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川渝“求同存異”振興川劇 人大加強監督促條例實施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19 16:51:51

雒樹剛指出,川劇協同立法不僅給全國“帶了好頭”,同時在立法思路上突出“求同存異”,主要內容、體例結構上基本保持一致,個別表述基于實際情況小有差異,也是開先河之舉。他建議兩地人大加大實施力度,開展各種形式法律監督,確保條例落地見效。

每經記者 余蕊均    每經編輯 楊歡

Nrcqtizlbr1726731453035.thumb_head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余蕊均 攝

一邊是動輒上千元仍然“秒光”的演唱會門票,一邊是票價幾十元仍無人問津的川劇演出。近年來,盡管試(視)聽體驗愈發受消費者青睞,市場反應“冷熱不均”折射出川劇面臨的困境。

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是川渝地區共同的文化名片,推動川劇振興發展,兩地再度攜手——《四川省川劇保護傳承條例》與《重慶市川劇保護傳承條例》于9月1日同步施行,這是全國首次在文化領域開展的省際實體性協同立法。

“這次川渝協同立法,給了我們很多啟示。”9月18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雒樹剛在川劇保護傳承條例實施座談會上表示,我國很多地方戲都是并存于多個省區市,要發揮“保護合力”就必須考慮協同立法。

雒樹剛指出,川劇協同立法不僅給全國“帶了好頭”,同時在立法思路上突出“求同存異”,主要內容、體例結構上基本保持一致,個別表述基于實際情況小有差異,也是開先河之舉。他建議兩地人大加大實施力度,開展各種形式法律監督,確保條例落地見效。

川劇院團迎來“及時雨”

在有法可依的環境中增強內生動力

9月1日以來,川渝兩地川劇院團“同臺合演”,成都藝術職業大學開設四川省首個川劇表演本科班,川劇立法效果正逐步顯現。為做好條例實施后的“下半篇”文章,9月18日下午,川渝兩地人大常委會、川劇主管部門、川劇院團和有關專家一起,在成都座談交流貫徹落實舉措,共商川劇創新發展之策。

“川渝兩地協同為川劇立法,無疑是為川劇保護傳承下的一場及時雨,為川劇振興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重慶市三峽川劇藝術研究傳承中心主任譚繼瓊表示,從事川劇藝術36年,自己聽聞、見證和經歷了川劇的興衰沉浮與發展,條例的實施有助于解決院團在傳承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和政策瓶頸。

她表示,下一步將在人才培養、劇目創作、院團建設、觀眾培育和宣傳推廣上下大功夫、實功夫,“力爭讓川劇再火起來,人才強起來,票房漲起來,觀眾多起來”,并希望條例能實實在在發揮作用。

四川省文聯主席、省劇協主席、省川劇院院長陳智林則提到,條例從完善教育體系到加大領軍人物與后備人才的培養力度,再到建立健全的職稱評定與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每一項措施都旨在激發川劇藝術的內生動力”,這種既保護又發展的理念,能夠確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座談會上,川渝兩地的川劇從業者均表達了對“新起點”的期待,認為條例的實施標志著川劇邁進了一個全面復興的黃金時代。更重要的是,在有法可依的環境中,從業者又可以做些什么?

“本質上來講,要想‘人迷戲’,必須要‘戲迷人’。”陳智林表示,好戲要靠觀眾檢驗,除了要有獲獎經典劇目常演常新,還要有展演劇目傳承有序,讓四川“天天有川劇看”,努力讓本土觀眾和外地游客都能在新時代的“川劇戲窩子”里找到文化獲得感,吸引更多年輕人享受四川獨有的好戲滋養人心。

重慶市川劇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張厚道也表示,接下來將開展一批進基層、進校園的普及活動,包括每年到全市社區、學校演出不少于200余場,在重慶大學、重慶對外經貿學院等高校掛牌川劇文化傳承基地等,助力川劇藝術瑰寶傳承發展。

政府部門加大支持

創新展演機制加強人才培養

作為川劇保護傳承的主管部門,重慶市文化旅游委、四川省文旅廳分別在座談會上“亮”出了各自的“打法”。重慶方面表示,在多渠道做好條例宣傳貫徹工作的同時,將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川劇內生動力。

“我們將持續鞏固重慶市川劇院在全國地方戲曲院團中的領軍地位,結合條例要求,以及市內正在開展的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工作,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川劇內生活力。”重慶市文化旅游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劉曉年表示。

此外,重慶還將在完善薪酬激勵機制、加強現實題材創作、走出去開展文化合作等方面,加大對川劇的支持力度。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袁藝則表示,四川將創新建立“百場百戲”展演機制,年內將組織國有、民營文藝表演團體走出劇場,走進街巷,深入景區、場鎮、古戲臺等場地,將豐富的文化供給送達基層群眾。

同時,還持續打造四川省川劇院、錦江劇場等戲曲特色街區和戲窩子,實現“天天有戲看”。鼓勵各類文藝院團和市場主體培育川劇特色演藝新空間,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活力,讓川劇藝術好戲連臺、遍地開花。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都藝術職業大學日前開設四川首個川劇表演本科班之前,四川藝術職業學院、成都市文化藝術學校已常規開設川劇專業,近年來以訂單委培式為各級院團培養近10批400余人,目前在校學生320人。

為培養更多川劇興趣愛好者和接班人,成都表示將持續做好川劇少年班聯合培養工作,“計劃用3至6年時間,通過系統專業的培養,為成都儲備一批振興川劇的中堅力量。”據了解,成都還將按照條例要求,制定川劇傳承保護條例實施方案,逐一破解川劇發展難點和困難。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下一步,川渝人大將統籌用好聽取專項報告、開展執法檢查、詢問等法定監督手段,以法治之力為川劇發展保駕護航,適時組織召開川渝川劇保護傳承條例實施情況推進會,共享成功經驗共迎困難挑戰,讓川劇這出“好戲”成為川渝文化協作的“大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川劇 文化 川渝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 最新亚洲综合久久久 | 亚洲不卡AV网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成AV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