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12 15:47:49
據機構研報分析,整體來看,中小行以及外資、貨基、基金是上周國債、國開、信用與存單利率下行的主要推手。當前的中短端博弈實際已經較為充分,后續(xù)關注點可能仍在大行的買入力度與資金融出量。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趙云
上周,降息降準的消息落地之后,中短債受到利好影響,利率出現明顯下行;而在長端則出現“買入預期、賣出現實”的博弈現象。
基金產品表現方面,長債基金上周的平均收益率略好于短債基金,但市場對短債的關注度不小。短期來看,短債資產的需求或有望進一步提升。
上周(5月5日至5月11日),降息降準消息落地后,中短端受利好出現明顯下行,雖然符合市場預期,但業(yè)內也關注激增的買盤——誰在買入短債資產?
Wind數據顯示,1年期國債上周已降至1.40%,而長端則在“買入預期、賣出現實”的博弈下表現偏震蕩,利率曲線小幅走陡,而周五尾盤央行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提及重啟國債二級買賣,利率由升轉降。
據華安證券研報分析,上周對于國債而言,農商行與外資是短債的主要推動力量,周度凈買入1年期以下國債超100億元,農商行上周采取啞鈴型配置,在買入短債的同時也增配30年期國債;對于政金債而言,上周貨基為主要增配力量;此外,保險機構繼續(xù)二級增配地方債。
其次是信用債與存單交易,上周非銀機構在二級交易市場大量買入存單,12類機構中8類凈買入,與此前數周表現較為一致;信用債方面,基金加碼1-3年期期限中票配置,同時對二永債買入力度增加,上周基金對其他類型債券買入量逼近500億元。
整體來看,中小行以及外資、貨基、基金是上周國債、國開、信用與存單利率下行的主要推手。當前的中短端博弈實際已經較為充分(此前已經在期貨TS合約中體現),后續(xù)關注點可能仍在大行的買入力度與資金融出量。
此外,上周債市杠桿率延續(xù)低位震蕩,整體上升至106.70%,但基金出現加杠桿的情況(資金融入回升至1.99萬億元),銀行系資金融出邊際回升,而中長期債基久期整體有所回落,當前非銀機構可能更加偏好杠桿策略,對久期相對保持中性。
盡管長債基金上周的平均收益率略好于短債基金,但市場對短債的關注卻在提升,且短期來看,短債資產的需求或有望進一步提升。
Wind統(tǒng)計顯示,中長期純債基金上周的平均收益率達到0.13%,短債基金則在0.10%。雖然前述短債資產的熱度高于長債,但實際上,均值沒有拉開太大差距。
畢竟,各類型基金的配置資產當中,久期差異大,品種也多元,且上周各類型債券資產的表現較為分化。諾安基金分析指出,上周債券市場表現分化,期限結構方面,在央行降準降息、資金面預期進一步好轉的帶動下,中短端利率下行,但長端利率表現震蕩,收益率曲線陡峭化。品種方面,政金債表現好于國債,信用債表現好于利率債,信用利差收窄。
有觀點指出,近期債券市場處于勝率較高,但賠率空間不大的震蕩區(qū)間。隨著前期政策刺激效果的邊際減弱和關稅擾動持續(xù),經濟基本面環(huán)比趨弱仍是基準情形,債券市場短期難有明顯利空,即使出現技術性調整,空間也難以較大。
所以,債券利率在前期快速下行后,需要時間來積累下一步的賠率空間。諾安基金分析指出,一方面需要資金面的進一步趨松帶動中短端利率的下行和打開長端利率下行的空間,另一方面,基本面邊際放緩進程需要時間演繹,央行的寬松進程也仍未結束。當下債券市場宜耐心等待,雖然利率下行過程可能并不順暢,但利率下行方向仍未變化。
上周各類型債券基金頭部業(yè)績產品統(tǒng)計 來源:Wind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