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19:28:58
每經編輯|葉峰
最近市場情緒是真的好啊,指數邁著小碎步一路往上走,不斷創新高。
8月18日,A股市場三大指數再度拉升走強,滬指漲0.85%邁上十年之巔,全天成交2.81萬億元。
對于近期指數新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充裕的流動性驅動。同時,隨著國內無風險利率系統性下行,海外美元流動性外溢,增量資金持續入市,疊加“反內卷+大基建”政策組合拳的發力,通脹預期提升,共同推動指數中樞逐步上移。
可拆開來看,雖然指數創新高,但個股層面卻兩極分化明顯。即使大盤蹭蹭往上漲,不同人的體感卻是不一樣的。
若拉長時間來看,全年也呈現出明顯的分化現象。從年初火爆的AI,到后來的創新藥、新消費、大金融,再到近期的反內卷、大基建……熱點一個接一個,行情輪動比電風扇還快。
結構化行情似乎成為了常態。根據廣發證券的研究,歷次流動性驅動的牛市中,均分為快速輪動期和持續主線期兩個階段。在快速輪動期,幾乎所有風格都能輪動到,但持續性不強,只有后續率先獲得基本面改善預期的行業,才有可能成為市場持續性較強的主線,進而進入牛市第二階段——持續主線期。可見,結構化行情,本就是牛市的特征之一。
這種行情下,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想抓住機會是非常難的。很可能前腳剛上車科技,后腳創新藥就起來了,總是錯過一步。
也契合了最近不少投資者的疑問:為什么牛市反而賺錢難度增加了呢?
因此,在這種背景下,要在當前的A股市場中獲得理想的投資回報,提前確定投資方向成為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
如果你既希望擁有大盤指數的相對穩定,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中小盤股高成長的紅利,那么能夠做到二者兼容的中證A500指數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一,行業均衡不偏科
中證A500指數的編制堪稱行業“端水大師”。它不像滬深300那樣近乎絕對的考量市值,在挑選成分股時,充分考慮了行業的均衡性,做到“雨露均沾”。
從行業覆蓋來看,中證A500指數實現了中證二級行業全覆蓋,三級行業基本覆蓋,不管你關注的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領域,統統囊括。
更關鍵的是,它并非簡單拼盤,而是在新質生產力方面更加聚焦,納入了更多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等新興領域龍頭。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Wind,前十大申萬一級行業,截至2025年6月30日。行業占比動態變化,僅供參考。
從成份股權重來看,中證A500中銀行占比少,在滬深300指數的基礎上在非銀金融+銀行+食品飲料上減少了約12.51%的權重,均勻分配到其余新興行業。權重行業分布方面與A股整體更一致,代表性更強。
第二,A股“尖子班”,龍頭薈萃
不僅行業覆蓋度廣,中證A500指數還吸納了各行業龍頭。
在每個中證三級行業中,將截至2025年6月30日市值排名前兩位的公司定義為“行業龍頭”。結果顯示,A500指數覆蓋了91%中證三級行業的龍頭,而滬深300指數則覆蓋了65%中證三級行業的龍頭。
今年以來,成長股風格再次占優,而歷史數據顯示,與滬深300相比,涵蓋更多細分行業龍頭的中證A500指數在成長風格占優時表現更佳。以2020年-2021年為例,中證A500指數年平均超額滬深300為4.94%。當價值風格占優時,也未明顯跑輸。
第三,長期表現占優
從收益上來看,歷史數據測算顯示,疊加長期持有具備平滑市場波動、享受復利效應、降低交易成本等優勢,長期持有中證A500指數收益率或高于短期持有。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證 A500指數基日以來漲幅高達363.05%,而同期滬深300,中證800指數收益率分別為293.61%,326.30%。
回到最初的問題,牛市中普通投資者很難賺錢,既有牛市中行業輪動加速對普通投資者能力要求較高的原因,也有容易追漲殺跌、高買低賣等人性的弱點,導致牛市中的賺錢效應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與其勞心費神精選個股與行業,不如順勢而為,選擇一個值得長期跟蹤的指數。中證A500ETF(159338)憑借著行業均衡、同時又較傳統寬基指數更偏成長的特點,成為當下新一代大盤寬基指數的配置優選。
對于場外的投資者,也可以選擇聯接基金(A類022448,C類022449,I類022610)進行配置。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與其焦慮3728點后是上還是下,不如找到一個長期表現占優的指數進行跟蹤,不錯過市場大勢,或許就是應對不確定性內心最大的底氣。
風險提示:數據來源wind。觀點僅供參考,將隨市場情況變動而變動,不構成投資建議。我國股票市場成立時間較短,歷史表現不代表業績承諾。中證A500ETF屬于股票型基金,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理論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本基金為指數型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復制策略,跟蹤中證A500指數,其風險收益特征與標的指數所表征的市場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征相似。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前,應仔細閱讀本基金的《招募說明書》和《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充分考慮投資者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投資。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指數過往漲跌幅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承諾與保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