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陜西搶跑氫能車萬億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2 18:17:15

每經記者 夏子博    每經編輯 張靜    

如果你有一輛氫能汽車,再安裝上ETC設備,10天后上陜西省內高速就不用掏錢了。

日前陜西宣布:9月1日起,對安裝使用ETC裝備的氫能車輛省內高速全額免費。陜西成為繼山東、四川、吉林之后,第4個發布減免高速公路通行費的省份,也是唯一減免3年的省份,力度最大。

陜西布局氫能時間已經不短,2022年發布三大政策文件,在榆林成立省屬國企專攻氫能;舉辦中國(西部)氫能大會,簽約項目48個,總投資額332.8億......頂層重視、資金流入,陜西氫能車,是否要像電動車一樣“忽如一夜春風來”?

主要為本地企業減負

氫能車,雖然在網上聊得火熱,但線下卻是難得一見的稀罕物。

相信不少人還沒見過氫能車在路上跑,就算自己想買一輛“支持”氫能車發展,也鮮少有這種渠道,風頭,似乎都屬于電動車。

想見到氫能車確實不容易,就拿陜西省來說,氫能車主要是商用車(重卡等車型),進行商業運輸用途,數量不多,運營路線也相對固定,主要是榆林-延安-西安與西安-渭南-韓城兩條城際氫能廊道,在貼近大眾消費的乘用車領域基本屬于空白。

因此,從9月1日起執行3年的氫能車輛陜西省內高速免費政策,主要針對的是陜西省內,在城際氫能廊道運營的氫能商用車,和乘用車關系不大。

此前,高運營成本一直是制約氫能商業車發展的痛點,高速費用算其中大頭。

中汽中心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的測算顯示,若減免全部高速通行費,一臺49噸的燃料電池汽車單位運輸成本可降低25%。據此前報道,高速路費目前在氫能商用車的運營成本中占比可達1/3,在不考慮補貼情況下,氫能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明顯高于同規格燃油重卡。

圖片來源:VCG41N1270477465

“算上燃料電池汽車的相關補貼,免收高速費后的氫能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將會更低,相對燃油重卡已具備一定經濟性。”業內人士認為。

但需注意,這里講的是“全部高速通行費”,而陜西是免除省內高速費,在《陜西省促進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差異化收費僅包括“通行我省境內路段,且出入口均在我省境內”。目的主要為在省內城際氫能廊道運營的本地企業減負。

全國范圍,實行氫能車輛免高速費用的仍是少數,今年2月,山東省率先發布《關于對氫能車輛暫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費的通知》,隨后四川、內蒙古鄂爾多斯、吉林等地發布同類政策。

記者注意到,陜西在2022年8月《陜西省促進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就早有提及對氫能汽車高速費實施差異化收費。該《政策》內還提到:支持設立氫能產業相關基金,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為我省氫能產業鏈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對于先進氫能產業項目,優先列入省、市重點項目計劃,市、縣政府負責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用地指標,并予以優先保障。

氫能車誰買單

政策密集加持下,氫能車能否像電動車一樣“忽如一夜春風來”?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銷分別完成2773輛和2644輛,累計同比增長11.1%和9.7%。而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達492.9萬輛和494.4萬輛,同比增速分別為30.1%和32%,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不到其千分之一。

拉長時間看,中汽協數據,2015年至2024年上半年,全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銷量只有2萬多輛,2023年產銷量分別為5631輛和5791輛,實在難言暢銷。

消費者對氫燃料汽車不買單,首先原因就是“貴”。

據第一財經報道,廣州某公司生產的氫燃料電池渣土車,每輛成本是同等噸位柴油渣土車的兩倍之多。以31噸氫燃料電池渣土車為例,造價120萬元,即便扣除政策資金補貼的33萬元,其成本依舊比同樣類型的柴油車高出二三十萬元。

后續運營成本同樣不具優勢,特斯拉CEO馬斯克曾算過賬,要產生1公斤氫氣,我們需要耗費55度的電量,把這1公斤氫氣裝到車子上,大約能行駛80公里。但如果我們用這55度電直接驅動車子,那么續航里程將超過400公里。

除了貴之外,還有很多復雜原因。例如,氫氣價格的高昂和供應的不穩定性,相比其他燃料需要更高的安全技術和設備保障,需要頻繁維修和更換,成本相應增加。

根據西部網統計,目前陜西省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205輛,其中重卡175輛,客車30輛,已有5條重卡“短倒運輸”示范線共78輛氫燃料電池重卡投入試運行。

圖片來源:咸陽日報

與電動車與充電站的關系一樣,氫能車也離不開加氫站。

但這里面的問題同樣突出:從經濟層面講,一個加氫站的成本,大致是一個加油站的十倍,和充電站更不能比,疊加在營率、負荷率低、外供氫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導致加氫站“加一槍虧一槍”;

從安全角度講,加氫站對周邊環境要求比加油站更高,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安插一個加氫站進去,可能需要拆遷周圍的房屋,這個成本能否承受?因此,加氫站基本上只能建在固定路線中郊區、化工園區,僅服務于示范車輛而非日常運行車輛。

今年1月,曾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陜西已建成4座加氫站,主要是向封閉運營的重卡、公交車等提供加氫,不對外開放。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省已建成并試投運加氫站4座,加氫能力3.2噸/天,在建加氫站1座。

與高速免費同時,陜西省提出,自2024年9月1日起,對本省在高速公路上建設的日加氫能力500公斤以上的固定式加氫站,按建設實際投資(不含土地成本)的30%對加氫站投資主體進行補貼,單站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政策同樣持續三年。

陜西氫能版圖

氫能,無污染、高效率,被稱為人類的“終極能源”,但上述種種問題,又讓其汽車能源化可望而難以觸及,仍是一片廣闊的藍海。

陜西從2022年開始重視氫能,且目標明確,根據《陜西省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到2024年全省力爭推廣示范燃料電池汽車累計超5000輛、氫能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以上、建成投運加氫站50座以上、形成3萬噸/年高純氫產能。

據《陜西省“十四五”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全省建成投運加氫站100座左右,力爭推廣各型燃料電池汽車1萬輛左右,全產業鏈規模達1000億元以上。

陜西的優勢主要來自兩個地方,一個是榆林,一個是西安。

陜西省,尤其是陜北地區,現有大量的燃油、燃氣卡車從事能源化工產品運輸,特有的高寒、重載的“短倒運輸”是燃料電池重卡的理想應用場景,以燃料電池重卡置換燃油、燃氣卡車,為氫能汽車提供了應用商機。大量的能源、化工副產氫也能降低氫氣成本,據規劃,陜西兩百公里內終端用氫成本低于35元/公斤。

圖片來源:陜西省“十四五”氫能產業發展規劃

氫能的先天稟賦,讓榆林迎來了首個省屬企業落地,2022年底,陜西氫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氫能”),注冊資本金22.83億元,背后股東幾乎囊括陜西所有大型能源國企,包括陜煤、陜汽、延長石油、陜有色等,圍繞氫能將形成2800億元的投資規模,目標是“努力為陜西傳統能化產業升級和綠色低碳轉型探索出一條新路”。最近,這家國企投資活動頻頻,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

政策設計上,8月14日,榆林發布《榆林市打造氫能產業示范區若干政策(修訂)》從8個方面提出了全方位的支持政策,力求徹底打通榆林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堵點難點,在投資、綠氫銷售、購置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等方面給出大額政策補貼。

相比榆林的應用場景、政策補貼優勢,西安則提出要打造“全國氫能科創之都”。

根據《西安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5年)(征求意見稿)》,將依托西安豐富的高校與科研院所資源,聚焦氫能領域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進行突破,并依托隆基氫能、華秦新能源、西部材料、德創未來等企業和科研院所,大力發展氫能裝備、燃料電池及關鍵材料研發與制造,以此發力氫能產業高端領域。

其中西咸新區涇河新城值得關注,根據管委會消息,目前涇河新城引入及培育已落地氫能企業32家,數量約占陜西省20%、西安市40%,初步形成“制—儲—加—用”的氫能全產業鏈。

可惜的一點是,陜汽旗下、位于涇河新城的德創未來氫燃料電池車訂單已超過1000輛,但主要在上海、北京、榆林等城市,在西安本地暫未有投運。

西安在規劃中也提及,相比陜北,西安本地氫源有限,能源需求較少,發展氫能自發動力不足,缺少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重大項目;優質創新資源在技術流動和落地轉化等方面存在突出短板,多數高校科研成果未能實現本地產業化,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封面圖片來源:VCG41N127047746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氫能 陜西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色国产观看在线另类 |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欧美精品剧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专区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日本一道久久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