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最新!工信部對輔助駕駛出手:不得夸大和虛假宣傳!公安部道研中心:虛假宣傳自動駕駛可面臨2年以下刑期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7 23:18:10

每經記者 劉曦    每經編輯 陳柯名 余婷婷    

2025年,智能駕駛領域事故頻發,從3月的小米SU7標準版在高速公路行駛中遭遇嚴重交通事故,到近期各類駕駛員在使用輔助駕駛功能時睡覺的新聞頻繁登上熱搜,類似事件在引發社會輿論空前關注的同時,也反映出智能駕駛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諸多問題。

4月16日晚,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在工信部官網發布了一條公告,標題為《裝備工業一司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以下簡稱“公告”)。公告特別強調,汽車生產企業需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禁止夸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承擔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CFF20LXzkOy4lHFOIcmpa5SCYz1Q65qJTaJgzbj2edBib6Io3wajsZUa5ajLUUMuKf2w7H5HepSQfq4GKN4q3xA.png

圖片來源:工信部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信部上述公告發布后,一張疑為會議信息紀要的截圖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其內容主要包括三大方向:收緊智駕能力的宣傳、規范智駕能力的使用、嚴管智駕功能的部署和風險。各種細則經過梳理后合計數十條。對此,記者向比亞迪方面進行了求證,對方回應稱:“閉門會議內容,暫無官方回應。”

對于上述公告,一位自動駕駛行業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是必然趨勢,安全必須回歸第一要位,虛假、夸大宣傳(需)要被嚴格監管。”該人士坦言,去年車企和供應商的虛假宣傳現象較為嚴重,尤其是所謂“去年初就宣傳端到端上車,甚至是脫手脫眼”的情況。

4月17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發文提出了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幾點思考。“作為汽車行業組織,我們倡議進一步規范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產品的安全管理、營銷宣傳,推動形成‘技術進步與責任落實并重’的健康發展生態。”付炳鋒說道。

此外,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官方公眾號“交通言究社”近日發表《智慧領航,安全護航——智能網聯汽車輔助駕駛功能使用須謹慎》一文,提到近期因駕駛人錯誤使用輔助駕駛導致的交通事故,并揭示其原因——部分駕駛人對輔助駕駛的認知不到位,誤以為“輔助駕駛=自動駕駛”。文章指出,部分駕駛人開啟輔助駕駛功能后做出玩手機、睡覺、聊天、吃東西等危險行為,不僅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也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若車企通過廣告或宣傳材料虛構、夸大輔助駕駛功能(如將2級輔助駕駛描述為 “自動駕駛”),誤導消費者購買,市場監管部門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對虛假宣傳行為處以廣告費用5-10倍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若虛假宣傳造成嚴重后果(如引發交通事故致人傷亡),可能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可對責任人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

CFF20LXzkOy4lHFOIcmpa5SCYz1Q65qJTRGlXNIGyErrN2sY7ThicHLqurczlXtvRgZvUvq5fAb3RcGwyI7hfXA.jpg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車企智駕花式營銷從“全程零接管”到“L2.9級能力”

工信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于3月1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解讀(以下簡稱《通知》),標志著我國智能汽車監管體系進入新階段。根據記者觀察,此次政策解讀重點圍繞《通知》的核心要求展開。

CFF20LXzkOy4lHFOIcmpa5SCYz1Q65qJqiajrKtLLbkt1NLibXEKdEUHF7KgXh8ianvL5JibbMhKz9cKcOJTQVRyibw.png

圖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通知》從三個維度強化管理:首先,明確企業主體責任,要求車企嚴格遵循《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與技術指南》,在開發、生產、運行全生命周期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包括系統邊界定義、安全響應機制及控制策略驗證;其次,新增技術參數備案要求,將組合駕駛輔助系統與OTA升級信息納入工信部產品準入審查,同時向市場監管總局同步備案;最后,規定車企申報準入時需提交完整的檢驗檢測報告,通過雙重備案制度確保缺陷追溯與召回管理的可操作性。

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已全面轉向智能化賽道。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乘用車L2級及以上自動駕駛的滲透率是55.7%,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預計這一數字到2025年可能會接近65%。

在自動駕駛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車企為了搶占市場高地,紛紛推出“全場景智駕”“零接管”等營銷概念,甚至創造出“L2.9+級智駕能力”等非標準化術語,試圖營造L3級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提前落地的市場認知。與此同時,車企不僅在發布會上展示智能駕駛技術,還通過各種傳播手段如直播等,進一步塑造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技術的認知。其中,多家車企的CEO和創始人也帶頭直播智駕,以“上車智駕自己開,下車智駕自己停”“全程零接管”等表述來展示車輛的智能駕駛能力。

然而,這種宣傳方式引發了行業內的爭議。有業內人士指出,“接管”一詞屬于L3級自動駕駛的定義范疇,而L2級仍屬于輔助駕駛。將“接管”這一術語與L2級技術掛鉤,容易誤導消費者對技術實際能力的認知,甚至可能讓消費者對車輛的自動駕駛能力產生過度信任,從而忽視駕駛過程中的安全風險。據了解,針對這一亂象,此次工信部會議可能會對類似于“脫手脫眼”、“全程零接管”等不符合現階段L2級輔助智能駕駛的夸大描述進行規范,并禁止使用。

盡管行業對宣傳方式存在爭議,但市場反饋驗證了智能化轉型的有效性。根據J.D.Power發布的《2023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研究(NVIS)》顯示,智能化體驗在購車決策中的影響權重上升到14%,成為繼汽車質量和性能之后的第三大決策因素,與汽車設計的權重持平,超越了品牌和價格。另據麥肯錫的《2024年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高達76%的用戶認為“高速NOA”很必要,高達64%的用戶認為“城市NOA”很必要,高達77%的用戶認為“自動泊車”很必要。

這種轉變倒逼車企加速技術迭代,但也引發行業對過度宣傳的擔憂,如何在合規框架內平衡技術創新與用戶預期管理,成為《通知》落地后的新課題。而從本次監管細則的公布來看,其所針對的實際上就是推動大環境走向“浮躁”的主因——車企日益激烈的競爭。

CFF20LXzkOy4lHFOIcmpa5SCYz1Q65qJSNZEiadx9uH5j2ic8VbXjZsmic8S0WAkGXbdGELB7AfgN3g6aqpWnxXkQ.jpg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小米汽車)

“監管部門通過強調產品準入和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重要性,確保車企在技術研發和應用過程中嚴格遵守安全規范。這將減少因技術故障或安全漏洞導致的交通事故,從而增強公眾對智能網聯汽車的信任。”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告要求車企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將推動行業建立更加統一和嚴格的技術標準。

不過,江瀚也指出,公告將對車企的合規成本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滿足更高的安全標準和監管要求,車企可能需要增加在技術研發、測試驗證、安全響應機制建設等方面的投入,這將提高車企的運營成本,特別是中小車企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然而,從長期來看,這有助于淘汰落后產能,推動行業向更高質量、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智駕發展需良性車企應給用戶正確認知

面對當前車企對于智能駕駛過度營銷的現狀,今年2月小馬智行副總裁、Robotaxi業務負責人張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指出:“目前對(智能駕駛)這些名詞的使用較為隨意,約束有限。”他表示,智能駕駛是一個泛概念,但真正需要區分的是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從理論上講,L3級以下的駕駛功能不應該被稱為自動駕駛,而應該叫輔助駕駛。

張寧認為,從L3級開始,才會真正進入自動駕駛的范疇,因為“自動”兩個字本身就代表了責任主體的轉移。只有從L3級開始,系統才開始對駕駛行為承擔責任。而到了L4級,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高級別自動駕駛,達到了無人駕駛的水平。

輕舟智航聯合創始人兼CEO于騫在3月末舉行的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也表示:“隨著智能駕駛技術快速普及,安全問題將成為行業發展的生命線。”他指出,當前智能駕駛正處于從高速NOA向城市NOA過渡的關鍵時期,未來還將向L3、L4級別持續演進。在這個技術迭代過程中,如何確保大規模交付后的安全性,是行業必須直面的挑戰。

實際上,自年后諸多安全事件發生以來,不少車企在智能駕駛宣傳方面已經變得更加謹慎。例如,在4月16日晚的二代哈弗梟龍MAX上市發布會上,長城方面強調,在目前的駕駛條件下仍堅信自駕為主、智駕為輔。

CFF20LXzkOy4lHFOIcmpa5SCYz1Q65qJK53ruJDibugVImGfUeKNycwMDzYnmzict6jJLKBFvMXy8oFbtUBErNcw.jpg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曦 攝

同一時間,嵐圖汽車CEO盧放在L3智能架構技術發布會上對記者表示,目前所有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本質上都是輔助駕駛,即便所謂的L3級也只能稱之為輔助自動駕駛。僅是在限定條件下的自動駕駛,并非完全自動駕駛,責任也是由廠商和駕駛員共同承擔。盧放指出,現在聲稱已經具備L3級能力的車企,更多是在打宣傳噱頭。他認為,在傳播方面,不能因為車輛配備了多個激光雷達或者安全冗余,就將其定義為L3級。車企應該給用戶一個正確的認知。

記者注意到,此次公告中特別強調車企需嚴格履行告知義務,確保消費者對智能駕駛功能有正確認知。江瀚分析指出,車企在履行告知義務時面臨兩大挑戰:一是信息的不對稱性和復雜性。智能駕駛技術涉及眾多專業術語和復雜概念,如何將這些信息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傳達給消費者,讓他們理解并正確評估智能駕駛功能的風險和優勢,這是一大難題。二是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車企不斷更新告知內容,以反映最新的技術進展和安全要求。

江瀚表示,車企在推動技術創新與保障消費者安全之間,還需平衡技術成熟度與市場需求的矛盾。一方面,車企需不斷推出新的智能駕駛功能以滿足市場需求、保持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新技術需在實踐中不斷驗證和完善,以確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位自動駕駛行業人士對記者坦言,面對此次監管收緊,他們將持續保持關注。然而,對于參加今年上海車展的部分以“智駕”為標簽的企業來說,或許需要做出不小的調整,畢竟距離車展僅剩幾天時間。

記者|劉曦

編輯|陳柯名?余婷婷 杜波

校對|金冥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 CFF20LXzkOy4lHFOIcmpa5SCYz1Q65qJRUIocuyAibyRCvCzVLcMoiaiaF3LaNfcZqRToic9plwnOM2Ts7CHkLGLDg.jpg

推薦閱讀↓

對抗升級!特朗普怒了:哈佛大學不再“體面”,應對其征稅!白宮回應:總統希望得到道歉!哈佛多項研究叫停,實驗猴等動物將被迫安樂死

曾是清華女老師、微軟中國區最年輕高管!敦煌網創始人做電商,起源于雷軍邀約!下載量暴增800%,多家上市公司回應合作情況

離大譜!月薪3500元的保安跳槽,因“違反競業協議”被公司索賠20萬元!

CFF20LXzkOzzBY5nYN5RIIMnZA81uK8m6Z0BGoVZQJBvIt463WnoeRDb4Bvdtv1Ee9fbbJMhPTvSOgVt3Ok7oA.jp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中文在线观看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亚州第一中文字幕 | 色依依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