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藥明康德二季度業績環比高增 在手訂單金額大幅增長加碼穩定預期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01 13:46:13

近日,藥明康德公布2024年上半年業績。財報顯示,公司第二季度環比增長明顯——實現營業收入92.59億元,環比增長16.0%;歸母凈利潤22.97億元,環比增長18.31%。業績回暖速度明顯加快。

截至報告期末,藥明康德在手訂單金額實現人民幣431.0億(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后),同比增長33.2%。結合在手訂單數量增幅,公司新增在手訂單“高價優質”,潛在業績拉動力充足。同時,TIDES業務(主要為寡核苷酸和多肽)保持高增長,有望深度分享多肽藥物市場紅利。

包括藥明康德在內,國內多家CXO企業上半年業績報喜。從市場環境看,今年上半年,生物科技融資總額達到700億美元,幾乎等同于2023年總和,疊加美股IPO市場持續復蘇,生物醫藥融資全鏈條得到修復,具備高效、高質量和強穩定性的CXO企業有望從本輪修復中率先獲益。

藥明康德二季度環比增勢明顯“高價優質”在手訂單增加

7月29日晚,被視為CXO行業風向標的藥明康德公布了半年業績。

在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同比微降的數據背后,這份半年報釋放出了不少利好信號。

首先是從單季度業績表現來看,藥明康德已經實現連續兩個季度經營凈利潤環比增長。尤其是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59億元,環比增長16.0%;歸母凈利潤22.97億元,環比增長18.31%;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3.84億元,環比增長17.44%;經調non-IFRS歸母凈利潤24.59億元,環比增長28.5%。業績向好勢頭明顯,且回暖速度明顯加快。

從上半年整體業績來看,公司維持穩健表現。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公司營收與上年同期持平,同時經營現金同比增長48.3%,大幅改善。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后,藥明康德在手訂單金額實現人民幣431.0億元,同比增長33.2%。在手訂單的同比增長不僅推高了藥明康德的當期業績,也為未來一段時期的業績提供了確定性。

而從公司的各個業務單元分析,報告期內,藥明康德的小分子藥物發現業務(R,Research)訂單數量同比增長7%,小分子工藝研發和生產(D和M,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訂單數量分別同比增長18%和20%。在手訂單數量同比增幅低于訂單金額增幅,這意味著,藥明康德的新增訂單以“高價高質”訂單為主,CXO龍頭低價搶市場的謠言不攻自破。

另一值得注意的亮點是,在全球藥物市場爆火的多肽類藥物帶來了新的增長機會。報告期內,公司TIDES業務(主要為寡核苷酸和多肽)保持高增長,業務收入達到20.8億元,同比強勁增長57.2%。截至6月末,TIDES在手訂單同比增長147%,TIDES D&M服務客戶數量達到151個,同比提升25%,服務分子數量達到288個,同比提升39%。

眼下,全球多肽類藥物競速火熱,藥明康德相關業務收入及數量強勁增長,印證客戶對公司服務效率、質量及穩定性的認可。今年1月,藥明康德將多肽固相合成反應釜總體積增加至32000L,在2022年水平基礎上增加逾4倍,有望進一步分享多肽藥物市場紅利。據公司預測,TIDES將成為公司未來重要的增長引擎,今年全年預計增長60%以上。

從上述具體數據來看,藥明康德已經回到回暖企穩的上升通道,在手訂單量價齊升印證市場顧慮逐步消散,公司核心價值回歸,在新興市場的亮眼表現有望尋找新增長點。

結合藥物安全性評價及SMO業務保持領先地位、新分子種類相關業務驅動增長、生物學平臺持續引流等優勢,藥明康德維持全年指引不變,預測實現全年收入383億至405億,自由現金流40億至50億,以及經調整non-IFRS歸母凈利潤保持與去年相當。這份半年業績也得到了投資機構的認可,信達證券、國金證券、華西證券等均給出買入評級。

生物醫藥市場融資信心修復 CXO行業增長動力長期存在

藥明康德的半年業績,疊加多家同業企業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釋放出CXO明顯回暖的信號。但也有投資者擔心,回暖只是“回光返照”。

近年來,脫鉤斷鏈、訂單流失及生物醫藥融資環境變化等諸多利空打擊將CXO行業及投資者們的信心“幾近清空”。從藥明康德半年報來看,《生物安全法案》等因素的確帶來了負面影響——ATU(主要涉及細胞與基因治療)業務產品要求特殊,客戶顧慮程度較高。受該擬議法案影響,新簽訂單不足,收入和利潤不及預期。

但結合CXO行業整體業務表現來看,前述負面因素的實際影響遠低于對市場情緒的影響。如藥明康德二季度化學業務訂單保持增長態勢,TIDES和小分子業務依然增長良好,主要原因是客戶對高質量合規產能需求保持增長。同時,藥明康德的海外市場在報告期內貢獻了可觀增幅,尤其是歐洲市場收入增長更加喜人,印證市場信心回歸。這一背景下,龍頭企業的韌性得到充分展現。

包括藥明康德在內,多家CXO企業也感受到了海外市場的恢復。

凱萊英就在公告中披露,2024年上半年新簽訂單同比增長超過20%,且第二季度較第一季度環比有較大幅度增長,其中來自歐美市場客戶訂單增速超過公司整體訂單增速水平。海外龍頭如IQVIA在今年二季度也創下了在手訂單的歷史新高,同時所有前瞻性指標都呈現增長趨勢。海外醫藥市場的復蘇趨勢得到交叉印證。

海外市場的修復,更多得益于其本身融資環境的風向變化。今年上半年,美國生物科技公司融資金額同比大幅增長72%。根據Jefferies最新一期醫藥融資數據來看,第二季度再融資實現了35%的同比增長。據行業媒體Endpoints News統計,今年上半年,至少有50家Biotech宣布了1億美元或以上融資。一旦美國市場在9月實現降息,生物醫藥市場融資有望進一步提升。

大額早期融資的成功離不開順暢的IPO與并購退出通道。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國區主管葛辰皓近期在公開演講中表示,今年美股IPO市場持續復蘇。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上半年,共有10家生物技術公司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涉及神經科學、腫瘤學、基因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

前述信號均顯示生物醫藥市場融資已逐漸恢復到美國加息前水平,但經歷融資變動后無論是Biotech還是Big Pharma將更審慎評估CXO質量,具有高效率、高質量和穩定性的CXO企業更易在本輪融資修復中首輪獲益。

從國內來看,數據顯示,相比于2023上半年,國內生物醫藥行業投融資趨勢整體有所復蘇,融資數量和融資金額分別同比增加2.7%和50.9%。疊加上海市最新出臺的《關于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創新醫藥賽道開始迎來暖意。長期來看,全球醫藥行業需求仍然旺盛,研發投入持續增加,CXO行業增長動力仍然存在。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藥明康德 創新藥 生物醫藥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韩三级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字幕2021 | 日本强奷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好吊妞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浓毛少妇毛茸茸 | 亚洲最新午夜福利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