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西安 2025-07-01 17:35:23
春為歲首,奮進當時。開年即沖刺的西安,以“全市一盤棋”的戰略思維統籌招商格局,構建起“政策圖譜靶向招商、產業園區筑基提質、全周期服務保駕護航”的立體化招商新生態。一季度,西安優質項目如潮涌聚:高端制造錨定全球產業鏈前沿,新能源新材料開辟綠色增長極,低空經濟與數字經濟解鎖新賽道。產業發展“引進一個、帶動一串、輻射一片”的乘數效應逐步放大,在重塑城市產業版圖的同時,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積蓄長遠勢能。
圖源:西安發布
西安“吸金”磁場持續釋放強大引力,無論是深耕多年的“老朋友”,還是慕名而來的“新朋友”,都紛紛加碼布局。一季度,西安迎來近20家國際頭部企業落地或再度合作。今年1月,總投資147億元的中國工商銀行西安數據中心西咸園區項目重磅簽約。據悉,該項目建成后將與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兩大園區構成“兩地四中心”構架,可為其境內外分支機構及“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數據服務和算力支撐。作為西安的“老朋友”,工行自2019年起,便陸續在西安布局信用卡催收中心、外呼中心、制卡中心3個全國性金融中后臺機構,此次再度加碼,無疑是對西安科研實力、人才集聚效應以及優質營商環境的高度認可。工行相關負責人直言:“希望以此為契機,發揮好工行金融優勢,深挖資源優勢、聚集產業動能,帶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實現攜手共贏。”
圖源:西咸新區
不僅是工行,眾多世界500強“老朋友”也紛紛選擇在西安加大投資力度。比亞迪再擲百億落子,持續深耕;博世集團,這個已扎根西安15年的行業巨頭,與經開區再簽投資合作框架協議,首期擬追投不少于1000萬美元,擴建本地化的伺服驅動生產線、擴大研發中心規模,并計劃成立工廠自動化中國采購中心;韓國LG電子也再度加碼,投資建設LG中央空調西北中心,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產10萬臺智能空調的產能,帶動上下游形成20億元規模的配套產業鏈;德國西門子則選擇續約,持續深化合作。
與此同時,西安不斷拓展“朋友圈”,吸引諸多“新朋友”投資興業。1月,全球規模最大的辦公空間運營商IWG集團落子西安,構建總部經濟生態圈;3月,娃哈哈集團在西安的首個投資項目啟動,計劃投資10億元在經開區構建飲品生產基地,為區域食品飲料產業版圖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頭部企業聚集,優質項目也在加速上新。西北地區最大的天貓優品家電家居超級旗艦店正式開業,打造全新場景化購物體驗;西安鉑力特金屬增材制造大規模應用智能產業化項目(E地塊)竣工投產,將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金屬增材制造產業化基地。綜合而言,國際巨頭的加碼布局,直觀印證了西安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競爭力,而頭部項目的集聚效應,正加速產業資源整合,為西安構建更具韌性的經濟發展格局提供強勁“新”力量。
低空經濟已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城市產業規劃的關鍵詞。作為航空航天強市、科教重鎮,西安在低空經濟領域早有布局,并與全國發展浪潮同頻共振,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
今年1月,西北低空經濟科技研究院在西安成立,標志著產學研深度融合進入新階段;2月,西咸新區無人機試飛基地正式揭牌,該基地作為集研發試制、檢測驗證、試驗飛行、適航服務、飛手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不僅為無人機產業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支撐,還搭建起科教融合的互動橋梁,加速產業生態的培育與創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西安擁有無人機產業鏈企業300余家,產業規模超過300億元,低空經濟產業相關的注冊企業近3000家,發展態勢迅猛。
含“新”量十足的產業項目不斷涌現。總投資12億元的陜煤涇久新能源產業基地竣工投產,為新能源汽車、儲能等下游產業鏈提供有力支撐,助力完善產業鏈;總投資4.61億元的譜尼西北總部大廈(西安)項目順利竣工,打造集食品、農產品、生態環境等檢測、技術研發、業務運營于一體的綜合檢驗檢測基地;北京海量數據西北總部項目簽約落地,預期帶動西安數字經濟產業的技術創新與應用拓展,吸引更多相關企業集聚。
值得一提的是,譜尼測試集團從意向落戶到簽訂入區協議僅用了約100天。在項目初期,更是一次性實現“交地交四證、拿地即開工”,工期縮短了3~4個月,充分彰顯了西安招商引資服務的“速度”與“溫度”。
圖源:浐灞國際港在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傳統制造業也在加速智能化轉型。總投資20億元的西北未來智能家電產業基地將于年內建成投用,規劃建成西北首個以空調為主,涵蓋其他高端智能家電,集研發、整機生產于一體的全電全產業鏈基地,為區域先進制造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西安立足關中、面向西北、輻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交通、區位和市場優勢,以及扎實產業基礎和良好營商環境,是吸引企業投資的關鍵因素。”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25年將更大力度推進產業強市建設,實施“工業倍增計劃”,推動汽車、光伏等重點產業組鏈成群,大力發展生物制造、增材制造、商業航天、無人機、新材料、光子、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培育新的工業增長極。
一季度,西安“引進一個、帶動一串、輻射一片”的乘數效應不斷顯現,新興產業占比顯著提升,正以新質生產力重塑產業版圖,在新興與未來產業賽道上加速奔跑。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的背后,是西安在招商引資工作上的創新突破。
今年以來,西安市投資合作局敏銳捕捉新形勢下的機遇與挑戰,以“聚焦”“創新”“強化” 為關鍵詞,積極探索差異化、特色化、專業化的招商新模式。
與以往的 “鏈” 式招商不同,西安如今的精準化招商深入產業鏈關鍵環節,制定精準招引目標。同時,結合各區縣、開發區的產業布局優勢,量身定制招商方向,推動產業招商與產業集聚深度融合。
在政策支持方面,《西安市重點產業發展及招商指南》《西安市重點產業鏈招商圖譜》將于近日發布,旨在將近、遠期潛在目標企業,依據產業分工、特色和需求,精準導入產業片區和園區;而《西安市國有投資建設運營產業園提質增效實施方案》的出臺,提出加強產業研究規劃、盤活低效閑置資產、完善資產管理等舉措,助力產業園區提質增效。
圖源:西安發布
西安以全方位的服務為項目“保駕護航”。《西安市產業項目籌建“全周期”服務方案》即將印發,聚焦項目洽談、土地出讓、建設施工、竣工投產等關鍵環節,提升項目招引落地效率和質量,努力實現“引進即籌建、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
春山可望,篤行可至。西安正以招商引資的“強磁場”,集聚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持續厚植投資沃土,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乘風破浪、奮勇前行,向著建設現代化產業強市的目標大步邁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