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08 12:55:32
每經編輯 程鵬
“新車剛出交付中心就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
據@百姓關注5月7日報道,近日,福建廈門車主溫先生駕駛剛提的小米SU7汽車行駛39公里就發生了故障,被迫退車。溫先生稱,車輛發生故障后他希望換一臺新車,但交付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無法維修和換新。
5月7日,小米汽車客服人員回應記者稱,他們正在和溫先生協商退款事宜。無法立刻換新車的原因主要是正在生產的車輛和現車都有了指定的車主。記者注意到,溫先生6日的發文顯示,小米方面表示可以承擔用戶因退車產生的損失。
開了39公里又拖回交付中心
據瀟湘晨報5月7日報道,5月6日,福建廈門,溫先生在社交平臺發視頻吐槽稱,自己購買的小米SU7新車剛出4S店就拋錨故障在高速,前后駕駛39公里,又要拖車回去交付中心。
據其發布的視頻顯示,一臺小米SU7靠邊停泊在路邊,車前大燈忽明忽暗。拍攝者走進車內察看,屏示系統隨即提醒:“車輛即將關閉,請安全靠邊停車,聯系線上服務中心”。鏡頭轉移,字跡跳動一次后又提醒:“驅動系統故障,無法換擋。”
畫外音中,溫先生低聲嘆道:“剛提的小米,才開39公里,這個車是不是拋錨了?”
7日下午,小米汽車廈門市翔安區翔安交付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確實收到了溫先生的投訴,售后這邊正在處理中,目前還不能確定是不是車輛故障。
至于后續是“退款”還是“退車重排”,該名工作人員表示,具體還要等官方的通知。
記者注意到,溫先生已將社交賬號的昵稱改為了“最衰小米SU7車主”。5月6日,他在平臺發布了一則與小米售后的溝通對話。
對方稱,經過內部核實,這臺車的故障原因需要回廠做進一步分析,暫時無法維修。經過內部核準,為保障用戶的用車品質,計劃將該車走退車流程處理。同時售后人員承諾,因為退車而產生的用戶費用損失,小米可以承擔。
但是溫先生不愿意接受,他堅持:“要的是車,不是退車,不想重新下單排產。”
記者從溫先生社交賬號看到,就在5月4日提車前一天,他剛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條喜提新車的消息,配文寫著:“全網都在提車,終于輪到我了。”
交付中心的上述工作人員稱,這輛車,溫先生等了一個月。
小米汽車“萬事開頭難”
SU7是小米官方上市的第一款汽車產品,自3月28日上市以來,小米汽車可謂備受矚目。
官方最新數據透露,自4月3日開啟正式交付以來,小米汽車在28天時間里完成交付7058輛,截至4月30日24時,小米首款車型SU7鎖單量88063輛,其中女性購車占比28%、BBA車主占比29%,蘋果用戶占比達52.5%。4月29日,小米量產的第10000輛整車正式下線。
在取得了不斐成績的同時,也不乏質疑之聲。據財聯社此前報道,小米汽車也因種種問題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未交付就掉漆、保費堪比50萬油車、因剎車片面積問題遭質疑……
據報道,4月4日,廣東深圳一網友發文稱購買小米SU7創始版汽車,還未交付車已掉漆。7日,當事人介紹,車到了被告知運輸過程中發生磕碰車前蓋掉了一塊漆,只能補好漆賠償5000積分后正常交付。當事人拒絕后,對方提出賠最高20000積分的解決方案,不支持更換新車,退車定金也沒法退。
關于小米SU7保費和50多萬元燃油車保費接近問題,4月6日,小米汽車稱,新能源車和燃油車商業險條款不同,新能源車商業險專屬條款既為“三電”系統提供保障,又全面涵蓋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場景,還根據新車/舊車、品牌、車型、上戶類型、險種、保額等因素綜合計算,保費價格不盡相同,不能簡單通過車價進行比較。
4月11日,小米汽車又因剎車片面積問題遭到了公眾質疑。小米汽車方面解釋稱,這是由于在對比數據時,錯誤地將某一款高端車型的剎車片面積與小米汽車的標準配置進行了對比。實際上,小米汽車在設計時,已經充分考慮了剎車性能和安全因素,剎車片面積符合行業標準和法規要求。
此外,小米汽車與“友商”也摩擦不斷。4月8日智己L6上市發布會,因智己團隊錯誤標注小米 SU7 MAX的一處重要參數,小米當晚連發三文反駁智己,對自己的技術配置做澄清。4月11日,針對“小米SU7原裝手機支架”,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董事長余承東笑稱:“一開始想不明白為什么現在有些車還要用手機支架,但后來想明白了,是因為他們的車機導航不好用,需要用手機導航。”4月16日,一位極越汽車員工,自曝在購買了小米SU7創始版后,被原公司強制辭退,原因是違反了競業協議。
雷軍此前在社交媒體上坦言“壓力很大”。
截至5月6日,“小米SU7答網友”問已更新至三十九集。對于小米汽車不斷更新的回應,有網友表示真變成連續劇了。
二級市場方面,5月8日,小米集團-W(1810)高開高走漲幅一度擴大接近7.7%,成交額超27億港元。股價升至2021年12月底以來盤中高位,當前并在恒生科技指數中領漲。截至發稿,股價報19.02港元,最新市值為4747億港元。
編輯|程鵬 杜恒峰
校對|王月龍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瀟湘晨報(記者:孫慶云)、財聯社、微博、公開信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