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22:32:33
千里洮河,唯富臨洮。
在海拔約2000米的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黃河上游最大一級支流——洮河滋養著這片黃土地,孕育了淳樸的臨洮人民,和以甜百合和金絲皇菊為代表的特色臨洮農產品。
讓農民富起來是重中之重,帶動農民致富,關鍵是產業扶持。為助力農村小微企業成長壯大、拓展市場,平安融易響應上級單位號召,積極幫扶臨洮百合產業鏈企業,提供各類務實服務,惠及當地產業發展與農民增收。
“我們工作目標,就是要解決小微企業實實在在的問題。”為深入了解一線企業幫扶現狀,在黨建引領下,7月30日,陸金所控股黨委副書記毛進亮、平安融易甘肅分公司黨委書記魯薦永,帶領平安融易來自總分84名青年干部,趕赴甘肅臨洮田間地頭回訪,深入有機百合、金絲皇菊產業基地回訪調研,并與企業座談交流。
“生三年、養三年、長三年,從一顆小種球成長為能‘食藥同源’的甜百合,我們農民、企業需要付出整整九年。”甘肅臨洮縣太石鎮,恒德源農業營銷負責人單文睿于百合加工基地,向平安融易調研團隊介紹道。
漫長的生長周期,意味著企業前期投入大、中期生產標準高、后期銷售壓力重。這不僅是百合一個產業的挑戰,也是甘肅眾多優質農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普遍困境。洞察到這一痛點,平安融易自2018年起,便將目光聚焦臨洮金絲皇菊、百合等農產品產業,精準施策,組織青干志愿者深入田間地頭了解并解決農戶小微難題。
金融服務不止資金幫扶。為實現以消促產,平安融易運用自身客戶網絡和多元渠道優勢,架起了一座“從田間到舌尖”的橋梁,將品質高、價格優的臨洮百合、金絲皇菊等特色農產品,精準對接給全國消費者。
在座談會上,恒德源農業營銷負責人表示,臨洮百合農產品品質高,但銷量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平安近年來除了資金支持,還在生產線建設、銷售渠道拓展上給予了莫大支持,“今年剛過半,就已助力合作社銷售額達92萬元,近五年累計銷售額已經超過800萬元。”
“我也是農村人,農村、農民是我們的基礎。”陸金所控股黨委副書記毛進亮表示,希望看到這些農產品能形成產業化,而不僅僅是由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初級農產品,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農民致富。
“這種‘以消促產’的模式,有效激活了當地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蓬勃發展。”魯薦永是陸控在甘肅的第一位員工,對當地花卉、草藥、茶品等特色農產品如數家珍。他表示,甘肅分公司在上級黨委領導下,多年來通過“AI+O2O”線下+線上方式,走街串巷,去田間地頭幫扶一線小微企業,目前已累計為甘肅當地超6萬小微企業主提供金融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為助力農產品轉換為企業實打實的收入,拓寬銷售渠道,8月1日,陸金所控股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席通專亮相直播間,講述平安融易助企情況,并“帶貨”臨洮特色百合產品,共吸引6.5萬人次觀看,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到1萬人,收獲點贊近5萬次,直播間實現超45萬元帶貨。
產業興,則鄉村興;企業強,則農民富。黨的二十大擘畫的“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宏偉藍圖,正激勵著平安力量深入田間地頭。
平安融易深刻認識到,幫扶鄉村企業,就是激活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是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抓手。要讓這股“活水”長流不息,關鍵就在于構建一套可持續、能造血的長效助企機制。
去年,“中國平安2024-2026年服務甘肅鄉村振興計劃”正式發布,圍繞產業幫扶、金融支持、消費幫扶、黨建共建、民生幫扶五大核心方向持續深耕、加大投入。長效機制的牽引下,平安融易積極行動,將計劃藍圖轉化為扎實舉措。
據魯薦永介紹,在黨建引領下,平安融易聯合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向臨洮百合產業精準注入特色產業發展資金,落地支持臨洮恒德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小金碗百合羹類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預計可每年增加利潤57.2萬元,同時年增加收購農副產品價值近230萬元,讓產業增效與農民增收形成穩固的良性循環。
幫扶成效需要在實踐中檢驗與優化。為實打實了解企業幫扶情況,來自全國各地的平安融易青年干部常態化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與企業負責人交流,落實“踐行公益、回饋社會”的平安價值理念。
平安融易青年干部在本次回訪臨洮時深有感觸。“這次黨建調研,既是對我們過去幫扶下當地產業成長的一次檢驗,更是平安融易落實集團鄉村振興戰略、踐行長效助企的重要實踐。走進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我們才能真切看到進步在哪里,痛點在哪里,從而為下一步更精準、更持久的支持找準發力點。”一青干表示,這種常態化的跟蹤反饋機制,正是平安融易確保幫扶“長流水、不斷線”的保障。
相關負責人表示,“平安融易旨在陪伴小微企業主長久發展。我們不僅會提供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還會利用平臺優勢‘搭把手’,并且分享我們的經驗和想法。”陸控黨委副書記毛進亮在企業座談會上強調,未來,平安融易也會重點探索新技術運用,給鄉村企業提供更持久的動力,讓長期幫扶的基礎打得更深、更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