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首創環保2024年歸母凈利潤大增119%:主要源于非經常性損益,擬采取多舉措控制應收賬款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9 20:06:34

首創環保2024年營收200.50億元,同比下降6.01%,歸母凈利潤35.28億元,大漲119.14%,主要受處置新加坡ECO項目帶來17.80億元投資收益影響。公司面臨環保行業增長放緩、應收賬款風險等問題,正加速輕資產轉型、優化資產結構。未來將通過內生增長、精細化管理及拓展輕資產訂單構建業績韌性,降低非經常性損益依賴,并強化應收賬款管理。

每經記者 楊煜    每經編輯 楊夏    

近日,首創環保(600008.SH,股價3.13元,市值229.76億元)召開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00.50億元,同比減少6.01%;歸母凈利潤35.28億元,同比增長119.14%;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5.61億元,同比增長0.81%。

由每經財報智能體一鍵生成

當前,環保行業普遍面臨增長放緩、應收賬款風險加劇等問題,以首創環保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正在通過業內接連加速輕資產轉型、優化資產結構、壓降應收規模。

談及業績展望,4月29日,首創環保方面在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書面回復中表示,公司將通過內生增長與精細化管理構建業績韌性,以減輕非經常性損益波動對整體經營的影響。

在?增量方面,公司將依托存量項目發展多元化衍生業務,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實力,同時提升市場競爭力?,持續拓展輕資產訂單,通過業務協同獲取新項目訂單,做好增長動能的接續。

多措并舉降低非經常性損益依賴

2024年,首創環保實現營業收入200.50億元,同比減少6.01%。收入下滑一方面源于報告期內處置新加坡ECO(環保)項目產生一次性減收因素,另一方面也受到公司推進戰略轉型、抑制重資產投資的影響,工程業務量下降導致公司增收短期承壓。

其中,作為“壓艙石”的資產類業務實現收入166.77億元,同比減少4.66%。首創環保的資產業務包括工程和運營兩部分。受制于行業政策的變化和增量空間的限制,如何通過運營抵消工程收入利潤的下降,已成為當前行業的重要方向。

據首創環保董事、總經理李伏京介紹,在效益型技改、精細運營等舉措下,2024年公司資產業務中的工程業務實現歸母凈利潤1.68億元,減利2.12億元,但資產業務中運營業務實現歸母凈利潤18.79億元,增利2.38億元,對沖了工程減利影響,推動公司總體資產業務歸母凈利潤增長。

整體來看,首創環保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5.28億元,同比上漲119.14%。其中,處置新加坡ECO公司為首創環保帶來17.80億元的投資收益,是凈利潤大幅上漲的核心原因。公司扣除非經常損益的歸母凈利潤為15.61億元,同比微增0.81%。

除了去年,首創環保在2021年和2022年也曾因投資收益實現凈利潤大幅增長。2021年,首創環保處置股權投資確認投資收益約7.2億元,當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超50%;2022年,受新西蘭公司等多家公司股權處置影響,相關投資收益同比增加13.54億元,當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近35%。

針對非經常性損益波動對業績的影響,首創環保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方面,公司通過聚焦主業發展、優化運營效率、拓展增量業務與科技創新,持續強化核心業務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提升人均創利水平、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優化資產負債率等舉措控制財務風險,降低對非經常性損益的依賴。公司將通過內生增長與精細化管理構建業績韌性,以減輕非經常性損益波動對整體經營的影響。

伴隨海外資產處置,首創環保來自境外的收入規模持續縮減,從2022年的28.37億元減少至2024年的3.06億元。對此,首創環保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近年來對部分海外資產的轉讓是圍繞上市公司資本優化的主動調整,通過資金回籠實現戰略"換倉",而非收縮全球化布局。

預計應收賬款規模將逐步優化

近年來,應收賬款問題日益成為環保企業面臨的嚴峻挑戰,首創環保在營收下滑的同時,應收賬款持續攀升。截至2024年底,首創環保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約為146.59億元,同比增長21.71%。為此,首創環保已將控制應收賬款余額和資產負債率列入2025年經營目標。

首創環保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通過多舉措強化應收賬款管理,重點針對長賬齡款項采取創新手段,如以爭取化債資金、延長特許經營期等多種方式推動客戶履約。同時完善風控體系,將項目回款能力納入核心評估指標,尤其對非政府客戶開展信用全維度審查,前置化識別壞賬風險。

此外,制度層面,集團統一制定《應收賬款管理政策》及標準化操作手冊,建立動態跟蹤機制,定期評估宏觀政策影響并形成專項臺賬,系統性提升回收效率。隨著經濟回暖與化債政策紅利釋放,預計應收賬款規模將逐步優化,資金周轉壓力有望顯著緩解。

從發展增量來看,2024年,首創環保全年新增簽約合同額47.50億元。其中,水務板塊簽約17.96億元,固廢板塊簽約19.73億元,大氣板塊簽約5.64億元。這一數據相比于以往上百億元的新增合同額有較大落差。

對此,首創環保副總經理游美華在業績說明會上解釋道:一方面,針對行業普遍存在的應收賬款問題,公司增加支付風險作為核心風險評價項,主動控制業務節奏以嚴控項目質量;另一方面,環保行業已從大規模建設期進入存量運營的時代,疊加宏觀環境、行業政策等外部環境變化,部分需求方處于觀望期,市場放量呈現短期收縮態勢;此外,近兩年地方國資紛紛入局讓行業競爭格局更加復雜,對市場化環保企業帶來一定擠出效應。

“從長期趨勢來看,隨著國家‘兩新’政策的出臺,宏觀經濟環境的改善,我們認為長期來看行業仍具有發展潛力。我們會緊跟市場的變化、環境政策的變化,在組織體系、協同機制、業務模式創新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多維發力,爭取在輕資產業務上實現增長突破。”游美華表示。

首創環保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25年,在存量方面,公司聚焦關鍵生產效率指標提升,圍繞提高污水產能利用率、增加焚燒發電上網電量、降低供水產銷差率等關鍵效率指標,全面發力運營提質增效,構建競爭力護城河。同時持續優化生產工藝以降低能源消耗、強化設備維護管理、實施集中采購降低綜合成本、通過貸款置換降低融資成本。

在?增量方面,公司依托存量項目發展多元化衍生業務,加大焚燒發電延伸業務、水務處理增值服務、園區大氣治理等業務拓展。?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實力,加速好氧顆粒污泥等科研成果的商用轉化,探索形成新增長點。?同時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持續拓展輕資產訂單,通過業務協同獲取新項目訂單,做好增長動能的接續,不斷充實利潤來源。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五月天婷婷欧美日韩一区 |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奶水 |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亚欧在线视频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 色老大综合久久综合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