉動中西部、東北地區外貿增長的重要動力,對穩外貿穩外資、維護產供鏈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

束玨婷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加工貿易發展,要求提升加工貿易水平。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商務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從六個方面提出12項政策措施。這是繼2016年《國務院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后,關于加工貿易發展的又一份重要指導性政策文件。

“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各相關部門、各地方抓好《意見》落實。”束玨婷進一步表示,一是完善部門配套舉措,建立部門間聯系配合機制。指導地方出臺有針對性的細化措施。二是推動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目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加工貿易占全國比重已近30%,比2017年提高了5.8個百分點。商務部將繼續高質量培育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承接載體,建設完善產業交流對接機制。三是促進保稅維修等新業態發展。束玨婷介紹,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快推動符合條件的保稅維修項目落地實施,促進企業延長產業服務鏈條,帶動高質量就業,提升綜合競爭力。四是充分發揮加工貿易大省的主力軍作用。鼓勵和支持地方持續加強對重點加工貿易企業的服務,結合本地實際,強化要素保障,為加工貿易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電商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今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實施已經滿五年。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以及在數字化轉型中扮演的角色等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對此,束玨婷表示,自2019年電子商務法實施以來,我國電子商務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數字經濟中發展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創業創新最為活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首先,電子商務規模效益顯著提升。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由2018年的31.63萬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43.83萬億元,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零總額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我國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

二是電子商務國際合作逐步深化。束玨婷指出,“絲路電商”伙伴國擴大到30個,云上大講堂惠及80多個國家。在上海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擴大電子商務領域對外開放,打造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新高地。

三是電子商務規制體系日漸完善。束玨婷介紹,商務部等部門以電子商務法為基礎,結合原有立法和實踐經驗,從規劃、政策、標準等領域協同發力,印發《“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發布《電子商務企業誠信檔案評價規范》《直播電子商務平臺管理與服務規范》等行業標準,著力引導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資料來源:海關總署、中信建投楊靖制圖、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月11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商務部等十部門印發《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我國加工貿易從占據外貿規模的“半壁江山”到現在的不足18%,商務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下一步如何更好推動加工貿易發展實現“質變”?圍繞這些疑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提問。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中信建投楊靖制圖、視覺中國圖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加工貿易是我國開放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加工貿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帶動就業、助推貿易大國進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等作出了重要貢獻。 發揮加工貿易大省作用 近年來,受到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影響,我國加工貿易在外貿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從頂峰時期的“半壁江山”下降到了20%以下。 束玨婷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傳統加工貿易規模和在外貿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加工貿易仍然是鞏固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地位,拉動中西部、東北地區外貿增長的重要動力,對穩外貿穩外資、維護產供鏈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 束玨婷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加工貿易發展,要求提升加工貿易水平。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商務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從六個方面提出12項政策措施。這是繼2016年《國務院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后,關于加工貿易發展的又一份重要指導性政策文件。 “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各相關部門、各地方抓好《意見》落實。”束玨婷進一步表示,一是完善部門配套舉措,建立部門間聯系配合機制。指導地方出臺有針對性的細化措施。二是推動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目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加工貿易占全國比重已近30%,比2017年提高了5.8個百分點。商務部將繼續高質量培育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承接載體,建設完善產業交流對接機制。三是促進保稅維修等新業態發展。束玨婷介紹,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快推動符合條件的保稅維修項目落地實施,促進企業延長產業服務鏈條,帶動高質量就業,提升綜合競爭力。四是充分發揮加工貿易大省的主力軍作用。鼓勵和支持地方持續加強對重點加工貿易企業的服務,結合本地實際,強化要素保障,為加工貿易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電商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今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實施已經滿五年。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以及在數字化轉型中扮演的角色等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對此,束玨婷表示,自2019年電子商務法實施以來,我國電子商務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數字經濟中發展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創業創新最為活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首先,電子商務規模效益顯著提升。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由2018年的31.63萬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43.83萬億元,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零總額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我國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 二是電子商務國際合作逐步深化。束玨婷指出,“絲路電商”伙伴國擴大到30個,云上大講堂惠及80多個國家。在上海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擴大電子商務領域對外開放,打造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新高地。 三是電子商務規制體系日漸完善。束玨婷介紹,商務部等部門以電子商務法為基礎,結合原有立法和實踐經驗,從規劃、政策、標準等領域協同發力,印發《“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發布《電子商務企業誠信檔案評價規范》《直播電子商務平臺管理與服務規范》等行業標準,著力引導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翻譯 搜索 復制
貿易 電子商務 新業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日本香蕉520视频 | 在线精品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 | 最新91地址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观看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