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 2025-06-26 21:11:38
千年古韻流淌,非遺美食飄香。美食和古鎮,會碰撞出怎樣的文旅新氣象?6月25日,“萬千氣象看四川”第二季度主題采訪組走進樂山市蘇稽古鎮,深入探訪這座擁有1400余年歷史的古鎮如何激活“美食+文旅”新動能,成為巴蜀文旅走廊上人氣飆升的活力地標。
始建于隋朝的蘇稽古鎮,區位優勢明顯——距樂山大佛11.7公里,離峨眉山21.2公里。這里留存有唐代天王寺、清代茹公橋等30余處文物古跡及4A級景區烏木文化博覽苑,自古便是商貿重鎮、峨眉朝拜起點,享有“魚米之鄉”“美食之鄉”“絲綢之鄉”“龍燈之鄉”等盛譽,并榮膺“天府旅游名鎮”“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標”稱號,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路線。
蘇稽古鎮
“舌尖上的非遺古鎮”
記者來到古鎮美食街區看到,盡管不是工作日,景區內仍游人如織,熱鬧非凡。古街兩側商鋪林立,非遺美食飄香,蹺腳牛肉、米花糖、豆腐腦等老字號店鋪前,不少游客正在樂享美食。
蘇稽古鎮作為樂山“美食+文旅”融合發展的標桿,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蹺腳牛肉”為核心,打造了集美食體驗、文化展演、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我們店在古鎮里開了十幾年了,平常節假日時,一天要接待四五千客人,店里每天都會準備充足的新鮮食材,讓游客們吃到更地道的蘇稽美食。”知名蹺腳牛肉品牌“古市香”門店負責人徐雨杰介紹道。
近年來,古鎮魅力磁場不僅鞏固了本地老字號,更吸引了樂山甜皮鴨、缽缽雞等眾多名小吃匯聚于此,形成了豐富多元的美食矩陣,歷史底蘊與非遺美食在這座煙火古鎮交融共生。
蘇稽古鎮
美食為媒,擘畫文旅新圖景
促進“文旅+百業”“百業+文旅”雙向賦能,把樂山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美食是重要切口。
古鎮上的蘇稽香油米花糖制作技藝、蹺腳牛肉湯鍋制作技藝被授予“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煙火氣息與非遺在此相互交融,塑造了片區獨特的人文魅力。
美食帶來的文旅吸引力在數據上得到有力印證:2025年1月—5月,蘇稽古鎮累計接待游客46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0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5%、17%。
樂山市市中區文旅宣促中心主任伍桂明介紹,市中區將美食作為轉化文旅資源優勢的重要切口。近年來,持續擦亮“樂山味道”金字招牌,聚焦建設“世界美食之都”,傾力打造張公橋、上中順等8條特色美食文化街區,86道美食入選“天府旅游美食”名錄,夜間集聚區游客數量年均增長22.6%以上。
蘇稽古鎮
“接下來,我們將奮力打造世界美食文化旅游體驗區,建設樂山味道·食品飲料產業園,培育特色美食品牌,發布嘉州美食旅游地圖,舉辦世界川菜大會、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大會等重大活動,擦亮‘樂山味道’美食名片,助力四川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伍桂明表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