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0 17:39:12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之首。作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發展新質生產力正在成為城市新一輪競爭中搶占戰略制高點的關鍵。
深圳的新能源汽車、合肥的新型顯示、上海張江的創新藥……當前,各地在新質生產力賽道上,正爭相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在成都彭州,以工業無人機引領的低空經濟正在迅速崛起。這里不僅擁有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還落地了全國首個無人機適航公共服務平臺,其中試驗基地已吸引近百家無人機企業入駐。成都打造“工業無人機第一城”的宏偉藍圖正在此徐徐展開。
優質的營商環境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沃土。彭州“新”力量的涌現背后,是營商環境的向“新”而行。精準優化創新的政企服務,不斷提升的項目審批效能,都為彭州在新質生產力的區域競爭中搶占了先機。
成都西北,龍門山深處,新質之力春潮涌動。
今年4月,2024西部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大會在位于成都彭州市的“天空之眼”無人機試飛基地召開,吸引全國近百家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參會參展。會上,湔江實驗室正式啟動,標志著全國首個無人機適航公共服務平臺在彭州落地。
低空經濟是指在3000米以下空域內,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多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形態。無人機產業作為低空經濟的主導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彭州打造的“天空之眼”無人機試飛基地于2022年獲批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2023年成為無人機測試試飛專用空域。
國內工業無人機首家上市公司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縱橫股份),正是該基地入駐企業之一。“近年來,公司每年在‘天空之眼’基地進行大概1500架次的飛行,目前累計已完成6000架次飛行。”縱橫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縱橫股份是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的首創者和行業引領者,在該領域市場份額超過50%,占有率全國第一。
工業無人機要發展,關鍵是要能飛起來,因此空域審批至關重要。在縱橫股份看來,與其他大多數通航產業園內無人機需要和有人機共享空域,導致飛行時間不穩定、飛行需求難滿足的情況不同,彭州“天空之眼”試飛基地在低空經濟領域提早布局,最大優勢是打造了海拔高度1200米的無人機專用飛行空域,可以滿足企業常態化試飛需求。
彭州良好的營商環境,讓縱橫股份能夠輕裝前行,振翅高飛。“縱橫股份自2019年入駐彭州開展無人機飛行測試等相關業務,從入駐開始的場地選擇、基地建設運營、日常保障、空域申請保障、周邊關系協調等相關事宜都得到了彭州市行政審批局等相關部門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務,極大地促進了公司業務的有序高效開展。”縱橫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天空之眼”無人機試飛基地已吸引西安羚控、縱橫股份、中科靈動等90余家工業無人機企業與無人機管制技術企業入駐。通過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企業申請試飛的審批時效由原來的7個工作日縮減至起飛前1小時報備,效率大大提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26日,基地內已完成無人機飛行14958架次,飛行時長共計4826.3小時。
今年初,彭州市召開做優一流營商環境推進項目攻堅大會,提出打造全鏈發展的“無人機智慧谷”,彭州低空經濟產業高地在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創新中加速崛起。
重點項目建設是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天空之眼”上空每天超100架次無人機開展各類飛行任務的同時,彭州方圓140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還有逾百個工程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
作為項目建設的加速器,一流的營商環境是為企業、項目保駕護航的區域“軟實力”。
為推進高質量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今年以來,圍繞項目促建,彭州市行政審批局從企業開辦、項目立項、規劃建設、竣工投產四個階段,梳理出可能涉及該局的21項行政許可事項,并形成“重點項目保姆服務對接模板”,建立“項目專班+項目服務專員”“一對一”對口聯系臺賬。同時,針對項目建設的立項、用地、規劃、施工、竣工五個維度,聚焦堵點難點,梳理不利于項目多投快建的審批“門檻”,深化“審批豁免清單”“交地即交證”“工程建設項目告知承諾制”等工作,大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今年2月,位于彭州天府中藥城的濟生堂藥業中成藥擴建項目,就見證了項目審批的“彭州速度”。企業在1月29日剛通過招標確定施工單位,而在僅僅一周后的2月7日,“施工許可證”已經送達企業手中。
“在跟進項目過程中,我們在未接到企業辦理申請時,就安排專人‘手把手’全程協助辦理項目,積極推行‘前期介入+告知承諾+并聯審批+容缺受理’模式,開展模擬審批,聯合規劃、國土、建設、圖審等部門同步審查。”彭州市行政審批局規劃建設審批科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的主動服務避免了以往多頭受理、多次審批對企業造成的負擔,有效降低辦事成本。“在企業提交申請后,我們一個工作日即辦理完成施工許可證,至少幫企業節省了1個月時間。”
此外,彭州市行政審批局還針對重大項目開通綠色通道,創新開展“流動審批窗口到企業”“送證上門”“云踏勘”等服務。彭州市行政審批局規劃建設審批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彭州今年已為某型航空發動機維修線建設項目、華能彭州水電解制氫科技創新項目等13個重點項目辦理了施工許可證。
今年5月,《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2024年工作要點》印發,全新的“路線圖”中,低空經濟、氫能成為了成都新增的兩條重點產業鏈。
這也是彭州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全新機遇。
事實上,在彭州,“風頭正勁”的不止有低空經濟,氫能同樣是其拳頭產業。近年來,成都積極布局新型儲能新賽道,推動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發展,打造中國“綠氫之都”。其中,位于彭州的四川省最大氫源制備基地——成都氫谷,是成都規劃布局的唯一“氫源城”,目前氫氣年產量達18萬噸,已集聚艾爾普、空氣化工等頭部企業,涵蓋氫源制備、氫能儲運及加注等領域,目標到2025年,氫能全產業鏈產值突破50億元。
低空經濟、氫能等新興產業的風起云涌,吸引著越來越多企業入局和布局,也意味著企業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新的問題和挑戰。如何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優質的營商環境依然是重中之重。
為此,彭州市于去年11月正式推出四川省首個縣市級經濟網格企業服務平臺,為全市7.7萬戶市場主體提供智能化、精準化、個性化惠企服務。該舉措通過將彭州全市市場主體按照經營地址納入所屬經濟網格,劃分15個一級網格、76個二級網格,配備經濟網格員470余名,為市場主體和企業家提供7×24小時一站式服務,有效解決企業知曉政策信息不及時、爭取政策要找人等問題。
例如,在惠企政策“高效兌現”“免申即享”方面,彭州市發改局、行政審批局會同相關部門推動財政獎補資金精準直達企業賬戶;通過全面推行“網格+網絡”模式,企業按需呼叫,經濟網格及時響應,網格員即可為企業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
據悉,截至今年2月,通過經濟網格企業服務平臺,彭州市各級部門已累計開展線下走訪3000余次,收集企業訴求533個,辦結395個。
作為全國營商環境百佳示范縣(市)、城市營商環境創新縣(市),彭州市以經濟網格服務賦能營商環境優化,創新服務體系、服務模式、服務方式,為彭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隨著低空經濟、氫能在此找到合適的“生長土壤”,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也將更加“彭”湃。
文/張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