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6 06:06:49
每經編輯 張楊運 王曉波
NO.1 市場消息
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為20.7萬人,預估為21.5萬人,前值為21.2萬人。
美國第一季度GDP季調后環比折年率初值為增長1.6%,創近兩年新低,增速不到去年四季度的一半,較市場預期增速2.5%更為放緩。
對于最新的數據,美國總統拜登表示,GDP顯示經濟穩定增長,但仍需更多工作崗位。4月25日,美國財長耶倫稱,GDP數據后期可能會有修訂。GDP數據顯示消費和投資支出的強勁增長,美國經濟表現強勁增長,正在全面發力;美國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強勁就業市場,沒有看到勞動力市場是通脹源的證據,并不認為美國經濟過熱。
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道指盤中一度重挫超600點,收盤時跌375.12點,跌幅0.98%;納指跌0.64%,標普500指數跌0.46%。Meta跌逾10%,市值蒸發超1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400億元);IBM大跌超8%,微軟跌超2%,谷歌、亞馬遜跌逾1%;特斯拉漲約5%,英偉達漲超3%,奈飛、英特爾漲逾1%。中概股漲跌不一,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0.75%。騰訊音樂、京東漲超1%,百度、阿里巴巴、滿幫、網易小幅上漲。嗶哩嗶哩、理想汽車、富途控股、拼多多、微博跌超1%,蔚來、唯品會小幅下跌。
國際油價全線上漲,美油6月合約漲1.16%,報83.77美元/桶。布油6月合約漲1%,報87.91美元/桶。
國際貴金屬期貨普遍收漲,COMEX黃金期貨漲0.27%報2344.6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漲0.44%報27.465美元/盎司。
歐洲主要股指多數下跌,德國DAX30指數跌0.89%,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49%,法國CAC40指數跌0.93%,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1.01%。
NO.2 中方回應布林肯涉華言論:希望美方切實尊重公平競爭原則
4月25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上海期間的涉華言論提問,發言人表示,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兩天我們已經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做了背景吹風,介紹了中方在相關問題上的原則立場。那么關于布林肯國務卿訪華的消息,中方也會及時地發布。汪文斌表示,中方一貫按照市場原則開展經貿合作,始終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全面履行世貿組織規則。我們希望美方也切實尊重公平競爭原則,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同中方相向而行,為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央視新聞)
NO.3 商務部:西方有關中國“產能過剩”的炒作毫無道理 中方堅決反對
4月25日,商務部4月25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商務領域重點工作有關情況。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近期,一些西方國家頻頻指責中國產能過剩,這種炒作毫無道理,中方堅決反對。(央視新聞)
NO.4 國防部回應美國在亞太部署中導:必將遭到中方堅決反制!
4月25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據報道,美國太平洋陸軍在其官網發布消息稱,美軍第1多域特遣隊首次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部署了中程導彈。有分析稱,該導彈能打到中國沿海。吳謙表示,我們堅決反對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中導,這一立場清晰明確。美方有關行徑嚴重威脅地區國家安全,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必將遭到中方堅決反制。我們希望有關國家不要引狼入室,以免害人害己。(央視新聞)
NO.5 兩部門:調整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土地增值稅政策
4月25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土地增值稅政策的公告。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按照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要求,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著物轉移、變更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名下的,暫不征收土地增值稅。(央視新聞)
NO.6 網民建議出臺個人破產法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回應來了!
4月25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答網民關于“完善信貸資金監管等政策,激發民營企業活力”的建議。金融監管總局回復稱,將認真研究,在工作中吸收采納,不斷改進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工作。針對網民“出臺個人破產法,為誠信債務人提供經濟再生的機會”的建議,金融監管總局回應稱,關于個人破產問題,金融監管總局將積極配合立法機關對個人破產是否入法、入法的現實需要和積極作用、時機是否合適、支撐條件是否具備等問題開展研究論證。
NO.7 國務院報告顯示:適時合理調整國有金融資本在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的比重
國務院關于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審議意見的研究處理情況和整改問責情況的報告23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報告顯示,財政部、金融管理部門推動進一步優化國有金融資本布局。深入研究通過資本補充、利潤轉增等方式,按照“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原則,適時合理調整國有金融資本在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的比重。(新華社)
NO.8 上期所就貴金屬及部分有色金屬價格波動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4月25日,上期所發布消息,關于近期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情況答記者問。今年以來,受國際宏觀因素影響及境外市場傳導,國內貴金屬、部分有色品種也出現價格波動加劇的情況。上期所表示,一是及時出臺相適應的風控措施,防范過度投機引導理性交易。二是保持高壓監管態勢,堅決維護市場秩序。三是優化交割倉庫布局與擴大交割資源,保障交割平穩運行。
NO.9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神舟十八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
NO.10 國際新聞
俄副外長:如果俄方資產被“實質性沒收”,將考慮降低與美國外交關系
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25日表示,如果俄方資產被“實質性沒收”,俄方將考慮降低與美國的外交關系。(新華社)
以媒稱內塔尼亞胡批準在拉法開展地面行動的計劃
當地時間4月25日晚間,據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報道,在當天舉行的戰時內閣會議上,以總理內塔尼亞胡批準了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開展地面軍事行動的計劃,但是以內閣尚未做出相關決定。以色列國防軍仍在等待相關指令。
阿根廷央行下調基準利率至60%
當地時間4月25日,阿根廷中央銀行宣布,將基準利率由70%下調至60%,這是阿央行本月第二次降息。阿根廷總統府副新聞國務秘書拉納利表示,降息意味著該國通貨膨脹明顯降溫。阿根廷今年3月通脹率為11.2%,低于2月的13.2%,近12個月累計通脹率達287.9%。
韓國出生率下降趨勢明顯,2月新生兒數量跌破2萬
據韓國《中央日報》25日報道,韓國出生率下降趨勢愈加明顯,第一季度作為出生高峰期也未能避免低出生率。數據顯示,今年2月新生兒數跌破2萬人,這是第一季度首次跌破2萬人。報道稱,韓國統計廳24日發布的2月人口數據顯示,今年2月的新生兒數比2023年同期(20020人)減少了3.3%,創下了歷史最低值19362人。此外,2月新生兒數自2014年達到36754人的峰值后,逐年持續下降。2018年(27575人)跌破3萬人后,今年又跌破2萬人大關。(中新網)
NO.1 賈躍亭:早日還債回國是我最大夢想
賈躍亭、周鴻祎:近日,360創始人周鴻祎在接受采訪時再次談到了對賈躍亭造車的看法,周鴻祎稱:“等他回國再說。”4月25日下午,賈躍亭微博發視頻回應周鴻祎:“早日回到自己的祖國是我最大的夢想。造車成功并還債之日,就是我回國之時。這些年已經累計償還了100多億美金,在美國法律體系下,我已經不存在任何債務了。雖然如此,我也依然會盡全力早日解決完在中國法律體系下的債務。”(每經綜合)
點評:FF目前面臨資金困境和競爭激烈的電動車市場,賈躍亭能否實現回國的夢想仍存在不確定性。
NO.2 字節跳動辟謠:沒有出售TikTok的計劃
TikTok:4月25日晚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字節跳動在今日頭條平臺官方發文稱:外媒有關字節跳動探索出售TikTok的消息不實,字節跳動沒有任何出售TikTok的計劃。在此之前,The Information 報道稱,字節跳動正在探索出售TikTok美國業務大部分股權的方案,最好是賣給科技行業以外的公司,并且不包括推薦視頻給TikTok用戶的算法。
NO.3 充電10分鐘續航600公里 !“寧王”重磅發布
寧德時代(SZ300750,股價193.2元,市值8499億元):4月25日,在2024(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寧德時代正式發布神行PLUS電池,能量密度突破205Wh/kg,續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充電10分鐘續航達600公里。(每經綜合)
點評:這表明電動車電池技術的提升,將進一步推動電動車市場的發展。
NO.4 員工曠工去看生病父母被免職?格力回應
格力電器(SZ000651,股價38.95元, 市值2193億元):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文化傳媒中心官方微博@格力文傳 4月25日發文稱,近日,多個自媒體賬號在多個平臺發布標題為《員工曠工去看生病父母,董明珠直接下令:對這名員工予以免職處分》的文章。經查證,該文章純屬子虛烏有,系造謠誹謗,嚴重誤導公眾。我們已做好取證工作。
NO.5 “梭哈”英偉達巨虧?但斌回應
但斌:百億級私募東方港灣旗下產品凈值波動顯著加劇。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4月15日至4月19日,東方港灣旗下多只產品周度回撤超10%,東方港灣麒庭一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單周凈值更是下跌11.06%。對此,多位市場人士認為與其重倉英偉達有關。對于市場的猜測,但斌在社交平臺表示:“英偉達下跌對我們有影響。不過漲了兩天(凈值)回來不少,說不定上周跌的本周會漲回去,如果(英偉達)季報業績好的話,(股價)說不定會突破并站穩在1000元以上。”(上海證券報)
點評:這可能引發投資者對于東方港灣的關注和投資建議的思考,以及對于英偉達季報業績的關注。
NO.6 西藏珠峰就公告出現多處錯字致歉
西藏珠峰(SH600338,股價8.83元,市值80.72億元):就公司4月19日公告出現多處錯字,西藏珠峰4月25日發布公告致歉:將加強信息披露編制及復核校對工作。西藏珠峰表示,主要原因系公司工作人員直接拷貝了PDF文件的文字而未進行仔細檢查復核。4月25日,上交所對西藏珠峰及董秘胡晗東予以監管警示。西藏證監局也發布警示函稱,公告存多個錯字,信息披露內控流于形式。
點評:公司應加強內部流程和審核,確保信息準確性和透明度。
NO.7 華泰證券擬出售超百億海外資產
華泰證券(SH601688,股價13.31元,市值1202億元):4月25日晚間,華泰證券公告稱,擬出售所持有美國控股子公司AssetMark全部股權,每股對價為35.25美元,華泰證券預計將獲得約17.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億元)現金。根據現行可得財務資料,公司2024年從本次交易中實現的收益(合并報表稅前口徑)預計約為7.957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億元)。
NO.8 農夫山泉低調推出“綠瓶”純凈水
農夫山泉(HK09633,股價44.8港元,市值5038億港元):近日,農夫山泉生產的純凈水新品“小綠瓶”宣傳圖在網上流傳。4月25日,有農夫山泉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陸續在線下先鋪貨,后續(線上線下)也都會上市。”另一位農夫山泉的工作人員則向記者介紹,綠瓶裝純凈水的規格為550ml,零售價為2元/瓶,“現在可以預定,預計這兩天就可以到貨。”(澎湃新聞)
點評:農夫山泉推出新產品顯示了公司在市場擴張和產品創新上的努力。
NO.9 美股重點公司財報
谷歌(GOOGL,股價156美元,市值19395億美元):母公司Alphabet第一財季營收805.4億美元,分析師預期790.4億美元;第一財季經營利潤254.7億美元,分析師預期224億美元。谷歌美股盤后漲超15%,市值增加近3000億美元。
英特爾(INTC,股價35.11美元,市值1495億美元):第一財季營收127.2億美元,分析師預期127.1億美元;第一財季調整后每股收益0.18美元,分析師預期0.13美元;預計第二財季營收125億美元至135億美元,分析師預期136.3億美元。英特爾美股盤后跌超5%。
微軟(MSFT,股價399.04美元,市值29650億美元):第三財季營收619億美元,分析師預期608.7億美元;第三財季每股收益2.94美元,分析師預期2.83美元。微軟美股盤后漲超5%。
Snap(SNAP,股價11.405美元,市值188億美元):第一財季營收11.9億美元,分析師預期11.2億美元;第一財季日活躍用戶4.2億,分析師預期4.2億;預計第二財季營收12.3億-12.6億美元,分析師預期12.1億美元。Snap美股盤后漲超30%。
NO.10 蘋果開源大模型OpenELM來了
蘋果(AAPL,股價169.89美元,市值26234億美元):據VentureBeat報道,蘋果近日在AI代碼社區Hugging Face上發布了OpenELM大模型。這是一個由不同參數大小構成的一系列開源大型語言模型,可運行在端側設備上。可能用在下一代iPhone上。據了解,該系列模型包含2.7億、4.5億、11億和30億共4個不同參數版本。基于較小的參數量,這些模型可在端側設備上獨立運行,而不必連接云端服務器。具體而言,其一共包括4個預訓練模型和4個指令調優模型。這些模型可運行在筆記本電腦甚至智能手機上,蘋果舉例稱,其中一臺是配備M2 Max芯片、64GB RAM,運行macOS 14.4.1的MacBook Pro。(界面)
點評:這可能會對蘋果的競爭力和市場表現產生積極影響。
4月25日,北向資金凈買入3.50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9.21億元,深股通凈賣出5.71億元。北向資金成交活躍個股榜單中,凈買入個股共10只,金額最多的是招商銀行(600036.SH,收盤價:34.4元),凈買入6.615億元;凈賣出個股共10只,金額最多的是美的集團(000333.SZ,收盤價:68.24元),凈賣出2.895億元。
4月25日,南向資金凈買入18.80億港元。南向資金成交活躍個股榜單中,凈買入個股共8只,金額最多的是中國銀行(3988.HK,收盤價:3.49港元),凈買入5.237億港元;凈賣出個股共5只,金額最多的是美團-W(3690.HK,收盤價:111.5港元),凈賣出7.958億港元。
銀河證券:未來通用AI大模型領域可能會更加集中在頭部廠商,更多廠商需要向行業專業化轉型,尋求賦能行業以及終端應用突破,垂直類AI大模型、端側AI大模型將是未來主戰場,市場空間廣闊。建議關注:科大訊飛、昆侖萬維、拓維信息等。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張楊運 王曉波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