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4 23:02:58
2024年河北常住人口減少15萬人,其中自然減少17萬人,但人口凈流入2萬人。這背后原因何在?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418508
4月14日,河北省統計局發布《河北省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4年末河北省常住人口為737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5萬人。
根據公報,2024年河北出生人口44萬人,出生率為5.9‰;死亡人口61萬人,死亡率為8.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3‰。這意味著,去年河北人口自然減少17萬人。公報還特別指出,扣除自然增長,河北省去年實現人口凈流入2萬人。
解讀:作為人口規模排名全國前列的人口大省,近年來,河北常住人口呈逐年減少趨勢。
2020年,河北常住人口數據為7464萬人,達到最高點,此后逐年減少,2021—2023年常住人口分別比上年減少16萬人、28萬人、27萬人。
河北2020—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萬人)
圖片來源:河北省統計局
同樣是2021年起,河北省人口自然增長率也轉負。數據顯示,2021—2023年,當地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為-0.43‰、-1.71‰、-2.8‰,呈逐年下滑態勢。在此之前,當地人口自然增長率自1978年以來已連續40余年為正。
由此測算,2021—2023年,河北人口分別自然減少3.2萬人、12.7萬人、20.7萬人。除去自然增長因素,三年間當地凈流出人口分別為12.6萬人、15.3萬人、6.3萬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2024年河北常住人口減少15萬人,其中自然減少17萬人,但人口凈流入2萬人,顯得殊為不易。這背后原因何在?
《河北日報》此前報道提及,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新時代建設的高水平現代化城市,雄安新區是河北吸引人口凈流入的關鍵區域。從河北省內各地區看,2024年全省有7個地區人口凈流入,其中雄安新區占31.1%,石家莊占20.6%,唐山占20.4%。
實際上,《河北省“十四五”人口發展規劃》此前就預計,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程度加深和雄安新區加快建設下,河北省人口吸引力有望提升,2021—2025年期間,全省將逐步扭轉人口凈遷出局面,轉為人口低水平凈遷入。
盡管如此,也有專家提醒,河北人口流入態勢仍未穩固,后續仍需在中心城市及新興產業培育、縣域經濟發展、公共服務完善及與京津兩地加強合作等方面持續發力。
海關總署:7大外貿省市一季度貢獻我國進出口總值四分之三
4月14日,國新辦舉行一季度有關經濟數據例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介紹2025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主要外貿省市勇挑重擔,發揮各自優勢,展現出較強的支撐帶動作用。一季度,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山東、福建這7大省市合計進出口7.78萬億元,持續增長趨勢,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四分之三,實打實起到了挑大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有力穩住外貿大盤。外貿大省產業基礎扎實、區位優勢突出,進出口主體活躍,一季度,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了42.2萬家,增加了6.1%,占我國有進出口實績企業數量的近8成。與此同時,外貿大省積極擴展國際市場,對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對其中89個國家和地區的增速好于整體水平。
二是有力發揮創新優勢。外貿大省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一季度,外貿大省出口高技術產品7835.2億元,增長4.5%,占我國同類產品的71.3%。其中,電子信息產品、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分別出口3857.1億元、2365.8億元、301.1億元,分別增長1.6%、8.9%、9.9%,占我國同類產品的66%、78.4%、74.8%。
三是有力服務保供穩鏈。外貿大省進口國內生產生活所需的能源資源產品、關鍵零部件、消費品比重大,豐富了國內供給。一季度,外貿大省進口原油、金屬礦砂分別占我國同類產品進口總量的83.1%、67.6%,進口電子元件、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零部件分別占我國同類產品進口總值的78%、88.1%。此外,外貿大省進口消費品3184.2億元,占全國的8成以上。
外貿十強城市集體出招應對關稅沖擊
證券時報消息,隨著美方肆意加征畸高關稅,中國內地前十大外貿城市集體出招,紛紛出臺最新政策舉措,穩外貿擴消費。
4月14日,東莞發布《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工作方案》,最大限度降低貿易摩擦對東莞的負面影響。而作為“外貿第一城”,4月9日,深圳政府多部門聯合舉辦旨在服務廣大民營企業穩妥有序開拓國際市場的服務供需對接活動。
另外,連日來,上海多個區主要領導紛紛調研轄區重點外貿企業,進一步幫助外資外貿企業拓展發展路徑,釋放更多內部潛力;4月11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也召開企業座談會,聽取本市外貿外資企業經營情況、應對美國加征關稅的舉措建議。
圖片來源:證券時報
6部門啟動“購在中國”系列活動
商務部網站消息,4月13日,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體育總局在海南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啟動“購在中國”系列活動。商務部等6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購在中國”系列活動的通知》,部署各地聚焦首發經濟,圍繞精品購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四大領域,舉辦首發首秀首展首演和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
廣東“頂配引才團”走進上海
中新網消息,“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上海站)13日在上海拉開帷幕,廣東省攜3.5萬個優質崗位向全球英才發出加盟邀約。此番廣東省以深圳為主力,攜華為、騰訊、比亞迪等751家單位來滬,組成“頂配引才團”,崗位總數3.5萬個,其中年薪50萬元至100萬元的崗位超4000個,年薪100萬元以上的崗位超800個。
西部陸海“氫走廊”正式投運
新華社消息,中國石化14日宣布,我國首條跨區域氫能重卡干線當日正式貫通,并將開始常態化運營。這條西部陸海“氫走廊”始于重慶,最終抵達廣西欽州港,全程約1150公里,中途設有4座加氫站,將帶動重慶、貴州、廣西周邊中短途支線物流應用場景,是我國西部地區氫能產業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
海南省擬出臺育兒補貼辦法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海南省提振和擴大消費三年行動方案》。其中提到,加大生育養育保障支持。出臺育兒補貼辦法。將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納入生育保險;形成政策合力。開展省級層面消費領域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發揮供銷系統、鄉村振興隊伍等作用,精準實施消費幫扶。鼓勵將工會經費用于職工節日慰問品、健身、文體等消費。嚴格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鼓勵帶薪年休假與小長假連休,實現彈性錯峰休假,結合實際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
2024年全球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成都天府機場躋身全球30強
近日,飛友科技CADAS發布2024年全球機場旅客吞吐量TOP100。數據顯示,去年全球100強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門檻”為2600多萬人次,中國共有21個機場進入全球100強機場,僅次于美國(24家)。
其中,上海浦東機場(PVG)以 7679萬人次排名全球第10,廣州白云機場(CAN)位列第12,略低于美國洛杉磯機場。另外,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以5490.6萬人次位居全球第29位,是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進入全球前30強的機場,也是我國內地第6個年旅客吞吐量邁上5000萬臺階的機場。
數據來源:CADAS整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