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7 19:31:24
波司登的ESG報告展現了清晰的戰略框架和實質性行動力,零碳產品矩陣、專利技術壁壘及員工權益保障等成果,凸顯其從合規向價值創造的轉型決心。但數據披露的局限性削弱了實踐說服力。
波司登(股票代碼:03998.HK)發布《2023/24財年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明確“2038年前實現運營凈零排放”目標,系統披露其在綠色技術研發、供應鏈減碳及社會責任領域的進展。報告顯示,公司專利授權總量達971項,公益捐贈規模累計超14億元,但在供應鏈碳排放追蹤、生物多樣性量化指標等關鍵領域仍存在披露短板。
ESG亮點:系統性戰略與數據突破
波司登的ESG實踐以“2038運營凈零”目標為核心,構建了可再生能源替代、低碳材料研發和產品回收體系三位一體的行動框架。公司在符合建設條件的華東物流園區倉庫屋頂鋪設了光伏發電設施。2023/24財年,該物流園區光伏發電量達894兆瓦時,約占園區總耗電量的18%;集團全年太陽能綠電消耗總量約為76.4萬度。
ESG不足:關鍵數據披露不充分
報告在部分核心議題的量化管理上存在明顯缺口。比如,供應鏈環境數據覆蓋不完整:盡管頭部供應商的碳排放數據采集率達100%,但僅占全體合作供應商的25%,存在管理盲區。
此外,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阿拉善沙漠碳中和林項目啟動四期工程,但未公布實際固碳量、植被恢復面積等量化指標。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盡管公司披露了全集團的年用水量和排水量數據,然而這兩項指標同比均呈現上升趨勢,這未能反映出公司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的優化效果;并且,雖然公司提及了節水設備以及節水措施,但循環水占比等基礎數據,管理顆粒度不足。
綜合評價:波司登的ESG報告展現了清晰的戰略框架和實質性行動力,零碳產品矩陣、專利技術壁壘及員工權益保障等成果,凸顯其從合規向價值創造的轉型決心。但部分數據披露的局限性削弱了實踐說服力。
未來需強化數據治理,引入第三方審計完善披露框架,將供應鏈碳排放、化學品使用量等指標納入披露范疇,同時建立ESG數字化監測平臺,實現環境數據的實時追蹤與可視化。若能在戰略落地與透明化實踐中取得平衡,波司登有望為制造業綠色轉型提供更具借鑒價值的范本。
【DeepSeek評上市公司ESG報告編審:黃宗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