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5 16:09:05
每經記者 閆峰峰 每經編輯 吳永久
近日,上市的新股表現亮眼,如泰禾股份和信凱科技在上市首日分別上漲290%和312.6%,均超出近一個月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275%,而今日上市的信凱科技在盤中最大漲幅更是高達414.8%,而這兩只新股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發行價較低。
而明日(4月16日),也將迎來一只發行價不高的主板新股肯特催化,其是催化劑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肯特催化發行價為15元,估值和募資金額較低。那么,肯特催化明日上市會有怎樣的表現?
公開資料顯示,肯特催化是一家主要從事季銨(鏻)化合物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是國內相轉移催化劑領域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占據較高市場份額。2020年~2022年,公司銷售規模在國內相轉移催化劑市場的市占率持續提升,分別為17.45%、19.34%、22.62%。
公司在分子篩模板劑領域已取得較高行業地位、為國內市場龍頭,預期將通過募投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向分子篩領域延伸。分子篩具有催化活性好、選擇性高、容易再生、安全環保等優勢,其作為催化材料、吸附分離材料以及離子交換材料,在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冶金、建材、土壤修復與治理等領域有著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從產品上來說,公司擁有季銨鹽、季銨堿、季鏻鹽、冠醚等四大系列產品。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精細化工、分子篩、高分子材料、電池電解液、油田化學品等領域,積累了魯西催化劑有限公司、中觸媒、華海藥業、萬華化學、萬潤股份等在分子篩、醫藥、石油化工等領域客戶,并進入了永太科技、新宙邦等電池電解質領域知名企業的供應鏈。
從行業方面來看,公司屬于催化劑行業。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自2010年至2020 年,我國化工催化劑產量由15.2萬噸增長至41.5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10.57%,消費量由17.4萬噸增長至42.3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9.29%。
從業績方面來看,公司2022~2024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0.99億元、38.68億元、42.14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2.47%、-24.14%、8.93%;實現歸母凈利潤6.49億元、3.46億元、2.61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3.12%、-46.62%、-24.59%。根據公司管理層初步預測,公司2025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0.63%至11.22%,歸母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37.69%至 52.57%。
從募投項目來看,根據《公司招股意向書》,公司本次計劃公開發行不超過2260萬股新股,共募集資金3.39億元,這個募資金額在近一個月上市的新股中處于較低水平。公司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投入年產8860噸功能性催化新材料項目。據公司初步預測,項目總投資收益率為29.97%,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24.04%。
可見,肯特催化有不少亮點。那么,其在上市首日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首先,如果參考近一個月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現,肯特催化在上市首日可能會有不俗的表現。
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統計發現,近一個月來,新股上市首日總體表現相當不錯,近一個月A股上市的新股首日平均漲幅為275%,漲幅中位數為268%。而從肯特催化所在的主板來看,主板近一個月上市的新股平均漲幅為373%,漲幅中位數為304%。可以發現肯特催化所在的主板近一個月新股表現亮眼。
如果肯特催化在上市首日能夠達到近一個月上市新股的平均漲幅或漲幅中位數,那么意味著其上市首日的漲幅重要參考區間是268%~373%。
其次,從估值的角度來看,肯特催化估值優勢明顯。新股雷達數據顯示,肯特催化的發行時的動態市盈率為14.5倍。肯特催化的可比公司為揚帆新材、齊魯華信、萬潤股份、格林達。截至4月14日,剔除市盈率為負和指標異常的公司后,可比公司平均動態市盈率為28倍。可以發現肯特催化估值優勢明顯。如果肯特催化的在上市首日的估值要達到可比公司估值的平均水平,意味著其要在上市首日上漲93%。
再次,從發行價來看,肯特催化的發行價為15元,這個價格在近一個月上市的新股中處于中等偏低水平。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統計發現,近一個月上市的新股中,發行價在15元附近的4只新股在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273%。
所以,考慮到肯特催化較低的發行價和其估值優勢,加之其募資金額較小,肯特催化在上市首日達到近期新股的平均水平和漲幅中位數的較低者或不難,對應的漲幅為268%。
而綜合其各項優勢,其在上市首日達到近一個月主板上市的新股平均漲幅373%也是存在合理之處,所以其上市首日保守漲幅上限可以參考373%。同時,因為其募資金額較小,如果在上市首日出現炒作行情,不排除其有更大漲幅的可能。
綜合以上分析,肯特催化上市首日的漲幅區間可以參考268%~373%,對應的參考價格區間則為55.2元~71元。
免責聲明:本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