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1 22:12:06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彭水萍
隨著近年來資本市場持續發展,證券行業逐步出現綜合化經營發展態勢,境內外附屬機構持續增加、業務領域不斷擴展、復雜程度隨之提升,綜合化經營面臨諸多挑戰。
4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證券公司并表管理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是加強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維護證券公司穩健運行、防范金融風險跨境跨業傳染的重要保障,有助于證券公司更全面、及時、有效地評估證券公司整體風險,對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
六大頭部券商參與試點
2016年,中國證監會組織啟動了并表監管試點相關準備工作,并在2020年初批準6家證券公司正式實施并表監管試點。
那么是哪6家券商呢?證監會在2020年3月答記者問時透露,2016年6月,證監會修訂了《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要求證券公司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并提出推動并表監管的中期安排。2017年4月,根據部分證券公司申請,證監會啟動證券行業并表監管試點前期工作。
2018年9月、2019年11月,經行業互評和外部專家評審,中金公司、招商證券、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6家證券公司已基本建立能夠有效覆蓋各類風險、各業務條線、各子孫公司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初步具備實施并表監管條件。證監會決定將上述6家證券公司納入首批并表監管試點范圍。
招商證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在證監會指導下,招商證券以推進并表監管試點工作為契機,不斷強化風險全覆蓋管理,加強對境內外子公司的風險垂直管控,推動提升風控數智化水平,在深化并表管理的過程中持續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和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助力公司在業務快速發展和資產增長過程中,有效控制業務風險。
“招商證券將在前期踐行并表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對照《指引》落實各項監管要求,持續完善風險管理體系,為證券行業的整體穩健運行和風險管理水平提升貢獻積極力量。”前述招商證券人士進一步表示。
并表范圍涉及兩個方面
在并表管理經歷多年的探索后,證監會及各試點券商積累了豐富的實踐成果和先進的管理經驗,為《指引》的制定夯實了基礎。此次《指引》的發布是證券行業在持續完善全面風險管理的基礎上,前瞻性考量行業發展趨勢與潛在風險,對證券公司風險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標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指引》明確并表管理適用于境內依法設立的證券公司,并表管理體系由證券公司及其下設的各級附屬機構組成(含境外子公司)。
同時,《指引》根據控制關系和風險相關性確定并表范圍,涉及兩個方面,并表主體范圍方面,一是涵蓋現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會計并表范圍的機構;二是證券公司對被投資機構不構成控制,但被投資機構所產生的風險和潛在損失足以對證券公司造成重大影響的,也應納入并表管理范圍。并表業務范圍方面,明確證券公司應當將納入并表管理機構的各類表內外、境內外、本外幣業務納入整體并表管理業務范圍。
此外,《指引》還明確了并表管理的要素包含了公司治理、業務協同與內部交易管理、風險管理、資本管理等,并對各要素的管理要求做了明確,為證券公司實施并表管理提供了詳盡的標準規范和可操作的實踐指導。
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行業實際情況和系統調整等因素,《指引》針對不同類型的證券公司設置了不同的過渡期。一是已正式實施并表監管試點的證券公司,過渡期為自發布之日起一年;二是其他下設有境外附屬機構的證券公司,過渡期為自發布之日起兩年;三是其余證券公司過渡期為自發布之日起三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