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09 13:29:27
每經編輯|段煉
9月9日,“公司訂51份黃燜雞米飯超20人中毒”沖上微博熱搜第一。
據貴州電視臺百姓關注,9月8日,河南省鄭州市王女士自述公司訂餐楊銘宇黃燜雞米飯(綠地新都會店),員工就餐后半數人員出現身體不適,多人就醫后被診斷為食物中毒,當地衛健委已介入。
對此,該店店長回應稱已報警,如有責任會承擔。
訂單51份超20人食物中毒?
此前曾多次被曝食品安全問題
王女士稱,午餐都是由公司統一預定,5號中午就餐當天晚上就有員工身體不適,當時訂了51份餐,目前公司已有超20人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嘔吐、腹瀉等癥狀,已有6人住院治療。
多位員工診斷證明書顯示,診斷結果為“食物中毒”。王女士稱,事后店方只愿意賠償900多元餐費,醫院已上報衛健委,正在等待調查結果。
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店長稱,具體情況不像網上說的那樣,他們已報警,在等相關部門檢測結果,若確實是他們的責任會承擔,但如果沒有問題會讓對方下架相關視頻。
網友評論:
據齊魯壹點,楊銘宇公司成立于2011年,旗下品牌“楊銘宇黃燜雞”作為黃燜雞米飯的創始品牌,將一道傳統魯菜演繹成爆款,讓一只雞的傳說火遍全球。品牌創始人楊曉路先生秉承初心,為打造百年餐飲品牌躬體力行。
此后,楊銘宇黃燜雞逐漸成為全國聞名的快餐、預制菜巨頭,公司十余年間在全國200個城市開出6000余家店,加盟店遍布全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在美國、加拿大等海外市場累計100余家店。品牌成立十余年間更是斬獲餐飲行業眾多權威獎項,通過美國FDA食品藥品管理局認證,楊銘宇餐飲管理公司起草并制定了黃燜雞米飯行業標準,黃燜雞米飯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2021年董事長楊曉路先生被評選為“了不起的山東人”榮譽稱號。
曾多次陷入食品安全風波
這并不是楊銘宇黃燜雞第一次陷入食品安全風波。
據新黃河,就在今年7月,一男子爆料稱自己點了一份外賣,吃的過程中在餐盒中發現一整只“燉爛”的死老鼠。據他介紹,這份外賣來自成都楊銘宇黃燜雞米飯(銀泰城店)。發現異常后,該男子與商家反映,同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舉報。據此前媒體報道,男子已與商家達成和解,和解后他已將老鼠扔掉。
圖片來源:新黃河
7月16日,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創始人、濟南楊銘宇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路告訴新黃河記者,針對此事,目前當地警方和市場監管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涉事門店停業整頓,公司總部已安排相關工作人員趕往當地進行處理,全國范圍內門店也在開展自查自糾。
據北京消協,2023年5月,豐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日常檢查中發現,部分餐飲服務企業存在食品安全問題,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通報中就包含楊銘宇黃燜雞飯。
通報顯示,北京漫雨時光餐飲文化中心(招牌:楊銘宇黃燜雞米飯;經營地址:北京市昌平區昌平鎮東關商貿樓10號1至3層內一層)后廚環境不衛生。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款第十三項的規定,給予警告的行政處罰,并責令整改。同時依據《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停止該單位在訂餐平臺的線上經營活動。
2023年2月23日,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牡丹江市東安區楊銘宇黃燜雞米飯江南華府店使用不合格餐飲具風險控制措施和核查處置工作情況的通告。
經牡丹江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檢驗,牡丹江市東安區楊銘宇黃燜雞米飯江南華府店使用的大餐碗(生產日期2022-9-16)不合格,不合格檢驗項目為大腸菌群、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小餐碗(生產日期2022-9-16)不合格,不合格檢驗項目為大腸菌群、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
牡丹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牡丹江市東安區楊銘宇黃燜雞米飯江南華府店進行了立案調查。牡丹江市東安區楊銘宇黃燜雞米飯江南華府店使用不合格大餐碗、小餐碗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進行處罰(行政處罰決定書編號:牡市監處字【2022】335號)。
更早之前,楊銘宇黃燜雞還被曝出過使用“僵尸肉”(超長時間冷凍的進口凍肉),加工地點在偏僻的廢棄工廠。
此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不少涉及楊銘宇黃燜雞的投訴信息。
編輯|段煉 易啟江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貴州電視臺百姓關注、齊魯壹點、新黃河、北京消協、牡丹江政府網站、新華網、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