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球首款基于地理位置開展碳足跡評價的軟件發布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26 18:04:40

◎9月26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發布全球首款基于地理位置開展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價的GIS-LCA軟件,這也是我國首款貫徹中國產品碳足跡標準《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GB/T24067-2024)的軟件。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    

每經9月26日電(記者 李彪) 926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發布全球首款基于地理位置開展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價的GIS-LCA軟件,這也是我國首款貫徹中國產品碳足跡標準《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GB/T24067-2024)的軟件。

碳足跡通常是指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的特定對象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用來衡量個體、組織、產品或國家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標。碳足跡的計算涵蓋了產品或服務從生產、運輸、最終使用到廢棄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的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生命周期評價的產品碳足跡方法論最早來自西方,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還處于跟進的狀態。

近年來,歐盟為了保護本地產業和市場,以產品碳足跡指標設置貿易門檻,推行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 和歐盟電池法案等單邊措施,嚴重沖擊了國際貿易體系,對我國優勢外貿產品出口帶來相應的負擔,加快建立與國際銜接的碳足跡管理體系、有效應對國際涉碳貿易政策刻不容緩。

應當注意到,歐盟主導的碳足跡核算標準普遍采用國家平均因子數據,這對我國來說是比較吃虧的,并不完全適用于我國幅員遼闊、空間發展非常不均衡的現實國情。

此外,國際慣用數據庫中涉及中國的因子數據也完全滯后于我國的實際水平,給國內動力電池出口核算碳足跡帶來很大的困擾。綜上考慮,立足我國國情建立適應國際規則的碳足跡管理體系非常關鍵,也是非常迫切的。

我國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國家標準即將于今年101日正式實施,這個標準充分借鑒了國際標準組織ISO發布的國際標準(ISO 14067),為我國產品碳足跡核算國際互認奠定了基礎。

中國科學院青島能源所研究員田亞峻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介紹,同一產品在不同地區的碳足跡可能存在顯著差異,地理空間帶來的差別性是普遍存在的。

田亞峻介紹,一直以來,行業內也有機構在做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入門的門檻可能不高,但如果要做到精準,需要多學科知識的交叉,聚集多學科領域的人才。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彪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生態環境部 碳足跡管理體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中国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中文 | 亚洲熟女aⅴ一区二区性色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欧美国产精品基地 | 一二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特级国产午夜理论不卡 | 日本高清有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