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21 21:16:56
復方棗仁膠囊價格暴漲引發關注,該藥價格從2020年一盒12粒約20元飆升至現在的100多元。
記者調查發現,該藥主要原材料中的酸棗仁,價格曾在三年間從每公斤200元漲至1000多元,雖然去年起價格有所回落,但終端成藥價格依然堅挺。睡眠障礙人群增加推動了安神類藥品暢銷,2021年至2024年,一家三甲醫院睡眠科門診患者人數增長近30%。
每經記者|甄素靜 每經編輯|易啟江
“貴到離譜。”兩三億中國人、近四成成年人都可能有需求的這款藥,短短幾年間,價格從一盒約20元,一路狂飆到100多元。
近日,成都梁先生發現,常用的輔助睡眠藥復方棗仁膠囊,部分藥店售價竟高達約148元一瓶(12 粒裝),平均一粒超12元。梁先生有輕度的睡眠障礙,三年前朋友推薦用上了這個藥,當時售價才20多元一瓶。
這一現象并非孤例,網友金小米在網上分享了過去幾年的購藥訂單,通過訂單記錄對比發現,12粒裝復方棗仁膠囊2020年曾低至約20元一盒(瓶),而如今有的渠道一盒(瓶)竟接近150元,5年暴漲約6倍。
網友金小米2020年訂單顯示,5盒(瓶)復方棗仁膠囊售價106.87元,單瓶價格約21元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記者在網絡購藥平臺上查詢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銷售信息,發現不同地區售價和銷售方式存在差別,異地快遞售價稍低,12粒裝最低66元一盒,同城外賣、秒送等形式,12粒裝單盒價格約 80~150元。
復方棗仁膠囊在成都一藥店售價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一款普通的中成藥價格暴漲,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簡稱每經記者)日前深入藥廠、藥材產地和藥店等多環節進行了調查。
1
藥廠:出廠價持續攀升,5月1日后漲價至98元/盒
復方棗仁膠囊由重慶希爾安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目前市場銷售規格分為2 粒裝、6粒裝和12粒裝三種。
記者以購藥者身份,就復方棗仁膠囊價格問題咨詢了重慶希爾安公司工作人員,并獲取了該藥品近幾年出廠價及售價相關信息。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藥12粒裝零售價為128 元一盒,他們公司供貨價(即經銷商進價)為98 元。公司還規定,每盒銷售不得低于零售價128元。
工作人員稱,這幾年,該款藥價格確實上漲比較多。2021 年,公司供貨價12粒裝每盒未低于過四五十元,2022~2023年未低于過68元,從今年5月1日起調價至 98元。
就復方棗仁膠囊過去幾年價格波動情況,記者采訪了重慶希爾安藥業負責該款藥品銷售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是因為兩種主要成分原材料大幅上漲,并且該款藥品目前僅在藥店渠道銷售,沒有做醫院(渠道銷售)。
2
藥材:主要原材料三年間從每公斤200元上漲到1000多元,最近兩年有所回落
記者了解到,復方棗仁膠囊主要成份為酸棗仁(制)、左旋延胡索乙素,輔料為淀粉。在中藥材市場,酸棗仁為大宗常用品種,是養心安神類常用藥,正常年用量為7000至8000噸,主產在黃河以北丘陵及山坡,以野生資源供應為主。
中國中藥協會中藥生態農業專業委員會委員劉紅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20年8月份以前,酸棗仁的價格一直平穩,2020年9月份,由于受災減產,價格一路上漲,從200元每公斤起步,6個月上升為300元每公斤。2021年產新時,“搶青”(提前采收)嚴重,而且減產加劇,價格進一步上漲至450元每公斤。2022年1月,漲到470元每公斤,2023年6月份漲到1050元每公斤。
由上述數據可見,酸棗仁17個月上漲了580元,三年間則累計上漲了近800元,漲幅達400%。
“血雨腥風!”談到酸棗仁最近幾年的價格波動,一家中藥企業采購銷售負責人張陽(化名)這樣形容。他分析,出現2020年~2023 年這個上漲周期,是因為疫情后需求激增,疊加野生資源稀缺、資本涌入,推動酸棗仁價格從200元每公斤飆升至千元以上。彼時,“搶青”現象嚴重,導致產量與質量雙降,市場炒作氛圍濃厚,加工戶普遍以約900元每公斤成本囤貨。
復方棗仁膠囊另一原料延胡索,在過去幾年內價格也出現了較大波動。據中藥材天地網統計數據,2020年~2022年,受減產和供應緊張影響,延胡索價格從每公斤40元漲至150元。2023年~2024年震蕩維持高位,最高達160元每公斤。
數據來源:中藥材天地網
不過,從2023年~2024年下半年開始,酸棗仁和延胡索價格分別出現了下跌趨勢。其中,酸棗仁2024年7月份跌到了520元每公斤,10個月下跌了530元,跌幅超50%,目前價格維持在約400~500元每公斤。陜西產延胡索最新價格為65元每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下降70元,跌幅高達約52%。
3
藥店:藥價跳漲,有些消費者“基本咬著牙買”,有的則改買其它替代品
藥材價格回落,終端藥價依然堅挺,為什么?記者就此采訪到了一些藥店負責人。
深圳南山區經營多家連鎖藥店的負責人黃先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核心的原因是需求旺盛,供不應求。盡管價格高,但是因為效果好,需求量大,買家基本會選擇“咬牙買”。
曉夢(化名)告訴每經記者,她最早購買是2020年,當時一瓶12粒20多元。起初,該藥價格上漲較為緩慢,但自 2024 年起,價格大幅攀升,漲至 88 元后,她便停止購買,有需求時轉而尋找其他藥物替代。曉夢還提到,價格暴漲后,許多藥店不再銷售此藥,以往隨處可見的復方棗仁膠囊,如今在部分藥店已難覓蹤影。
每經記者在藥店實地走訪中發現,多家藥店確實出現了復方棗仁膠囊斷貨的現象。藥店工作人員在查詢藥店系統之后告訴記者可以預訂,2~3天后可到貨,其后臺顯示售價為一盒101元,會員價也要99元。
也有藥店銷售人員極力推薦主要成分為靈芝等中藥材的安神沖劑,一盒32包售價高達300多元,或者安神補腦液、棗仁安神膠囊、褪黑素、鹽酸羅通定片等。不過,水漲船高,有些替代品價格近年來也普遍上漲。
藥店在售的復方棗仁膠囊及同類藥物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甄素靜 攝
至于為啥終端藥品沒有和上游藥材價格同步下降,康美中藥城質量監管部負責人劉洋清表示,這是因為,與原料市場相比,成品藥受原料價格波動的傳導滯后時間更長。他解釋稱,生產一批成品藥之前,通常會儲備較多原料,若這批原料采購價格高,其成本自然升高,進而導致售賣價格上漲;反之,原料價格降低時,正常應下調售價,但成品藥調價過程較為復雜,因涉及眾多部門,一般又不會輕易調低價格。
4
醫院:2021年~2024年,睡眠科門診患者人數增長近30%
安神類藥品暢銷的背后,是睡眠障礙人群數量的增加。一位不愿具名的三甲醫院精神科醫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相較十幾年前,最近這些年,受睡眠問題困擾患者明顯增多,這在其門診中尤為明顯。
《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數據顯示,成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而有42%的老年人入睡時長超過半小時,失眠率高達21%。據國家衛健委精神障礙診療規范(2020年版)數據,中國人口失眠癥發病率在10%~20%,即14億人中有兩三億人患失眠癥。
不久前,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5)》,披露了2021~2024年來某三級甲等精神專科醫院睡眠科對門診和住院患者的接診數據,包括患者的診斷、治療等信息。數據顯示,2021年該院睡眠科門診患者人數為4595人次,到2024年,已增加至5936人次,增長了29.18%。
咨詢公司Frost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預測,中國失眠癥患者數量將從2017年的2.5億人增長至2030年的3.3億人,年復合增長率為2.9%。與此同時,失眠癥藥物市場規模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預計從2017年的103億元增長至2030年的212億元。
記者|甄素靜
編輯|易啟江
視覺|帥靈茜
排版|易啟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