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18 17:16:31
◎亨斯邁聚氨酯亞太區總裁潘律民表示:“盡管現在消費市場出現消費分化等情況,但越是在這種時候,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越是在持續提升的。基于這樣的消費訴求,我們也看到了更多的機會點。”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文多
全球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石化行業產業鏈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作為大宗產品,石化行業往往呈現周期性行情。因此,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尋找更穩定的價值鏈,成為不少上游化工企業轉型的方向。
全球特殊化學品企業亨斯邁集團,旗下擁有聚氨酯、功能產品和先進材料三大事業部,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近日,在2024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上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采訪時,亨斯邁聚氨酯亞太區總裁潘律民向記者分析了當前行業發展趨勢、終端消費需求變化以及亨斯邁的戰略轉型路徑。
NBD: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挑戰,2024年化工行業開工率整體較為疲軟,您怎么看當前行業的發展趨勢和變化?
潘律民:中國的競爭速度,大約是全世界平均速度的3倍。一個產品從上市開始的整個生命周期中,中國產品迭代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在如此快的迭代之下,當前化工行業競爭日益加劇,關于如何在“內卷”的競爭中保持自己的競爭力,我有兩點思考。
其一,作為上游生產商、供應商,(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更有效率的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制造成本,實現降本增效;
其二,加大在產業鏈下游的布局,從上游向產業鏈下游布局,也是我們的一條路徑。如何在下游布局產品時,創造更多價值,找到終端價值鏈,也是一個發展新路徑。
NBD:上游企業向下游布局,亨斯邁目前有沒有比較專注的幾個領域?
潘律民:石化行業是一個周期性比較強的行業。順周期發展時,企業效益好,而一旦進入低迷期,整體業績也會回落。而我們從上游向下游產業鏈布局,企業收益的波動性整體較小,可以獲得相對均衡、可持續的收益。
近年來,亨斯邁全面鏈接產業鏈,致力于化工行業的產業鏈重構,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以亨斯邁聚氨酯事業部為例,推出基于循環經濟的聚氨酯四大可持續創新解決方案,在綠色紡織、食品保鮮、節能建筑和低碳出行四大領域開展可持續創新的探索。
NBD:全球主要的一些消費市場,在這兩年面臨一定的經濟壓力,消費者也更加注重性價比,化工品作為很多消費品的原材料,從亨斯邁聚焦的聚氨酯行業來看,這兩年的發展呈現了怎樣的特征?
潘律民:在當前經濟整體承壓的大環境下,消費者越來越注重“質價比”。化工產品為消費者的衣食住行提供最基礎的原材料。以“衣”為例,如今大家越來越注重健康,戶外需求強勁,催生了不少戶外服飾品牌的爆發。我們發現,這兩年備受消費者歡迎的運動服飾對氨綸等面料的需求增長較快。不過,從趨勢來看,對比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當前氨綸在我國服裝行業中的應用占比仍然不高,預計行業未來對氨綸等面料的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
所以盡管現在消費市場出現消費分化等情況,但越是在這種時候,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越是在持續提升的。基于這樣的消費訴求,我們也看到了更多的機會點。其次,如何利用創新驅動,推動可持續發展,在產品的整個生態鏈、價值鏈中,實現提質增效,也是未來的一大趨勢。
NBD:亨斯邁作為全球化企業,于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當前中國企業也紛紛“出海”,從全球化企業角度來看,怎么看當前中國企業“出海”?
潘律民:的確,當前中國企業出海已成趨勢。亨斯邁的客戶覆蓋交通運輸、家居生活、能源等領域。以我們的汽車客戶來說,以前國外汽車品牌進入中國,我們會跟著這些歐美汽車品牌進入中國,觸達中國市場。而現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強勁,我們會跟著不少國內的新能源品牌一道去國外拓展市場。基于我們全球化企業的優勢,我們也可以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一些海外市場連接和全球化經驗分享。
此外,就化工市場而言,當前中國在合成聚氨酯等細分化工品市場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當前中國化工企業也在走出去,將在全球化工產業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亨斯邁期待與更多中國企業合作,繼續致力于推動行業變革,以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為全球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