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18:57:07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趙云
又是一年新財富投票季。最近,一則機構人士吐槽券商首席的言論刷屏社交網絡。該人士稱,“那些推票沒有報告只有段子只會給別人添麻煩的首席,我祝你入圍不了新財富……”
圖片來自網絡
這樣一段言論,卻在社交媒體引來部分網友冷嘲熱諷:“等報告寫出來還有你肉吃?”
有券商研究所合規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分析師在沒有發研報之前,就以段子的形式向客戶做推薦,本來就是不合規的,嚴格來說,段子內容不能實質超出前期已發布報告。
而相關行業人士對此類現象的批評竟引來這么多非議,或許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些從業人士的合規意識淡漠。
長期以來,分析師等從業人員通過社交媒體私自向投資者發送薦股信息堪稱行業的一種頑疾。監管機構對分析師的此類行為也持續保持高壓監管的態勢。
最近,一年一度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進入投票階段,各個行業每天的排名變化在賣方群體中備受矚目。
就在這幾天,一則某機構人士吐槽券商首席的言論刷屏社交網絡。從網傳相關內容來看,該人士借新財富投票契機,對一些分析師的言行表達了不滿,“那些推票沒有報告只有段子只會給別人添麻煩的首席,我祝你入圍不了新財富,并且祝你合并的時候被掃地出門”。
雖然目前還無法確認上述被吐槽的首席(分析師)究竟來自哪家券商,不過有網友評論稱,“感覺符合內容的券商首席有點多。”
上述言論引發的一些爭議 截自小紅書
記者注意到,在一些社交平臺,上述機構人士的言論引來了不少網友的冷嘲熱諷。“等報告寫出來還有你肉吃?”“報告值錢嗎,段子帶你的才是兄弟。”一些人在一時口快中似乎還透露了行業的某些“潛規則”。
然而從合規的角度來看,該人士對于部分分析師“沒有報告只有段子”現象的批評其實不無道理。
“(這種做法)當然不合規,分析師必須要先發研報,才能發段子,而且段子也要過合規流程的。總之,我們往客戶那邊發的任何東西,都必須過合規,包括段子、報告、微信公眾號、海報等。”某券商分析師向記者指出。
某券商研究所合規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段子內容不能實質超出前期已發布的報告,分析師在沒有發研報之前,就以段子的形式向客戶做推薦,嚴格來說,是不合規的。
此前,監管對分析師發布觀點的行為就已有具體的規范。根據《證券分析師執業行為準則》第十二條規定,“證券分析師應當通過公司規定的系統平臺發布證券研究報告,不得通過短信、個人郵件等方式向特定客戶、公司內部部門提供或泄露尚未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內容和觀點,不得通過包括論壇、博客、微信、微博等互聯網平臺對外提供或泄露尚未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內容和觀點。”
長期以來,各券商研究所的分析師都習慣于通過微信等社交平臺及時發布各類市場簡訊(行業俗稱“段子”) ,其中諸如通過段子、小作文私自向客戶發送薦股信息的行為堪稱賣方行業的一大頑疾。
然而,就是上述這樣對現實的批評卻引來較多非議,從一個側面折射出,目前行業內一些從業者的合規意識較為淡漠。
近年來,監管機構通過行政處罰、警示函、問責等多重手段,持續規范券商分析師執業行為,其中對券商分析師通過微信等非合規渠道發布投資建議的行為也持續保持高壓監管態勢。
案例1
處罰時間:2024年1月
違規行為:某券商研究所所長劉某作為研究所負責人,對公司研報業務存在提前泄露內容等問題負有領導責任,同時其個人還存在向客戶違規私自薦股的情形。
處罰結果:湖南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案例2
處罰時間:2023年5月
違規行為:某券商分析師余某,作為證券從業人員,于2022年7月13日通過微信聊天方式向700余名客戶發送相關內容,并被轉發傳播,造成不良影響。該內容未形成研究報告,也未經任職的公司審核。
處罰結果:上海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案例3
處罰時間:2023年8月
違規行為:某券商分析師方某,作為證券從業人員,未經審核在未向公司備案的微信群中發表關于上市公司的評論意見,其中個別上市公司為其任職機構未覆蓋的公司,或相關評論意見超出其任職機構已發布研究報告的內容。
處罰結果:上海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業內人士認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均需通過合規渠道發布,并嚴格遵循審核、留痕等要求。對于券商而言,需建立全流程合規管控體系;對于分析師,應強化合規意識,避免因 “隨意發段子” 而觸碰監管紅線。
此外,監管機構也要求券商將員工新媒體賬戶納入合規管理體系,并會定期抽查展業內容。例如,河北證監局2024年7月通報指出,部分券商存在微信展業管控失效問題,導致部分員工在未注冊登記為投資顧問的情況下,違規向客戶發送個股分析、預測或建議等相關信息。
河北證監局指出,各機構務必把牢對員工微信展業行為的合規管控,嚴格落實從業人員管理的各項規定要求,確保規范發展。經營機構應對員工微信展業情況建立事前警示、事中監控、事后糾錯機制,確保及時發現員工違規執業行為,及時應對可能涉及的輿情事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