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30 23:29:32
每經編輯 程鵬
11月27日,在以色列、黎巴嫩真主黨停火協議生效當天,位于以黎東部的敘利亞局勢突然緊張。自27日起,敘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及極端組織持續發生大規模交火。目前,敘西北部部分地區仍被土耳其支持的敘反對派武裝和其他一些極端組織占領。
央視新聞11月30日報道,敘利亞軍方當地時間11月29日發表聲明說,敘利亞政府軍當天在敘西北部地區與反對派武裝和極端組織繼續發生大規模交火,造成對方重大人員傷亡。目前交火仍在進行中。
聲明說,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在敘西北部阿勒頗、伊德利卜省郊區使用各類重型、中型武器及無人機發動大規模襲擊,并得到外國極端組織的支持。敘政府軍對此予以回擊,除造成對方重大傷亡外,還摧毀了數十輛裝甲車和車輛,并擊落17架無人機。
聲明說,敘利亞政府軍已重新控制一些此前遭襲擊的地點,并增加前線部隊和裝備的部署。另據敘利亞國家通訊社29日報道,敘北部阿勒頗市大學城當天遭反對派武裝炮擊,造成4名平民死亡。
△11月29日,敘利亞阿勒頗郊區升騰起滾滾濃煙。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總臺環球資訊廣播,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稱,已控制了阿勒頗(敘利亞北部)和伊德利卜(敘利亞西北部城市)的70個據點和村莊,面積超過550平方公里。有反對派的媒體表示,反對派武裝在阿勒頗省西部取得重大進展,控制了32個村莊,距離阿勒頗市僅5公里。
敘利亞重燃戰火
11月27日凌晨,在敘利亞西北部,數千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成員在迫擊炮的掩護下,對阿勒頗以西的敘利亞政府軍陣地發動大規模進攻。敘利亞政府軍開炮回擊,敘利亞和在敘俄羅斯軍隊出動戰機對敘反對派武裝的后方補給線、彈藥庫和軍事總部展開空襲。敘反對派武裝發言人表示,反對派控制了阿勒頗西郊重要城鎮,敘政府軍隨即否認這一說法。
11月28日,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連續第二天向阿勒頗和伊德利卜的政府軍控制地區發起襲擊。俄羅斯駐敘利亞沖突各方調解中心負責人表示,兩天來,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空天軍支援下打死至少400名武裝人員。
11月29日,敘利亞國家通訊社報道稱,阿勒頗市大學城當天遭反對派武裝炮擊,造成4名平民死亡。敘利亞政府軍加大回擊力度。敘政府軍總司令部29日發表聲明稱,已打死數百名反對派武裝人員,摧毀了數十輛裝甲車和車輛,擊落和摧毀了17架無人機,并重新控制一些據點。而敘反對派武裝則發布消息稱,反對派武裝人員29日已進入阿勒頗市“中心地帶”。在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公布的視頻中,他們在控制M5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后升起了土耳其國旗。
出于安全考慮,敘利亞政府方面暫時封鎖了阿勒頗市通往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方向的高速公路,關閉了阿勒頗機場,取消了所有航班。
阿勒頗局勢為何驟然緊張?
敘利亞媒體27日報道稱,過去兩個月以來,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多次利用以色列對敘空襲之際展開軍事行動。隨著黎以停火協議的達成,敘反對派武裝直接加大了對敘政府軍據點的進攻。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稱,反對派武裝這次行動的戰略目標,是“消除敘利亞政府和支持敘政府的民兵武裝組織對敘西北部反對派控制地區的影響,并限制他們對這些地區的反復炮擊和導彈轟炸”。
而接近土耳其安全部門的消息人士告訴媒體,根據地區立場,有跡象表明土耳其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在阿勒頗地區的行動。對于這場軍事行動是土耳其向敘利亞政府施壓結果的說法,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之一“榮耀軍”首領穆斯塔法·巴庫爾表示認同,他認為土耳其可能會尋求從中受益。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8日則把矛頭指向美國,認為美西方通過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和“恐怖組織”持續在敘利亞制造混亂。
專家:不能排除敘再度爆發內戰的可能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牛新春在接受總臺環球資訊廣播采訪時認為,當前敘利亞的局勢與黎以達成停火協議有一定關聯。
牛新春:在過去十多年的敘利亞內戰過程中,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朗一直是敘利亞政府的重要支持者,尤其是黎巴嫩真主黨。然而,在過去三、四個月里,黎巴嫩真主黨的實力遭受了嚴重削弱,以色列成功定點清除了其高層領導,并摧毀了許多武器庫中的武器。特別是在以色列和黎巴嫩達成臨時停火協議后,敘利亞境內的反對派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因此開始對政府軍發動反攻。這些反攻的地區之前就有黎巴嫩真主黨的駐軍,所以反對派希望利用黎巴嫩真主黨被削弱的機會,重新改變敘利亞國內的政治格局。
敘利亞軍與反對派的沖突加劇了人們對敘利亞內戰可能再次爆發的擔憂,對此,牛新春認為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
牛新春:當前,敘利亞政府軍已經采取了行動,接下來的關鍵就在于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朗是否會有新的動向。反對派武裝正在試探黎巴嫩真主黨是否還會像過去十多年那樣,繼續在敘利亞投入資源和武裝力量。如果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朗能夠像過去一樣堅定地支持敘利亞政府,那么反對派武裝可能難以掀起大的波瀾。然而,如果黎巴嫩真主黨確實因以色列的打擊而實力大減,導致其參與敘利亞事務的意愿和能力降低,甚至不再介入敘利亞事務,那么敘利亞國內的力量平衡將被徹底打破,內戰再次爆發的可能性將大幅增加。因此,未來一段時間,黎巴嫩真主黨的反應將成為左右敘利亞局勢的決定性因素。
編輯|程鵬 杜恒峰
校對|趙慶
封面圖片來源: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CCTV國際時訊、總臺環球資訊廣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