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9 22:56:07
每經記者 范芊芊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對于三只松鼠(SZ300783,股價27.31元,市值109.51億元)而言,2024年是“忙”著制定投資計劃和繼續推進“高端性價比”戰略的一年。從其近日發布的2024年年報來看,三只松鼠在去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年報顯示,去年三只松鼠營業收入達到106.22億元,同比增長49.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8億元,同比增長85.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3.19億元,同比增長214.33%。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25元(含稅)。
4月3日,三只松鼠召開了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在這場業績說明會上,投資者主要聚焦以下問題:三只松鼠為何選擇此時籌劃在港股上市?三只松鼠如何平衡加盟商訴求與公司利益?三只松鼠頻繁進行資本運作背后的邏輯是什么?
線下銷售收入增長近五成
三只松鼠起家于互聯網平臺,近年來逐漸開始拓展線下業務。這一動作的背景是,在中國零食市場,即使抖音、淘寶等電商平臺發展迅猛,但目前線下銷售市場仍占大頭。
2024年,從銷售模式來看,三只松鼠線下銷售實現營收32.15億元,同比增長48.62%,占比為30.27%,營收結構基本未變。不過按照三只松鼠的說法,線下分銷業務中的平臺分銷被劃轉至線上銷售模式,如果還原后,線下銷售模式占營收比重為33.85%,同比提升3.44個百分點。
即使如此,30%的線下銷售占比與行業的整體情況相比仍然相去甚遠。而根據灼識咨詢的一份報告,在中國零食市場,2023年線下銷售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這也就意味著三只松鼠在線下市場拓展還有很大的空間,但同樣也面臨不小的挑戰,線下市場與線上市場有著不同的運營邏輯與資源運作。
具體來看,2024年,三只松鼠在線下的營收增長更多來自線下分銷收入的增長,同比增長了80%,而在線下門店方面的收入增幅不高,實現營收4.04億元,同比增長12.85%。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三只松鼠線下門店中,國民零食店的占比攀升明顯。公司財報顯示,截至去年末,三只松鼠線下門店累計開設333家,其中國民零食店296家,聯盟小店僅有37家。
在門店經營模式方面,目前三只松鼠采用加盟和直營兼有的方式。在4月3日的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問及三只松鼠的加盟店管控模式的特色,以及如何平衡加盟商利益訴求與公司統一品牌、品質標準。
對此,三只松鼠董事長章燎源表示:公司門店業務布局以加盟為主,直營為輔。通過直營店打造標桿,進而輻射區域市場,形成加盟門店的品牌勢能。公司將以市場為導向,持續推出適配線下終端的商品,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進而提升門店經營水平。
公司解釋赴港上市原因
2024年10月,三只松鼠一連拋出多個資本運作公告,涉及新品牌、供應鏈以及線下渠道的投資。
新品牌方面,三只松鼠擬投資不超過1億元用于孵化新品牌,分別聚焦方便速食、健康輕食、滋補食養、巧克力等品類,擬收購安徽松鼠食養食品有限公司,拓展乳飲料品類;供應鏈方面,三只松鼠擬投資不超過2億元用于建設零食供應鏈及集約基地,涉及華東、西南等地的基地或產業園。
線下渠道方面,三只松鼠擬收購湖南愛零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零食)、未來已來(天津)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愛折扣)的控制權或相關業務及資產。公開資料顯示,愛零食和愛折扣在線下布局的門店數量合計已超1800家。
而這些資本運作究竟進展如何,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在4月3日的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提問上述三筆收購簽訂《投資意向協議》后的進展。對此,章燎源表示,投資事宜目前尚處于盡職調查及多方洽商中,具體方案尚未確定。
有進展的是三只松鼠的新品牌孵化。根據三只松鼠今年1月披露的公告,子公司安徽三只松鼠寵物食品有限公司成立,用于孵化“金牌奶爸”新子品牌,聚焦寵物食品品類。今年3月三只松鼠又披露,子公司蕪湖第二大腦咖啡有限公司成立,用于孵化“第二大腦”新子品牌,聚焦咖啡品類。
供應鏈方面,在4月3日的業績說明會上,三只松鼠高管表示,公司正打算補齊華南區域的短板。章燎源表示,2025年,公司將在“東區、北區、西南”后再添“華南”。此外,三只松鼠還試圖把供應鏈觸角伸向海外,擬在東南亞建設工廠。
在披露2024年年報的當日,三只松鼠還披露了一則消息:公司正在籌劃赴港上市。
在4月3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多名投資者都問及公司籌劃赴港上市的原因以及募集資金的用途。對此,章燎源表示:一是支持公司在供應鏈全球化布局、數字化能力建設、線下渠道拓展等方面的關鍵性投入;二是優化資本結構,提升融資靈活性和資本效率。
這一連串涉及產業鏈多個環節的資本動作,在表明三只松鼠的野心的同時,也讓部分投資者感到困惑。在4月3日的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提問道:“公司當前的各種‘運作’,是不是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和主線目標?”
對此,章燎源表示,三只松鼠貫徹“高端性價比”總戰略,開展“全品類+全渠道”布局,并通過“品銷合一”網絡型組織實現承接和落地。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