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2 09:24:49
每經編輯|畢陸名
據央行網站22日消息,為優化公開市場操作機制,從即日起,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調整為固定利率、數量招標。同時,為進一步加強逆周期調節,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即日起,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調整為1.70%。
市場方面,銀行間債市10年國債收益率盤初降約3個基點,央行稍早調降公開市場七天期逆回購利率。
此外,據央行網站22日消息,為增加可交易債券規模,緩解債市供求壓力,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長期債券需求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參與機構,可申請階段性減免MLF質押品。
公開市場招標方式包括價格招標和數量招標,前者的中標價格由供需雙方博弈確定,理論上有不確定性,而后者的價格是給定的。以往央行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采用價格招標,雖然中標利率大部分時候維持不變,但仍需每日開展操作釋放明確的利率信號。考慮到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擔起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為增強政策利率的權威性,有效穩定市場預期,有必要將招標方式優化為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明示操作利率,這也是健全市場化利率調控機制的體現。
據中國證券報,除了招標方式調整,本次公開市場7天期回購操作利率還由前次的1.8%降至1.7%,是2023年8月以來首次調整。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7%,較一季度放緩,特別是居民消費恢復較為疲軟。央行此次果斷降息,展現了貨幣政策呵護經濟回升的決心,是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堅定不移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求的積極響應。專家表示,政策利率下調預計將通過金融市場逐步傳導至實體經濟,促進降低綜合融資成本,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打破長債收益率下行與預期轉弱的負向循環。
據證券時報,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行,并不代表長債收益率下行空間打開。央行此次下調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意在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熨平短期經濟波動;而中長期債券收益率反映的更多是長期經濟走勢,要采用跨周期的視角評估。
業內人士分析,本輪長債利率的持續下行,已經包含了對本次降息的預期,甚至有明顯超調,不代表著需要跟隨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行再繼續走低。實際上,當前長債利率過低,國外媒體也普遍關注到其中可能潛藏的風險;長債利率過低,也容易引發弱預期的自我實現,而我國經濟的基本面是長期向好的。央行此次降息有助于支持經濟回升向好,提振中長期經濟預期,也有助于帶動長端利率的回升。預計未來央行還將綜合施策,必要時借入并賣出國債,及時校正和阻斷債市風險累積,保持正常向上傾斜的收益率曲線。央行是有決心、有措施來穩定市場預期的。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行網站、證券時報、中國證券報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蔣啟明(攝影部)-中新社-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