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8 16:24:58
每經記者|徐肖逍 每經編輯|梁梟
生態環境部將出臺4項促進新質生產力政策文件
據人民網6月27日報道,生態環境部將出臺《加快推動排放標準制修訂工作方案(2024—2027)》《規范廢棄設備及消費品回收利用處理環境監管工作方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管理暫行規定》《生態環境部貫徹落實〈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實施方案》等4項生態環境領域促進新質生產力“1+N”政策體系相關文件。
點評:這四項文件構成了一個系統性的生態環境管理框架,涵蓋了排放標準、廢棄設備及消費品回收利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等多個方面,體現了全面性和協調性。政策體系中的“1+N”模式,旨在通過生態環境保護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實現綠色增長。
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支持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等下鄉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6月24日消息,為培育和壯大消費新增長點,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了《關于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的通知。通知包括六方面重點任務:培育餐飲消費新場景、培育文旅體育消費新場景、培育購物消費新場景、培育大宗商品消費新場景、培育健康養老托育消費新場景、培育社區消費新場景。其中,在培育社區消費新場景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等下鄉。
點評:這些措施是中國政府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推動綠色發展和技術創新而采取的重要步驟。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有望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國家能源局: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將正式啟用
6月26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啟用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的公告。為切實提升綠證核發效率,推動綠證核發全覆蓋,定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啟用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
點評:啟用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將提高綠證的核發效率,有助于簡化流程,減少行政成本,加快綠證的發放速度。綠證交易系統的建立將促進綠證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為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提供了一種新的激勵機制,有助于推動綠色能源的市場化和商業化。
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米娜·穆罕默德為推動綠色轉型發聲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近日,在達沃斯論壇上,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米娜·穆罕默德表示:“目前全人類真正需要努力做的一件事是推動綠色轉型。”她認為,這需要政府、企業和全社會共同全力以赴,將全球平均溫度升高控制在1.5℃以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點評:阿米娜·穆罕默德的發言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于氣候變化問題的共同關切,以及對于采取行動以控制全球溫度上升的共識。強調政府、企業和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表明綠色轉型是一個需要多部門、多層次合作的全球性任務。
廣東推出首個氫能高速項目
據證券時報報道,近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印發《廣東省廣湛氫能高速示范項目實施方案》提出,2024年底前,初步形成廣湛高速沿線與珠三角地區氫能冷鏈物流網絡。據悉,這是廣東省推出的首個氫能高速項目,也是全國首份省級氫能高速實施方案。
點評:作為全國首個省級氫能高速實施方案,該項目不僅對廣東省,而且對全國其他地區都具有示范作用,有助于推廣氫能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該方案有望進一步推動廣東省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加速氫能產業的發展,促進相關產業鏈的成熟和完善。
上海:實施綠色低碳供應鏈升級計劃,支持建設零碳工廠和零碳園區
據上觀新聞6月26日報道,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上海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實施綠色低碳供應鏈升級計劃,支持建設零碳工廠和零碳園區。建設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和工業碳管理公共平臺,建立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和評價認證體系,發布綠色低碳技術產品目錄。鼓勵企業對接國際規則開發綠色產品,開展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評價,支持將產品碳足跡核算作為綠色金融服務的重要采信依據。
點評: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的《上海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方案》是一份具有前瞻性和實踐指導意義的文件,體現了上海在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積極探索。
丹麥將從2030年征收農業二氧化碳稅
據央視新聞報道,記者于當地時間6月24日獲悉,丹麥政府與參與談判的組織就農業二氧化碳稅達成協議。根據協議,從2030年開始的過渡期內,丹麥農民將為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支付120丹麥克朗(約合125人民幣)的稅;從2035年開始,將為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支付300丹麥克朗(約合313人民幣)的稅。
點評:丹麥政府的這一舉措顯示了其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通過經濟手段激勵農業部門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2035年開始提高稅收標準,也顯示丹麥政府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長期承諾和決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