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07 08:01:10
|2024年2月7日 星期三|
NO.1 見證歷史!460余家龍虎榜,量化平倉盤涌現
每日經濟新聞2月6日消息,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月6日23:00,龍虎榜共計出現了464家上榜數據,而此前兩個交易日該數據分別為74家和81家。在上述464家上榜個股中只有約10%在6日股價上漲,與大幅反彈行情相背離。而在賣出一側,出現了眾多量化席位。有券商分析師認為,“出現如此多的龍虎榜數據可能與量化有關,T0和中性策略都有可能在減倉,轉融通這個事情,對量化影響相對比較大。”有業內人士為,轉融券業務受限將對量化私募產生較大的影響,包括融券T+O策略、融券多空策略、套利策略的私募管理人都會受到較大影響,這會導致一批私募產品的出清。
點評:龍虎榜數據的突然增多,同時出現較多量化席位,反映了量化私募在市場波動和政策變更中的策略壓力,也顯示了部分量化策略的風險和局限性。建議投資者對此類量化策略出清的市場影響要有一定的預判,同時謹慎參與量化私募產品,理性分析市場走勢,避免盲目跟風。
NO.2 響應證監會大動作,多家基金公司暫停新增轉融通證券出借
2月6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兩融”融券業務有關情況答記者問,提到關于加強融券業務監管等內容,包括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以現轉融券余額為上限,依法暫停新增證券公司轉融券規模存量逐步了結等措施。此后,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響應,截至2月6日16:00,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南方基金、富國基金、國泰基金、華寶基金等七家基金公司相繼發布公告表示,將嚴格落實相關要求,暫停新增轉融通證券出借規模,審慎穩妥推進存量轉融通證券出借規模逐步了結。
點評:證監會加強融券業務監管是為了防范市場風險,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多家基金公司及時響應,體現了其對監管的尊重和配合。對于市場來說,這也可能有利于減少市場的惡意做空和操縱,維護市場的公平和秩序。建議投資者關注融券業務的變化和影響,合理調整投資策略,遵守市場規則。
NO.3 王亞偉管理的部分產品臨時開放贖回
近日,王亞偉被帶走調查一事備受業內關注。而據記者最新了解,王亞偉管理的部分產品近期在渠道臨時開放贖回。其中,千合資本-積極成長1期、積極成長2期、積極成長3期臨時開放日為2024年1月24日、1月26日、1月30日、2月1日、2月5日和2月7日。如果按照約定,該產品的贖回開放日為成立后每年的1月15日、4月15日、7月15日和10月15日。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這是臨時開放,沒有清盤。目前看到只剩下2000萬左右的規模。”
點評:王亞偉被調查的消息引發了市場的震動和擔憂,王亞偉管理的部分產品臨時開放贖回,可能是為了滿足投資者的贖回需求,也可能是為了降低產品的風險敞口。對于基金行業來說,這也是一個警示,需要加強對基金經理的監管和約束,防止出現違規違法的行為,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和市場的信譽。
NO.4 國金證券、西部證券同日拋出回購計劃
券商一方面在動態下調平倉線維護市場穩定,另一邊也在積極動用真金白銀馳援入場。2月6日晚間,在剛剛宣布完成上一輪回購計劃的國金證券,又公告接到控股股東提議,以公司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回購金額為5000萬元至1億元。同時,西部證券拋出回購方案,擬回購金額5000萬元至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月6日西部證券股價漲停。
點評:券商回購股份是一種增強投資者信心、提升公司價值、實現長期激勵的有效手段。國金證券和西部證券的回購計劃體現了控股股東和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認可,也顯示了券商對市場的支持和責任。券商的積極回購有利于穩定市場情緒,提升券商板塊的吸引力。
NO.5 融資客出現觸及平倉線情況,有券商對客戶暫緩一周平倉
近期A股市場不斷調整,融資盤爆倉壓力備受關注。記者2月6日早間向券商營業部人士了解,2月5日的確有客戶出現觸及平倉線情況。但由于2月5日晚間證監會出臺新政,早盤總部未對相關客戶進行平倉,營業部在密切監控相關賬戶并等待總部出臺新的平倉政策。根據記者了解,之前一般在跌破追保線后,券商投顧會及時跟進通知客戶,按照跌破追保線當日收盤價開始計算,給予客戶一到兩個交易日進行補倉。而在2月5日晚間證監會出臺新政后,由于修改合同參數尚需流程,大部分券商采取的是暫緩進行平倉的方式。值得慶幸的是,2月6日市場出現反彈,此類賬戶維保比例自動上升,追保、平倉風險暫時下降。
點評:這條新聞反映了兩融業務的風險管理和監管調整的情況。對于融資客戶來說,券商的暫緩平倉是一種緩解壓力的措施,有利于避免恐慌性拋售和市場惡性循環。對于券商來說,也是一種保護自身利益和穩定市場的做法,有助于維持兩融業務的正常運行。對于市場來說,證監會的新政也是一種積極的信號,表明監管層對兩融業務的風險可控有信心,同時也鼓勵券商提供更多的客戶服務和彈性措施,以減少強平風險和市場壓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