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 20:16:14
8月5日晚,若羽臣發布公告稱正籌劃發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公司董事長王玉表示,此舉主要為推進全球化戰略,利用港股市場流動性提升和政策放寬等有利條件。若羽臣近年來業績增長迅速,股價大漲后曾遭遇二股東減持和股價回落,市場對其高增長持續性存疑。此次赴港上市旨在提高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助力國際化發展。東吳證券分析師指出,此舉有利于若羽臣對接國際資本,提升國際影響力。
每經記者|舒冬妮 每經編輯|張益銘
8月5日晚,若羽臣(003010.SZ)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并申請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目前正與相關中介機構進行商討,發行細節尚未確定。
因近一年股價翻倍,消費股若羽臣備受資本市場關注,但股價大漲后二股東減持、高增長能否持續也引發市場質疑,如今公司緊鑼密鼓地赴港上市再次引發關注。8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到公司及董事長王玉,其回應表示,主要是為公司全球化考慮,去年就有計劃赴港上市,如今港股市場流動性持續提升、政策放寬都是上市的有利條件。
記者注意到,“A+H”雙平臺模式已成為新趨勢。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6日,今年港股新上市公司有52家,其中如寧德時代、赤峰黃金、恒瑞醫藥、海天味業、安井食品等已在A股上市的公司占比達到近20%。
公告提到,此次發行H股并赴港上市,是公司為進一步提高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提升國際化品牌形象,增強境外融資能力,符合公司總體發展戰略及運營需要。王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解釋,考慮到公司全球化發展戰略,自去年就有港股上市的計劃,今年得以落地推進,主要出于政策環境友好、港股流動性增強、行業示范效應與資本多元化需求等方面原因。
一方面,香港積極推動資本市場發展,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也放寬了相關條件,使得上市流程更加便捷,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另一方面,近年來港股流動性不斷提升,市場活躍度高,有利于若羽臣上市后的股票交易和合理估值。此外,當前公司業務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此時赴港上市能夠借助行業熱度,獲得資本“活水”,助力公司進一步擴張。
8月6日,東吳證券首席分析師吳勁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指出,從若羽臣自身業務發展而言,國際化發展是大勢所趨,其自有品牌綻家、斐萃等本身就有國際化基因,港股上市會更有利于公司國際化發展。
“同時,無論港股還是A股消費行業,交易活躍,今年的整體表現均較好,已經涌現出一批A股上市公司赴港再上市,對于若羽臣而言,也是較好的時機?!眳莿挪菡f。
多家券商研報寫到,此次赴港上市有利于若羽臣對接國際資本,為其全球化擴張提供資金動能;還可提升公司國際影響力,助力品牌出海全球化布局;此外,港股資本運作靈活性高,可降低跨境業務匯率波動風險,有利于公司開展海外優質資產收購。
“其實A+H兩邊上市之后,對公司的合規性要求是更高的,也有助于提升品牌調性和影響力,無論港股上市后股價表現如何,都將有利于公司的國際業務開展?!眳莿挪荼硎尽τ谖磥韲H業務發展,若羽臣表示,會先以綻家為主,先考慮東南亞市場的布局。在收購方面,公司也會在全球市場挖掘大健康、個護行業的優質產業資源。
2020年上市之后,若羽臣很長一段時間在資本市場都默默無聞,直至2024年公司營收增長29%,歸母凈利潤大漲95%,成為最賺錢的電商代運營上市公司,也在這年成為了行業中最被資本市場看好的公司。自2024年下半年開始,其股價一路上漲,區間漲幅一度超5倍。今年6月17日,若羽臣盤中股價創下歷史新高達64.68元/股,市值一度超過140億元。
也是今年6月,若羽臣第二大股東朗姿股份擬減持不超過476.8萬股股份被指高位套現,若羽臣在此次采訪中回應表示,朗姿股份不參與公司經營,減持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產生影響。
此外,近兩個月來,公司股價較峰值也已回落超20%。股東減持、股價回落,市場不乏對若羽臣高增長能否持續、以營銷換增長的質疑。今年5月,王玉曾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股價大漲后一度睡不著覺,但如果有一天股價回落也是自然規律。
對于若羽臣的股價表現,吳勁草也談到,自去年以來公司股價大幅上漲,主要得益于業績增速較快,而近期股價回落,一方面是估值消化,另一方面是消費龍頭公司及行業估值都在下調。
若羽臣公告顯示,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00萬元~7800萬元,同比增長61.81%~100.33%,主要原因是自有品牌戰略價值凸顯,驅動業績持續高速增長。
而此次發行H股并赴港上市,或也是公司為了尋求更高更持久的增長,但能否如愿以償也有待時間檢驗。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7832234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