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23:39:13
國務院總理李強7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有關舉措。會議指出,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是涉及千家萬戶、事關長遠發展的重要惠民舉措。要指導各地盡快細化工作方案,按照分擔比例安排好補助資金,確保按時足額撥付。要加強動態監測評估,科學核算辦園成本,統籌好公辦、民辦幼兒園補助政策,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等群體政策銜接和兜底保障。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星
國務院總理李強7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當前防汛抗旱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匯報,審議通過《自然災害調查評估暫行辦法》,部署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有關舉措。
會議指出,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是涉及千家萬戶、事關長遠發展的重要惠民舉措。要指導各地盡快細化工作方案,按照分擔比例安排好補助資金,確保按時足額撥付。
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推行免費學前教育,關鍵在各級政府要增加對學前教育的投入。2010年,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只有56.6%,而到2023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已經達到91.1%,這就得益于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的增加。“要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普惠率,實施免費學前教育,就必須提高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占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
會議指出,要加強動態監測評估,科學核算辦園成本,統籌好公辦、民辦幼兒園補助政策,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等群體政策銜接和兜底保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今年6月份剛剛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明確規定,有條件的地方逐步推進實施免費學前教育,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
“目前來看,免費學前教育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仍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推行免費學前教育不能只讓公辦園免費,而是要讓公辦園、民辦園都免費,才能避免教育不公平的問題。當前,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個城市,財政對不同幼兒園的補貼存在不均衡的現象。實施免費學前教育前,建議地方財政部門一定要算好賬。
熊丙奇則認為,有人擔心,免費教育可能會影響學前教育質量。如果推進免費,財政撥款沒有補上免收保教費的經費缺口,或者因為免費而減少對師資建設等的投入,這確實會影響到學前教育的質量。為此,在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時,必須確保學前教育保教質量。
“可以探索學前教育券制度,即按學前教育生均撥款標準,為適齡幼兒發放學前教育券,由適齡兒童(監護人)自主選擇公辦園、民辦園,學前教育券覆蓋公辦園所有保教費,全部或部分覆蓋民辦園保教費。”熊丙奇說。
會議指出,要統籌考慮學齡人口變化、財力狀況等因素,堅持保基本保普惠原則,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投入機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幼兒園教師待遇,提升辦園質量水平。要加強學前教育監督管理,嚴格落實監管責任,規范辦園行為,切實守護好在園兒童身心健康。
會議指出,當前已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立足防大汛、抗大災,擰緊責任鏈條,進一步強化協同配合,確保安全度汛。
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強監測預警,遇有突發情況及時果斷組織轉移避險,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要未雨綢繆,做好重點區域、重大工程和薄弱環節查險排險工作,努力減少災害損失。要統籌做好受旱地區抗旱減災,精準調配抗旱水源,保障作物灌溉用水,確保群眾飲水安全。
會議指出,要科學嚴謹、實事求是做好自然災害調查評估工作,深入總結經驗教訓,深刻剖析問題短板,進一步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對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自然災害要提級調查、掛牌督辦,及時回應公眾關切,舉一反三抓好整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組織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和13個重點省份聯合會商,研判“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雨情汛情和臺風形勢,分析洪澇臺風災害風險,研究部署防汛救災重點工作。
會商預測,7月16日至8月15日,我國降雨呈“南北多、中間少”分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珠江、黃河、海河、遼河等流域可能有較重汛情。有2至3個臺風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其中1個可能北上影響北方地區,防汛防臺風形勢不容樂觀。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