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公司快評 |達華智能涉嫌信披違規被立案,股價“一字”跌停,投資者不應 “背鍋”

2025-07-29 13:57:09

每經評論員 杜宇

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企業的誠信經營和規范運作,然而達華智能(SZ002512,股價4.45元,市值51.05億元)近期的一系列問題卻令人擔憂。7月28日,達華智能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這一事件再次將公司的治理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投資者的利益也面臨巨大風險。7月29日,達華智能開盤“一字”跌停。

從公司過往情況來看,達華智能早已問題纏身。去年底,公司因近8億元合同事項未披露、虛增利潤等問題被福建證監局責令改正。今年初,公司又進行了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涉及12份財報。此次被立案,無疑是其長期以來管理混亂的集中爆發,而投資者卻不得不承受由此帶來的損失。

達華智能在電視機主板領域有較高的知名度,據2024年年報,公司去年在顯示主板領域實現出貨量近1500萬片,服務全球知名品牌和客戶超200家,產品暢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然而,公司卻在信息披露和財務管理上屢屢“失真”。例如,2021年12月,達華智能子公司福米科技與昆山之奇美簽訂重大合同,合同金額約7.95億元,但公司未履行審議程序,也未進行信息披露。

今年1月底,達華智能出具了整改報告,聲稱將對內部管理制度進行系統梳理,完善相關內控制度,加強對關聯交易的管理,建立健全股權轉讓等業務的內部控制流程。然而,這些整改措施是否能夠真正落實并有效解決問題,仍有待觀察。

達華智能的種種亂象,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破壞了資本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公司及其實控人的不當行為,讓無辜的投資者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是基于對市場規則的信任和對公司的合理預期,而不是成為公司違規行為的“背鍋人”。

監管部門對此類違規行為的立案調查,是維護市場秩序的必要之舉。公司及其實控人應深刻反思,正視自身問題,積極配合調查,盡快采取有效措施規范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流程,重建市場信任。同時,投資者服務中心等相關機構也應積極介入,為投資者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和維權渠道,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一级国产加日韩加欧美 |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一二三区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少妇三级 | 日本免费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免费在线黄a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